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遊筆記|以文字穿越信仰與時光
神遊,漫行心靈與時光;
筆記,傳遞詩句與光影。
在澎湖鐵線清水宮的【虔善堂】,神明透過鸞筆寫下的詩文,充滿對人世的叮嚀與智慧,
這些珍貴的字句,是信仰的語言,更是我們土地的記憶。
我們希望以不同的方式去轉譯,讓這份信仰智慧重新被理解、傳遞。
文鸞小知識(06)──神明陞任
你知道嗎?神明也會「陞任」! 就像鄉長、縣長會調派職位一樣, 神明也會依照功德與修行的累積, 由天界安排新的職務。 以鐵線清水宮為例, 現今的清水祖師原本是從高雄鳳山調派而來的吳府元帥, 在本宮擔任第三任葉府王爺。 民國十三年祂陞任為保生大帝, 十九年再陞任為清水祖師, 可說是神格一步步提升、功德圓滿的象徵。 神明的陞任,不只是神職的轉換, 更代表祂守護地方、教化人心的努力被天界所肯定。
閱讀完整內容詩籤分享──文衡聖帝降詩
在清水宮內,文鸞降筆留下的詩句, 其中有文衡聖帝給世人的叮嚀與祝福, 提醒我們以智慧行義,以德守心。 文武合一無阻礙:聖帝兼修文武,教導我們心中有理、有勇有度。 衡權有道人欽仰:行事要公正、守分寸,讓人由衷敬重。 聖真顯赫渡眾生:以慈悲與正氣,指引眾人脫離迷惘,走向光明。 帝德留傳天下知:聖帝的德行長存,善念如燈,照亮人心。 這首詩提醒我們: 以誠待人、以義行事、以德立身, 讓文衡聖帝的智慧與恩德,成為生活的指引。
閱讀完整內容文鸞小知識(05)──鐵線三字文
阿公(堂主)家裡掛的那幅「三字文」, 其實有著特別的故事! 這是鐵線開基神明──葉府王爺在著書時留下的作品。 當年祂降筆寫下這篇「鐵線三字文」, 不但傳遞教化人心的訊息, 也向大家宣示祂已升任至南安當真武大帝。 可以說,這篇三字文不只是文學篇章, 更是見證神明著書與地方信仰歷史的重要紀錄。 三字文內容: 真武大帝回鄉降鸞三字文 考鐵線 我開基 想當日 大不宜 思情節 尚暗悲 廟中事 無主持 不淨物 盡多施 朝與暮 人跡稀 香煙少 燈燭微 金身出 不回期 人無敬 神何依 無奈何 離鄉里 屈指算 九世時 今日事 非昔比 能如是 真可喜 知向化 開善堂 香煙靄 燈燭煌 勤拜獻 禮義恭 新金像 塑帝躬 諸神聖 再回鄉 奉玉旨 著金篇 挽世道 消災殃 書竣日 有大功 宜策馬 猛加鞭 超父母 度仙靈 心勿怠 去當成 遺斯語 作盤銘 書紳誌 莫忘情 宜勉之 顯榮名 真武大帝說,他以前就在鐵線里建廟,但因為人們不重視,廟變得冷清,他的神像也離開了。 過了很多年,他看到大家現在又敬神、拜神、蓋善堂、重塑神像,非常開心。 他鼓勵大家繼續向善,不要懶惰,要把這份善心傳下去,讓家人平安、讓名字被記得。 他也把這些話當作鼓勵,希望大家努力不忘初衷。
閱讀完整內容文鸞小知識(04)──寶世金篇
在民國十年,文衡聖帝與南天關主一起「請旨開堂」, 向玉皇大帝通報,獲得批准後, 我們鐵線開始著書,留下了《寶世金篇》。 並不是隨便就能開堂著書的喔, 要有村里的發展基礎、居民也願意支持, 才能請神明上奏玉皇大帝,獲得批准後開始進行。 這背後代表著: 村里發展得不錯,有共同的文化基礎。 居民也有心願,希望獲得神明的指引。 才能促成這樣的大事。 特別的是,《寶世金篇》裡的降示, 不僅僅來自堂裡主祀的神明, 還有各方神明的共同參與, 將天意、智慧與叮嚀,透過鸞堂留在人間。 所以,《寶世金篇》就像是一封封神明寫給世人的信, 除了傳遞天意,《寶世金篇》也說明—— 社區的凝聚與居民的心願, 是神明著書的基礎, 也是一份眾神共同的叮囑, 見證了信仰與社區的力量。
閱讀完整內容鐵線清水宮的文鸞文化與神遊筆記
我們持續走入廟宇與社區,讓文化在生活中被看見。 我們結合在地青年與社區夥伴,共創更多可能。 我們舉辦了手刻筆文化體驗課程(社區場/大眾場), 帶領大家認識神遊筆記的文化行動, 並親手完成屬於自己的手刻筆。 木香與笑聲交織,創作的過程中也留下了交流與陪伴。 每一支筆,都是手作的故事, 更是文化延續與社區共學的印記。
閱讀完整內容詩籤分享──紫微大帝降詩
在清水宮內,文鸞降筆留下的詩句,像是一道光,照亮我們的心。 日常的忙碌裡,提醒人們:不僅要善待自己,也要和身邊的人團結互助,讓彼此的生活更安定、更光亮。 紫氣當昇映日月:好運與正氣升起,如日月般照耀大地。 微少鄉里眾知越:小地方也能有大力量,只要大家團結互助,善行就能傳揚開來。 大開惻隱行必善:打開慈悲心去做善事,必定會收穫好果報。 帝乃清析宮裡旋:到清水宮祈求,帝君庇佑,讓人心境清明,方向更分明。 這首詩像是一種溫柔的提醒: 懷著善良、學會互助,團結一心,就能讓日子更安穩,也讓世界多一份光明。
閱讀完整內容文鸞小知識(03)──神明的人間辦事處
原來神明也要「寫公文」! 我們虔善堂的堂主,每三年一任,任期結束時, 都要向玉皇大帝回報,就像人間要交工作報告一樣。 堂務的開展,也需要上呈玉帝批示批准,才能正式執行。 這就像人間的行政流程,藉由儀式讓神明和人間相通, 讓信眾更能理解神聖的秩序。 所以啊,神明不只是庇佑眾生, 也和人類一樣有一套「辦公系統」呢!
