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7
移工田調想得太簡單,沒想到會有戴穆斯林頭巾的一天
在發想《你的、移工們的台中舊城形狀》計畫時,我們一開始的出發點很簡單:
希望讓更多台灣人不再把移工當成單純的「外來者」,而是能看見移工如何參與、一起形塑著我們所在的台中舊城,進而重新思考「共存」這件事。
整個行動聚焦三個面向:
- 「移工怎麼來到舊城?」——探索移工的移動路徑與交通成本
- 「舊城如何變成移工的形狀?」——理解舊城場域、產業在移工進入後的轉變
- 「移工與台灣人對舊城的認知差異」——交流台灣人與移工們的不同視角
但實際進入後,我們也才發現:自己一開始想得太簡單了。
移工不是單一群體,而是來自四個國家、四種語言、四種文化背景: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尼。
所以每一種語言都得找翻譯,每一個國籍的移工都要走進不同的生活圈、休閒空間、信仰場域。
於是,短短一個月內,舊城有點編的成員經歷了這些場景:
✦ 協助1095中文班當助教,陪伴菲律賓移工上中文課
✦ 參與泰國佛教主辦的靜坐課程
✦ 穿上奧黛,街訪越南移工
✦ 戴起穆斯林頭巾搭乘計程車,測試司機態度與費用是否有所不同
另外畢竟這裡也是台灣人的舊城。
所以田調還沒結束,接下來我們也會繼續訪問那些仍在、或曾在舊城生活的台灣人,一塊拼出多種面向的舊城形狀。
其他行動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