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首頁 行動者們 Sepayuwan∞more青年小組
:::
2025/08/18

卡可力安學堂-繪本製作紀錄心得

卡可力安學堂-繪本製作紀錄心得

紀錄者:達魯札倫・巴查克

#繪本製作 #行・灣式生活 #不要忘記 #山林動物找新家

從課程的規劃到實際執行,每一個細節都凝聚了青年小組的心血與期盼,只為了讓部落的孩子們擁有一個與眾不同、難以忘懷的暑假。

在部落裡,有許多孩子平日都在平地求學,只有假日才能回到家鄉,親身感受部落的生活氣息。看著他們每天都滿懷期待地參與課程,我的心中充滿感激。身體是有記憶的,只要曾經親身體驗過,就會深深烙印在心。即使有時候天公不作美,大雨讓課程形式必須調整,但我們的初衷始終不變——就是希望孩子們能真切感受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

早上的課程安排多元且豐富,從認識芋頭及部落常見作物的生長時序、版畫創作,到環保蜂蠟布製作、創意甜點、蘭花種植、族語教學等,無不希望孩子們能在學習中發現樂趣,也更認識自己的文化。而下午,我們則帶著孩子們聆聽部落遷移的故事,分享三則舊筏灣的傳說,再將這些內容改編成繪本故事——「山林動物找新家」(遷移史)以及「不要忘記」(三則傳說故事)……。

在這次的卡可力安學堂裡,我負責的是下午的繪本製作。故事的原型來自於109年我們第一次參加青發署Changemaker「記・灣式生活」時,採集記錄下來的三則傳說和舊筏灣的遷移史。這些資料,從當初的錄音、逐字稿,到這次的繪本製作,已經走過了六個年頭。當年田野訪談的老人家,有些已經回到天家。慶幸的是,六年前我們用心記錄下這些珍貴的故事與歷史,如今才能讓部落的孩子有機會認識自己的根與美麗的傳說。寫到這裡,鼻子不禁酸了起來。記得六年前,我們還是學習者,謙卑地向長輩請益;如今,輪到我們成為傳承者,把這些故事教給下一代。這段學習與內化的過程,醞釀了很久很久。我想,那些在天上的vuvuinakama,看到我們這麼努力地守護部落的文化,一定會感到欣慰與驕傲。

回到這次的課程,我們帶著孩子們認識部落遷移的歷程,讓他們明白,今天這個舒適的社區,是祖先們歷經千辛萬苦、篳路藍縷才找到的家。過去在遷徙的路上,前人必須考量無數因素:這裡是不是我們的傳統領域?會不會淹水?土地雖然肥沃,卻也可能是水流經之地、土質太鬆軟……。這不僅僅是對天地自然的敬畏,更展現了一種堅韌與智慧。希望孩子們能明白,我們的祖先、vuvuinakama,都是深具智慧、心懷敬重之人,讓我們得以安居於此。

帶領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共同完成兩本繪本,確實充滿挑戰。但我們最重視的,就是孩子們的參與與共創。每一張圖、每一個跨頁,都有著不同的風格,卻共同承載著我們對部落的深厚情感。這是屬於排灣部落的故事繪本,也是我們獻給部落最真誠的禮物。

每一幅畫,從草圖到上色,都是小組成員與孩子們一同努力、用心完成的作品。就像部落遷移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卻都默默為部落付出。很慶幸自己能陪伴孩子們完成這樣的繪本故事,在豐富他們的文化與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讓我們一起實踐「行·灣式生活」。這份傳承與愛,會繼續在我們之間流動,成為部落最美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