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暖專訪#3:中壢的井水聽說野好
↪︎受訪者:莊露
莊露,1963年出生於馬祖科蹄澳,在小學六年級下學期時,她的依爸在戰役中彈的傷口併發糖尿病,病情惡化,那年臨時和家人從馬祖搬來台灣過年。一家十口四散在海的兩端。
當年動輒三十幾小時的開口笑軍艦是莊露的惡夢,那時她依媽把一部份的家當綁在她身上,她在甲板上怎麼睡也睡不著,膽汁隨著恐懼和不適都吐出來。下船後她們一家先住在台北舅媽家,莊露一喝台北的自來水就吐,那刺鼻的漂白水味她還記得很清楚。之後他們打聽到中壢這條巷子是用井水非常乾淨,後來就決定搬來龍岡。她們一家就在這落地然後深根。
龍江路這區有許多馬祖人和退伍老兵,早期是科蹄澳的六戶先落腳在這,他們怕被別人欺負說好房子買在一起,之後也就越來越多的馬祖人搬來這裡。來到龍岡後,當時圓環旁軍方設立之文藝活動中心,有軍民重要休閒藝文場所、電影院。莊露的依爸依媽買了一台三輪車,從龍江路一路推到龍岡圓環賣蠣餅給軍人。當初到台灣莊露還很小,下課後就幫忙搬磚頭賺零用錢,等到大一點,她跟馬祖老人借身份證,開始在工廠上班。不論是聯福、YKK拉鍊和樹東羽絨她都做過,回家後也幫忙家庭代工黏鞋子,那時候整條龍江路都飄著強力膠的味道。
莊露的依爸是她的繼父,當年是第一期的兩棲蛙人,負傷後退伍在馬祖成家,大家都叫他「地瓜」。依爸不僅撐起了家庭,也給她滿滿的父愛。她還記得在馬祖上小學時,說方言是要被罰站的,但她的朋友說從來沒看到她在司令台罰站,因為她在家都用國語和濃厚浙江口音的依爸說話。依爸常常把莊露放在肩上,走到兩棲蛙人部隊,拿多的木材和饅頭,晚上時再把她偷偷叫起來,多給她一份。在莊露年輕的記憶裡,依爸像巨人一樣高大,有依爸在的島嶼,都是甜甜的回憶。
༄
野暖專訪|野暖(ia noung)一詞來自馬祖語。「野」是很、非常的意思,「暖」則是溫暖、熟悉的感覺。這樣的暖意,來自土地的遷徙記憶、信仰的庇佑與社群的凝聚。跟著我們和馬祖廟宇,一起展開宮路之旅!
感謝|莊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