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首頁 行動者們 南澳漫步地景製圖小隊
:::
2025/07/31

流域的自然與人—南澳南溪的孕育

流域的自然與人—南澳南溪的孕育

六月夏初,最適合走進南澳每一條大大小小溪流裡的季節

去年底華德福的老師們提到想帶慈心的大孩子們來南澳,除了溪流本身之外也很想把南澳的人文和生態環境樣貌帶給孩子們

設計課程有趣的地方在於溪流本身太豐厚了,孕育著溪流不論游在水下、打造河道的地質岩石、和有谷就有山的沿岸植物生態,孕育著沿岸部落的日常生活、孕育著來訪遊客的詩意。而野地也是,進到裡面總是在與自然、與夥伴互動的過程中有許多看見「真實」的契機,真實的自己、真實的地景地貌、真實的身體感、真實的情緒⋯⋯哪些應該在這次三天兩夜裡有機會能夠經歷?

最後選擇了邀請武塔部落的永光大哥、關注研究南澳溪流多年的韻如、流路編輯室的囧、花蓮長期做山林文化踏查的光承,和同為移居輔導員的予佳一起來帶星汐班的孩子走一段有生態、有人文的知性又日常的南澳南溪

星汐班的孩子在出發以前各自依照我們提供的主題做了從地質岩石、山林動物、南澳泰雅人文、溪流生物、民俗植物的小任務作為事前的「知」,來到南澳後三天兩夜作為身體「感」和經驗的「知」

有視角的轉換——從過去的行走過溪,到戴著面鏡全身趴進哈卡巴里斯橋下的岩壁潭一路往無名溪南溪匯流口尋找溪流裡的明星物種;有互助的快樂——拉繩一起爬上四層瀑,一群人擠在小小的潭裡游泳;有巧遇的緣分——夜晚岩壁旁的青竹絲和支流合流溪的眾苦花;有嘗試與放開——匯流口大瀑布巨大水聲與壯闊中一躍而下;也有夜間泰雅故事——在永光大哥講完故事後一個又一個對於南澳泰雅的好奇詢問

夏日的南澳南溪,時而寧靜時而澎湃。

光承那幾天帶的文本分享是吳明益老師的《家離水邊那麼近》
準備離開下溪點的最後一個休息點我們以這段文字作為小小的休止符:

「我們在溪邊步行、發呆,並且消磨時光。久而久之,也許我們忘了溪流強大到可以穿過山脈,形成山谷,澎湃到可以帶走一個城鎮,嚴厲到可以決定生死,神聖到可以負載信仰,秘密到可以暗示族群的命運。

我覺得自己並不是觀察者,而是和時間一起輕手輕腳沿著溪靜靜地走了數年,如同受了一次誠懇的教育。我覺得富足,彷彿被閃電擊中,在眼前同時出現日出、日落與用文字難以指認的記憶。」

期待未來溪流再見❤️謝謝南澳山與溪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