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首頁 行動者們 富富·小山岡
:::

桃園楊梅的富岡,早期為南桃園重要的貨物集散地,有著多家的客家飲食店,在市場裡,更可看見各式地方媽媽的小攤,客家黑豬肉攤、販售自家醃製的醬菜以及代表該節氣意義的粄食。
透過紀錄富岡客庄「日常生活」以及「節氣」時候的飲食餐桌,
蒐集飲食文化與生活之間的連結,讓在地具有「餐桌好味緒」手藝的婆婆媽媽們,能夠透過採訪紀錄,讓在地的客家飲食文化能夠被保存記憶。
以「富岡人的餐桌好味緒」爲主題,呈現5位富岡人餐桌生活節氣會出現的料理,透過設計「飲食味緒料理」圖卡,從圖卡中設計中屬於心中富岡記憶的料理,用飲食串起在地故事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記憶。

富岡客庄的餐桌記憶_成果發表
2024/12/12

富岡客庄的餐桌記憶_成果發表

富岡客庄的餐桌記憶_成果發表

【富岡客庄的餐桌記憶_成果發表】 從大井頭伯公廟祭祀三牲 伯公生歌曲講解祭祀與飲食   與富岡長照機構合作 從辦桌菜地板滾球互動 尤加利樹餐桌帽製作 說菜到實際體驗   結合辦桌菜拼圖互動 薑絲炒粉腸、客家控肉 客家小炒、客家酸菜封鴨   透過趣味化的方式 透過老中青三代的互動 呈現今年的富岡辦桌內容成果 --- 時間│11/23(六)13:40-16:00 地點│富岡長照機構 楊梅富岡社區長照機構(團體家屋、日間照顧)  --- 113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富岡客庄的餐桌記憶計畫」 執行單位│富富˙小山岡 指導單位│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閱讀完整內容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五)
2024/12/12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五)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五)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五)】 辦桌師傅:曾本雲/雲嫂(掌廚) 《雲嫂出嫁前介紹》 讀到國小畢業/跟爸爸去辦桌學手藝 《雲嫂21-28歲》 娘家帶過來的手藝/幫忙煮食領師傅錢/先生上班前帶她去市場買菜買肉 -雲嫂28歲後正式辦桌 《殺豬公時辦桌》 做了40年/同條街封街一家請3-5桌,多家一起請雲嫂一起辦桌/自己端菜回家(叫名字或號碼)/曾在國宅辦100多桌(早上3點多清晨就要起床) 《辦桌的轉變》 民國60年左右/搭布篷、租位置/辦喜事較多/價錢約$1500元/去到台北、板橋、觀音辦桌 《差別》 殺豬公辦桌叫便宜,或是自己家煮來辦桌/結婚辦桌較貴,食物較豐盛 — 當時招牌的辦桌菜 1.五色盤 2.鵝肉(冷盤、擺飾用菜頭切花) 3.八寶飯 4.佛跳牆 5.蔥油雞(富岡最好吃) 6.沙拉鮑魚 7.封肉(控肉)+筍乾 8.酸菜豬肚湯 9.糖醋排骨 10.炒三鮮(魷魚、花枝、荷蘭豆) 11.四神湯(甜) 12.紅燒魚(黃魚) 13.水果 14.蛋糕

閱讀完整內容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四)
2024/10/11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四)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四)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四)】 在地人物:劉媽媽(黃菊妹) 食物實作:客家傳統口味控肉 客家控肉,在家常菜與辦桌菜 皆會以經典的形式出現 代表的是主人家盛情款待的熱情 將黑豬肉料理成菜餚進而上桌 梅花肉與五花肉是料理的基底 在進行悶煮之前 先將豬肉炒過加上調味香料 第一層次風味為八角與冰糖 第二則為蒜頭與辣椒 最後則是將醬油與米酒加入調味 火侯則為大火煮滾後 轉小火悶煮兩小時

閱讀完整內容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三)
2024/09/04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三)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三)

辦桌師傅:佳珍飲食店 食物實作:外燴及餐廳兼做的辦桌師傅 菜餚特色:客家酸菜鴨、封肉及當季菜 富岡雁子街上需預訂的辦桌餐廳 少數富岡幾間還有在做辦桌的店家 從原先只做外匯轉型成具有內用型的餐廳 採用無菜單的形式 配合時令節氣去製作 連結在地食材 中元辦桌採用湊桌的形式 直接至現地進行辦桌 展現屬於地方的人情味

閱讀完整內容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二)
2024/08/01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二)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二)

辦桌師傅:薛子,訪問其牽手薛吳靜妹(成功路) 食物實作:鹹冬瓜排骨湯 訪問三階段:鹹冬瓜-從前辦桌型態-中元辦桌形式 從鹹冬瓜作法來談客家飲食菜 從切段、抹鹽、日曬再到曬乾 鹽、冬瓜、黃豆豉反覆依序塞入罐子 米酒與五條冬瓜的搭配 以前的在地辦桌都以經濟實惠為主 在地上用磚頭圍成一圈 就能直接在上面開火料理 舉例以結婚辦桌來說 其中會有一道白斬雞是切好的整隻雞 有四個部分客人不能吃 必須留給主人家 分別是頭、翅膀、腳跟屁股 用客家話來說叫做「四點金」 談富岡中元節辦桌與殺大豬 從前該日每家每戶都會進行辦桌 在街上會直接搭起棚子請客 整路都可以隨意吃且不收禮  

閱讀完整內容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一)
2024/06/28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一)

富岡客庄餐桌的記憶|訪談對話(一)

辦桌師傅:徐興(富岡人稱雷興),訪問其姪女徐琇蓉,(家中行業從事打棉被,位於富岡信義街上) 辦桌經歷:民國60年至75年 辦桌價錢:民國60年,喜事約1200元/桌(10+1樣菜),喪事600元/桌(8樣菜) 辦桌方式:主人家預定,開菜單給主人家選,去主人家進行辦桌 辦桌範圍:新屋、楊梅、富岡、觀音、湖口 辦桌從結婚、喪事到節慶辦桌,料理方式,控肉喜事稱「封肉」、魚大多選擇海魚來做糖醋魚,,喪事則稱「大垤」、魚則選擇較便宜的吳郭魚,早期較無花樣的點心(如古早味蛋糕)與裝飾,以經濟實惠來做規劃。 而中元節慶辦桌部分,與結婚喜事較為接近,差別為師傅為協助將中元祭祀完的神豬,「打豬肉料」與進行「分豬肉」,會根據前來參加人員親疏關係來分配部位,未到的親戚也會親自送達豬肉以表誠心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