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地景採集工作坊開課! 第一堂【路與路之間—鳥瞰大南澳】
地景採集工作坊開課!
第一場【路與路之間—鳥瞰大南澳】
首先學習紀錄與認識地景的方法:「Field Sketch 地形速描」
第一堂課的地景視野需要走蘇花公路119k,想帶大家到一個能夠俯瞰南澳的地方,能有身體的視野感。
10分鐘內用自己的方式把眼前鳥瞰的地形地貌和沿途分享的道路沿革故事記錄下來。過程中卡車呼嘯而過的路面撞擊聲和緊張感、一面卻是被群山靜靜包覆的沖積扇,也算是另一種地景給人的聽覺神經的刺激。
︙ 練習一種紀錄空間的方法
回到室內後嘉慧老師分享這種田野速寫是一種博物學式的紀錄方法,幫助我們進到現場,透過筆畫描繪和寫下擷取到的重點資訊、甚至感受,來「參與」到場域本身。比如在大航海時代出海探索世界時,繪圖家會隨隊做各種紀錄,屬於外來者的紀錄還有可能是植物學家、探險家、博物學家等等所作;而在地部落的酋長也有屬於自己的圖像紀錄。
︙ 地形速描的幾個重點
① 定位自己,寫下這份地景的位置和主題
② 先有大輪廓再來小細節:
比如鳥瞰南澳的這張會先描繪出天際線、地形地貌(山線水線)再畫出道路、聚落位置
③ 用文字標出來不及雕琢的細節:
比如草地、森林、崩壁、田區、房屋等細節很多但沒時間畫或畫不出來的部分,可以在文字內容加註細節如是哪些特定植被林相/岩質等
④ 加上說明資訊:
比如自身的觀察、沿途聽到的關鍵解說資訊或是遇到在地人的口述分享,讓資訊更多元立體
-
學到了這個方法後,在參加任何課程比如地質課、觀鳥課、甚至部落走讀時都會拿出筆記本把所見的地景線索記錄下來!
其他行動者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