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
8月行動紀錄|從生硬到有趣的回春之旅:讓故事把運動帶進社區
在完成踏查與訪談後,我們開始設計暖步圖上的路線。起初,我是用自己最熟悉的物理治療師角度來規劃:把社區步道走過一遍,仔細測量出入口、紀錄長椅、上下坡,再依照「運動多樣性」的原則,安排平衡、肌力、伸展等任務。這樣的設計在專業上無懈可擊,但很快我們就發現,它顯得生硬而冷冰冰。對長輩來說,「只是告訴大家散步之外還要做肌力和平衡」──沒有記憶點,也難以與日常生活連結。
就在這時,導師工頭提醒我們:「如果想要吸引大家一起來步道走路運動,就要有趣,而且是我們自己要先覺得很有趣!」這句話像當頭棒喝,讓我們意識到:專業如果沒有溫度,就很難走進社區。
於是我們開始思考,長輩最常掛在嘴邊的願望是什麼。有人笑著說:「如果可以,當然希望體力好一點、年輕一點、看起來更好看。」這些話讓我們發現,運動的驅動力,不只是數據或理論,而是關於「回春」的渴望。
剛好步道上有一間百年榕樹旁的土地公廟,我們乾脆把它變成故事起點:
阿公追不上孫子,氣喘吁吁地停下來,只能看著孫子越跑越遠。最後,他決定去土地公廟拜拜,祈求身體變健康、體力變好。沿途的運動挑戰,就像是一道道「回春關卡」──伸展、平衡、肌力……每完成一個任務,就像真的更年輕了一些。走到終點時,阿公擦擦汗,開心地說:「好像真的變年輕了!」
原本生硬的運動處方,透過一個小故事,搖身一變成了社區長輩的冒險旅程。專業依然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進入生活。這不僅是暖行活動的起點,也是我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運動不只是散步──而是能夠帶來笑聲與想像的「回春之旅」。
其他行動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