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離島上的自媒體培力平台,透過島嶼青少年的媒體創作能力,以及團隊過往曾經執行的PEOPO公民新聞經驗,帶領學生理解媒體的產製過程,並且有能力創作出具有水準的影音紀錄作品。
1.梳理自身家族歷史,化身小小主播,創作PEOPO公民新聞。
已經與學校合作課程,於每週三進行紀錄採訪培訓,先從學生的自身家族脈絡為核心,建立對於島嶼漁事的概念,從中的故事文本培養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外,將進一步與學生製作虎井PEOPO新聞,帶領學生成為小小主播。
2.進入社區採訪耆老,製作島嶼漁事文化刊物誌
鑑於島嶼正面臨漁事文化斷層的困境,以及老年人口逐漸凋零的狀況。帶領學生進入社區採訪耆老們,一方面以影像記錄
關於那些島嶼行動的初衷
還記得第一次參與虎井遶境,時任虎井小學的老師,所有體驗都是全新的,轟轟鞭炮聲以及全島參與的氣氛,內心有了小小震撼,全島動員讓我對小島更有歸屬感了。總會笑著讓大家猜,請問在小島上合理不去上課的可能性是什麼?就是這樣專屬離島的文化盛事,國中小學生們跟著走完全程,甚至會有高中生請假回島,只為當著盡職的小法,為島上奉獻一份心力,每次都覺得這樣的事只可能發生在可愛小島,能夠參與其中真的太棒了。 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如果一所得天獨厚的小學沒辦法保存,但這些珍貴又古老的島嶼記憶,又該由誰來守護呢?想要試著挑戰更多層面的村落行動,窺見一所離島小學的文化與哀愁。 什麼要一直回到虎井來?目前所做的事情,都是抱持著,如果小時候能夠早點理解或體驗就太好了!所以想要等你們長大後,帶給你們一些關於離島的歸屬感,穿越時間和空間,想起奔跑追逐羊群,吃著當時根本不喜歡的酸酸仙人掌,總覺得這些回憶會很珍貴,在長大受傷時,想起有著一個這樣可愛的家鄉仍靜靜佇立著。對我來說,虎井小學也是我的時空膠囊,那些奔跑在村落的汗水,希望有天,對長大的你們來說,會在記憶中閃閃發亮著。
閱讀完整內容奔走邊際,在羊比人多的小島接收能量
買了一張單程往澎湖的機票,接著轉搭公車到市區,再搭上船程約20分鐘的虎井船班,一座羊比人多的島嶼映入眼前。僅知道全校共五位學生,有著六個老師加一位校長,我一周有七種課程要準備,社會、品德、國際、體育、音樂、美術、綜合等,從海景第一排的宿舍,走到學校通勤不到一分鐘的距離,是個全天候都聽得見海浪聲,偶有羊群咩咩路過的住宿空間,夢幻與現實同時填進我的生活,早上起床時,海水淡化後仍然夾帶鹹味的漱口水,以及床鋪旁躺著一隻從窗縫鑽入的海蟑螂屍體,恍惚中,離島兼課老師,上課了。 島上所有的一切都像新的。校園操場是羊吃草的快樂天堂,偶爾還會有村民蹲踞在操場中央,拔著一種名叫風茹草的植物泡茶;走進社區則有大量老厝大門緊閉,蒙塵卻蓋不住曾經的輝煌,細細觀察會看見精巧花磚與水泥鑄成的門面;走至後山時,被大塊山景與遼闊海面所震驚,而在之間遊走的,卻是遍布滿島的羊隻們縱走石頭間尋找食物的身影。徒步走在小島上,我深深被離島風光所吸引,島上沒有眼花撩亂的商品陳列,卻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散步在一座空曠的小島上,隱隱感受到小島不停在釋出能量,試探著我。 我想要挑戰讓島嶼成為學生的教室,社區成為孩子們的老師。先蒐集了學生們的夢想職業,然後觀察學生缺乏的能力後,我發現自己或許可以做得更多。過往學生對於職業的想像來自於生活中會見到的人,多半是以軍職、船員、手搖飲店員、服飾業員工等為主,因此我決定讓他們自己去實際採訪島上的護理師、海巡弟兄,讓學生的夢想職業為自己解答,要求他們要先看完幾本相關職業的書籍,然後擬出近20個問題,接著自己設計職業訪問邀請卡後,勇敢問出要具備的能力以及薪水等。過程中領著五人全校小隊出走教室,沿著海岸走到消防局時,島上的居民們笑看著學生們害羞又勇敢訪問的神情,或許這是一個不成熟或非正規的訪談,但是當學生告訴我,他們以後要好好學英文時,我覺得自己也慢慢學會當個離島老師了。 <meta charset="UTF-8" />完整圖文詳見:奔走邊際,在羊比人多的小島接收能量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