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走出不一樣的塔寮坑溪
114年8月,我們與微光生活設計室的夥伴帶著民眾一同走進塔寮坑溪畔,展開一場生活化的踏查。這次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導覽,而是希望透過實際走訪,蒐集民眾的觀察與建議,讓大家的使用經驗能轉化成改善環境的養分。
參與者被分成六組,依照自己的步調分散在前後段落。才剛從三多閱覽室前往溪畔步道入口時,就有民眾提出:「這裡應該要有更多無障礙的扶手,很多人會推輪椅經過,如果能加裝會更友善!」進入步道後,不同位置也浮現了不同的意見:有人指出河道前段的垃圾需要更積極處理;走到中後段,則有人建議花台應該多種木本植物,並且定期修剪維護。還有人天馬行空地想像:「如果能在溪上架設強化玻璃平台,大家就能直接在溪面上活動了!」
微光生活設計室的夥伴們也一邊傾聽、一邊回應,結合建築專業與田野經驗,提出不少具體方向。這讓現場的交流更有層次,不只是單純「希望有什麼設施」,而是進一步討論「可能怎麼做」。
過程中,我們也用相機與便條紙記錄下民眾的觀點。像是有人寫道:「國小外的樹枝有點危險,應該加裝頂棚。」也有人分享:「我喜歡在樹下感受到輕鬆的生活氛圍。」這些看似零碎的字句,其實都來自日常經驗,帶著真實而直接的需求。
最後,我們把這些便條紙依照地點與事件分類,貼在微光生活設計室事先準備的大圖上。當六組人馬的觀察成果一一被拼湊起來,大家發現原來同一條溪畔,不同人會注意到完全不同的面向。有人關心安全,有人重視生態,也有人期待更多公共設計。這些多樣的眼光,正是踏查最大的收穫。
其他行動者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