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關於青年社區參與行動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原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自95年起即推動「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培養青年對家鄉及生長土地的認同感,將青年的觀點、專長、創意與熱情轉化為實際參與,透過行動,協助社區活化及發展,讓許多青年團隊實際參與了解社區運作,也撒下了青年對社區關懷的種子。102年組織改造後,本計畫因培育相當多青年投入社區事務,於是賡續執行迄今。
107年為讓更多關心社區、社會議題之社會青年有機會深入在地,以「Changemaker」號召有志協助在地發展之青年;開始規定社會青年的加入與成員組成的比例、改為獎金制,省去青年團隊繁瑣核銷作業等。過往青年須透過第三部門參與社區工作,因此青年署第一步就是降低門檻,讓有專長與創意的青年可直接向政府提案。因為深知對地方活化最具效益的,不是創意、而是持續,期許青年的觀點與視野逐步踏實豐厚,不至於輕易折損了熱情。也根據之前累積的執行經驗,青年署設計出階段性的串連計畫,並邀請導師輔導、業師諮詢、委員實地訪視,期待青年能在社區行動過程中,獲得更多陪伴與支持。
為吸引更多青年關心社區、社會議題,108年計畫結合了更多非營利組織及青年團隊參與,形成青年行動力量,共同培育在地人才。另將過去3天2夜的營隊,改以青年主動且負責的自主學習,透過不同行動場域之移地訓練、導師與課程之輔導,引導青年認識地方事務、勇於投入開創在地創新與發展,於培訓過程中發想出行動計畫,並藉由相關資源之協助,逐步從Dreamer(青年夢想家)至Actor (行動者)開始行動,最後成為Changemaker(青年翻轉家)。培育系統逐步成形。
青年署透過「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讓青年組隊提案:社區營造、社區服務、挖掘問題、田野調查等,只要是與地方事務相關的計畫都樂見。而每年總會有超出可視框架預期的提案,例如翻轉次文化的騎士文化推動、部落長者嘻哈街舞等。當有意願為社區做事情的青年被看見時,他們會成長、人們的觀點也會隨之被改變。
建立青年地方經驗
青年署也不斷透過訪視觀察、精進檢討,致力讓計畫更貼近現況、青年需求,逐年優化。就像前面提到的,以往三天二夜參訪各地方社團組織營隊,青年多表示收穫滿滿;但青年署經反思後,短時間的多點駐足,留下的恐怕多是蜻蜓點水般浮面感動印象;於是108年調整方式,讓青年就青年署規劃的參訪點,評估自身專長與專注議題,挑選合適學習者,並須自主到達青年署指定之集合地點,讓青年對於每次的參訪,事前了解據點位置與創辦人的深刻經驗。另外當有委員提醒,部分落選青年團隊提案其實很具創意,可惜由於無經驗導致缺少清晰觀點或方法,於是計畫增加讓青年申請到地方社團組織蹲點實作、累積經驗及申請業師諮詢,之後果然不少青年順利進階Actor和Changemaker。
另青年署有感參訪典範學習這樣的模式,確實有助青年建立地方經驗,於是110年起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規劃「發展及整備地方創生青聚點」,扶植在地青年行動家成為「學習性青聚點」,讓已投入在地發展之青年,能運用行動場域及推動經驗,開設在地課程與蹲點實作機會,提供其他青年體驗參訪學習之機會,並運用青聚點間之交流與相互學習,以點線面方式逐步擴大平臺網絡,深耕青年在地影響力。開設課程一起陪伴青年,並引導蹲點實作生做中學。
在地學習性青聚點多數深耕地方多年,組織成熟、想法與作法多元,合作成果超乎想像。例如:有蹲點實作生除了提案Dreamer、Actor和Changemaker,也有能力參與其他部會的提案;有Actor和Changemaker青年團隊持續從被培力,進階為培力其他青年的學習性青聚點,像是宜蘭的少年阿公、臺北的逆風劇團、苗栗的掀冊工作室、新竹市的見域工作室等。
讓經驗交集 產出新的想像與創造
青年署看見青年們在臺灣各地如花般燦爛開放:越來越多的青年願意回鄉、留鄉與傳統對話創造合作,也有旅外青年回臺灣、各種地方型態的青創組織紛紛出現。青年署樂見青年們在社區找到自己適合的角色,也很願意繼續與青年一起,為這塊土地做點什麼。在這個網站試圖將建立青年地方經驗的各種歷程加以記錄,期待能提供想嘗試展開地方行動的青年些許參考,也提供青年在地方發展相關的資訊與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