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祖地瓜餃餃剉冰宮作坊 △ 活動回顧
你吃了幾顆趕貓 ?
馬祖有個傳統習俗,在立夏的那天舉行過節儀式,稱為「做夏」。大家會煮夏餅和鼎邊糊,和鄰居們一起分享。而前幾天的夏至,我們在龍角峯做地瓜餃(馬祖話音譯叫作趕貓)剉冰,聚在一起過夏。
那天我們一共準備了一款涼茶、兩種糖漿、三種口味的地瓜餃,排列組合下來:2(涼茶可是必喝吧)×3(糖漿任選)×7(地瓜餃任選)=不可能可以吃到42種組合吧?!有算對嗎?
大朋友小朋友圍在一起,學習捏捏地瓜餃的形狀,除了最經典的三角形狀,也毫無懸念地出現各種奇形怪狀,元寶型、長條型、水餃型……,甚至還有青蛙?!大家邊包邊聊天,馬祖的長輩們,開心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馬祖童年。大坵的依嬤,講述小時候島上的獨特植物、芹壁的阿姨分享老家以前的樣貌、馬祖的媳婦親切地提醒要如何冷凍地瓜餃。
這次活動感謝很多很多人的幫忙。活動前一週,講師鳳金依姑自己在家試做到凌晨一點(所以有好多口味)。活動前一天,我們騎著機車,載著鳳金去買地瓜,她超認真地挑著最肥美的地瓜,光是挑地瓜就挑了快二十分鐘!活動當天她凌晨四點蒸地瓜、七點揉製麵糰(是一輩子的經驗啊啊)、八點泡金銀花茶(還是家後門的自種自曬);鄭爸深夜的手炒黑糖糖漿,吃到一半好像還會回甘餒?!現場火力全開,決心要讓地瓜餃油油亮亮登場的桂花依姑、美英阿姨;協助桌椅的菊映阿姨;無止境剉冰的阿慈、顧前顧後的媛婷;友情剉冰機支援的芹芹。都是想給大家最新鮮、最道地、最Q彈的體驗!
還有龍角峰神明的幫忙。非常謝謝世殿阿伯,借我們場地協助整個活動的進行,還煮熱茶給大家喝;借不到冰桶時,鄰居突然奇蹟似地將冰桶曬在外面;正熱的時候,出現了一片雲幫大家遮陰;活動照片還有一張出現神奇的顏色,阿伯說那是神明在這裡看顧我們。
當初想辦這樣的活動,是很期待可以讓馬祖長輩和他們的孩子們、孫子們,在節氣裡,在彼此的生命經驗中,創造更多在桃園的馬祖記憶。希望大家都吃地開心、玩地開心!再次謝謝大家,跟我們分享,你的地瓜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