閱讀完整內容鐵線著書、三字文、神明陞任X植物壓印
延續藍曬課程,我們更深入介紹了鐵線以前著書的往事, 以及用說故事的方式告訴大家鐵線三字文的傳說, 讓大家了解神明陞任的知識。 今天,我們邀請親子、青少年、社區居民一起參加 「把神明的祝福『袋』著走」植物壓印拓印袋活動。 大家用雙手壓下葉片彩繪紋路, 再寫上「平平安安」、「幸福快樂」等祝福語, 將神明的庇佑與美好的心意一起帶回家。 每一個拓印袋,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 小朋友大朋友們說課後要帶著袋子到廟裡拜拜,跟神明打招呼, 相信神明會非常開心我們鐵線這麼熱鬧!
閱讀完整內容清水宮歷史與文鸞文化X藍曬手作
基於青年社區參與行動的計畫, 我們走入廟宇與社區,讓大家看見我們, 很高興也獲得了文化局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的支持, 讓我們將累積的知識力與在地青年合作,共創共好。 我們邀請親子、青少年、社區居民一起來了解清水宮歷史、 認識文鸞文化,堂主帶大家到清水宮參觀我們的殿堂與鸞筆。 並將神明像與鸞詩用創意藍曬手作的方式, 做出每個人心中的文鸞意象圖。 一幅幅充滿陽光與祝福的藝術品, 是我們文鸞文化的轉譯與傳遞。
閱讀完整內容文鸞小知識(02)──鸞筆的由來
你有聽說過「鸞筆」嗎? 這是一種讓神明傳達訊息的特別的筆,筆頭還刻著龍頭呢! 相傳以前有一隻聽得懂天語、能傳達神意的神鳥「青鸞」, 因為洩漏天機,被罰不能再說話。 後來人們受到神明啟示,用桃木和柳枝製作了這支筆, 讓神明可以透過鸞筆「寫字說話」,把祝福和指引傳給大家。 這就是「鸞筆」的由來!
閱讀完整內容文鸞小知識(01)──可以問些什麼?
常有人問: 「文鸞為什麼多在晚上舉行?」 「可以問什麼呢?」 其實什麼都可以問! 從生活大小事、身體不適、求職求學、搬家入厝, 到心中疑惑、想問神明指引, 都可以在文鸞中誠心請示。 在晚上進行只是因為大家白天要上班, 晚上比較方便來幫忙及參與。 你想知道文鸞是怎麼進行的嗎? 在值班的神明降筆時,就會回答大家的問題~
閱讀完整內容詩籤分享──清水祖師降詩
在清水宮內,文鸞降筆留下的詩句,如同一扇門,讓人們在忙碌的日子裡,也能停下腳步,安靜地與自己對話,與天地對話。 清聖誠意善門開:祖師爺心地善良又誠懇,幫大家打開做好事、學習善良的門。 水願鏡明照諸眾:像水一樣清澈的願望,像鏡子一樣幫大家看清自己的心,幫助大家少煩惱、多平安。 祖懷慈悲佑生靈:祖師爺用慈悲心,守護大家平安健康。 師恩廣彼萬民欽:祖師爺的恩惠很大,讓很多人都心懷感謝與尊敬。 簡單來說,這首詩是祖師爺鼓勵我們: 保持善良誠懇的心。 學會自我反省、看清自己。 相信祖師爺會保佑大家。 心中常常懷著感謝。 在忙碌的生活中,看到這首詩,就像喝下一口清水,提醒我們保持善良柔軟,安心向前。
閱讀完整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