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起便投入基隆街舞文化的推廣。起初是高中時與朋友一起舉辦街舞比賽,希望讓外地舞者能來基隆交流、認識這座城市。2018年我們在惠隆市場周邊經營工作室,進一步參與地方文化與社造行動,從藝術介入轉向更深層的在地探索。這個市場對我們來說不僅是童年記憶,也是我們團隊與社區連結、實驗創新的起點。2019年開始投入惠隆市場社區營造,2024年成立「媽媽樂酒吧」,作為一個融合藝術、文化與社群交流的第三空間。雖然團隊成員平日有各自正職,我們仍持續以熱情投入,把對街舞與在地的愛化為行動。媽媽樂不是單一創業計畫,而是我們對城市生活想像的實踐場域,透過跨領域協作,嘗試重新定義地方的可能性。
【十月行動紀實|聲音放送完成,市場復甦新形象成形】
十月是我們的計畫真正落地的一個月。歷經數月頭腦風暴、創作與混音製作的過程,《柒拾號攤檔案》黑膠專輯正式壓製完成並開始發送。從聲音地景到母帶製作,每一軌都記錄著這些創作者在基隆的呼吸與回響。黑膠不只是音樂載體,更像是這段過程的實體見證——城市的記憶被封存在唱片中,再度被播放、被聽見。 同時,「惠隆小客廳」在十月也進入熱鬧的展演季節。空間迎來了多場跨界活動:由中華民國傳統民俗文化協會帶來的北管演奏、在地樂團「翠峰巫師」的現場演出,以及多位DJ共同策動的派對夜晚。小客廳不再只是展示的攤位,而成為人群流動、音樂發聲、文化碰撞的舞台。 隨著一次次活動的舉辦與不同社群的進場,市場裡的次文化聚點正逐漸成形。這裡既是展演空間、也是實驗場;是唱盤轉動的節奏,也是城市更新之外另一種「再生」的現場。
閱讀完整內容九月行動紀實|從聲音到思想,空間持續進化
九月是媽媽樂計畫里程碑式的一個月。專輯內容已經數位上架,實體母片已壓製完成! 而經過前幾個月的籌備與空間整備醞釀,「惠隆小客廳」迎來了第一次展演活動!攤位不再只是單純的陳列空間,成為了人們交流、表演、共振的現場。音樂在攤位間流動,市場的日常氛圍也出現了全新的次文化能量。 同時,空間改造的腳步也沒有停下來。我們開始在小客廳內引入一系列關於黑人民族運動與嘻哈音樂史的經典書籍與文本,讓這裡不只是聆聽聲音的場所,也是一個學習、閱讀、思考與對話的角落。這些書籍記錄著抵抗與創造的歷史,也讓「惠隆小客廳」的精神從音樂延伸到思想,從節奏延伸到意識。 一步步地,70號攤正在成為一個不只是播放音樂的空間,而是屬於社群的知識節點、文化據點與行動起點。
閱讀完整內容八月行動紀實|聲音進入細節,空間開始醞釀
🎛 音樂創作:邁入母帶製作階段 經過上半年風格、概念與素材的交流累積,我們在八月正式進入專輯母帶製作。每位創作者帶著自己的聲音成果,與團隊一起討論細節:如何調整音色、如何平衡聲場、哪些聲響能更好地表達基隆的城市氣息。這不僅是一場技術打磨,更是一場創意對話,讓每首歌的靈魂逐漸清晰。 🎶 惠隆小客廳:展演規劃啟動 市場裡的70號攤「惠隆小客廳」在這個月開始構想接下來的展演活動。除了黑膠收藏與聆聽空間的持續布置外,我們更開始討論如何在這裡舉辦小型音樂會、創作交流、甚至跨領域對話。市場的空間慢慢從「一個攤位」轉變為「一個聚點」。 八月的進展,讓我們看見專輯逐漸成形,也讓小客廳的未來逐漸展開。一步步,聲音與空間正交織成屬於惠隆市場的文化篇章。
閱讀完整內容七月行動|聽見市場的聲音,打開一間黑膠小客廳
🎧音樂創作正式進入聲音地景採集階段 這個月,參與計畫的在地音樂創作者們聚集在一起深入討論「聲音地景」的概念,關注「什麼是地方的聲音記憶?什麼聲響屬於基隆?」我們帶著音樂創作者拜訪了惠隆市場的攤商前輩、聆聽市場老攤商的故事,也在田寮河畔與街道巷弄間錄下專屬於這座港市的聲響——從攤販與社區的叫賣閒聊聲、老電扇或冷藏設備的轉動聲,到河邊的風聲與浪聲,這些都是未來音樂創作的重要素材。 🎶「惠隆黑膠小客廳」登場!——70號攤改造計畫啟動 與此同時,我們也展開了空間改造的第一步:把市場裡的70號攤打造成一間能夠停下腳步、慢慢聽音樂的「黑膠小客廳」。這裡未來將成為展示在地音樂創作與黑膠收藏的空間,也期待能邀請不同的在地音樂人在此交流、展演,成為城市中一處可以坐下來聆聽、分享與對話的靜謐小據點。 媽媽樂的七月,是聲音的探索,也是空間的實驗。一步步,我們正在讓市場變得不一樣,邀請你一起來聽、來看、也來聊聊屬於基隆的生活聲景!
閱讀完整內容六月行動紀實|惠隆市場之聲創作計畫!
今年二月開始,媽媽樂吹起號角,號召一群熱血在地音樂創作者,展開一場用聲音與地方對話的行動——「惠隆市場之聲」創作計畫熱鬧登場! 音樂創作工作坊已在六月完成了前兩階段的內容:首先是創作風格及概念分享交流;接著是樂創作技術交流,從編排到創作實戰,一步步打磨屬於市場的聲音語言。(圖為第二階段最後一場工作坊的紀錄)現在,我們即將邁入最令人期待的第三階段:從社區取材創作! 七月起,媽媽樂將領著創作者們深入惠隆市場與田寮河岸一帶,不只是聆聽,更是「聽見」這塊土地的聲音——無論是市場的車水馬龍,還是河岸鳥語與晨間風聲,這些都是構成專輯的珍貴素材。我們希望,每一首歌都能承載市場的生命力與地方故事。 同時,我們也把行動的基地——惠隆市場70號攤位打造成為願景展空間,開始實踐一個夢想:讓市場裡有一個能夠展演、聚會、交流的文化據點。不只是展覽,更有機會舉辦小型音樂會、創作分享、社區聚會,甚至線上直播,讓市場裡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 我們相信,透過藝術介入與在地行動的持續耕耘,惠隆市場不只是一個老舊的交易場所,更能成為兼具歷史與社區溫度與次文化魅力的在地藝術據點——一座屬於基隆,也屬於未來的市場次文化中心!
閱讀完整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