興糖村人物誌:福德祠廟務助理
橋頭敲敲門,Knock! Knock!
今天團隊來到興糖福德祠要找興糖村村長撲了個空
但我們遇見了超級熱情可愛的張秀琴廟務助理
更驚喜的是!她竟然過去就居住在興糖村的六連棟宿舍
這應該是土地公爺爺牽的姻緣線吧!(笑)
婚後的第一個家:興糖村六連棟的記憶
秀琴姊出生於高雄旗山,民國69年因為結婚搬到橋頭。她的先生則是在民國63年入職橋頭糖廠,起先居住在雨豆樹下的單身宿舍10室,婚後搬進興糖路14巷2號的木造六連棟宿舍。
糖廠六連棟宿舍,為什麼叫做六連棟呢?因為宿舍空間一排有六間房,每兩戶之間還留有一條巷子,方便通行也方便串門子。提到過去居住的空間,秀琴姊笑著回憶:「我們家就住是興糖國小前面那一棟!以前還會養鵝養鴨,讓小朋友來做生態觀察呢!」宿舍的屋內結構講究,重要的梁柱都是用檜木材打造,櫃子嵌在牆裡就像哆啦A夢睡覺的拉門櫃。地板有些鋪著榻榻米,有些則是用甘蔗板。挑高設計讓夏天住起來也相當涼爽舒適,根本不用開冷氣。
每個人都有的偷吃甘蔗回憶
當年興糖村的東側(現今高爾夫球場的位置)全是甘蔗田,連現在賣冰的地方也是。秀琴姊回憶小時候曾追過牛車,拔上面的甘蔗來吃,還笑說:「以前偷吃甘蔗會被關禁閉捏!」她先生當時在糖廠運輸課任職,負責地磅站秤甘蔗重量,是糖廠運作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工作以外的生活日常
除了糖廠工作外,秀琴姊的先生還兼職在中山堂放映電影,也喜歡利用閒置空間種植花草植物。興糖路西側的木棉樹,就是她先生親手種下的,據本人現身說法當初可是種了六棵木棉樹呢!
1999年糖廠停工後,六連棟宿舍的居住權被糖廠收回,秀琴一家搬到鄰近的行政區域。但秀琴姊仍每隔一天到福德祠服務,心從來沒有離開過,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和興糖村緊緊相連。
這次的意外相遇,讓我們認識了熱情又可愛的秀琴姊,也讓橋頭敲敲門的旅程多了一份信心與溫度。下一篇人物誌,我們真的拜訪到興糖村村長囉!!敬請期待(灑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