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首頁 行動者們 浮游藝術共創工作室
:::

「聚光,讓自小而大的光芒,帶來溫暖的力量,照耀每一個人的生活。」

2021 年起,從臺藝大所在的板橋浮洲出發,透過表演藝術開啟對話,以重視「親身體驗、同理感受」為創作方向,藉由深入聆聽,發現人與地方之間的互動關係,看見浮洲的未來願景。

團隊近年以《1030 星球》浮洲定目劇開發、《浮游共生計畫》、《周遊浮光》等行動,運用劇場、街區演出、策展、體驗課程設計等形式,串連「對地方有興趣的藝術創作者」以及「浮洲青年」,共創對於城市與居住的想像,期待凝聚有共同想望的社群,進而形塑出浮洲的重要價值與特色、屬於浮洲的文化精神,一起朝浮洲故事島邁進。

店家 X 青年|共創跨領域新風貌
2024/09/13

店家 X 青年|共創跨領域新風貌

店家 X 青年|共創跨領域新風貌

2024.09.12 / 浮游創藝場:創意行動小聚|企劃構想與討論 三場的地方創作共學坊中,我們從創作青年的探索與討論過程中,發現大家關注著同一個課題:「浮洲有許多懷抱理想和熱情的小店,卻因為缺乏被看見的機會,時常在經營困難中默默消失。相對地,也常有新店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過去的調查顯示,浮洲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雖然名義上屬於板橋,但它擁有獨立的火車站,且臺藝大也坐落其中。理應成為藝術與地方緊密交織的社區,但由於臺藝大成立的歷史背景與社區居民遷徙浮洲的原因,這兩者之間有著歷史脈絡上的關聯,卻缺乏實質上的互動,使得藝術與地方真正交融的願景仍有待實現。 這次共創小聚決定從共學坊進一步深化,從帶領創作者參與學習,擴展至邀請更多懷抱地方理想的浮洲店家一起加入,共同打破過去的隔閡,凝聚出我們對浮洲未來的共同想像。在與長期致力於藝術創生的「浮島日常」闆娘深入討論後,我們發現想要號召店家一起參與社區行動,在浮洲確實有很高的門檻。其主要原因在於,當地多數店家屬於服務民生日常的小商家,而社區活動帶來的人流往往無法轉化為穩定的顧客來源,這使得店家不願輕易跨出舒適圈,投入社區發展。 然而,在與闆娘討論如何帶領課程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一個契機:只有店家能夠從自身的角度來重新思考如何與社區共生。我們的青年團隊將藉由店家跨領域的觀點與方法,在這次合作中深入洞察地方的脈動,期盼透過這次共創,開啟更多對話的契機,為浮洲的未來創造新的連結與互動平台。

閱讀完整內容
共學創藝場|整合我們遇見的地方材料,著手構築創作想像
2024/08/26

共學創藝場|整合我們遇見的地方材料,著手構築創作想像

共學創藝場|整合我們遇見的地方材料,著手構築創作想像

2024.08.14 / 浮游創藝場|地方創作共學坊(三) 經過前兩堂的共學,參與的夥伴分享:回家之後她上網翻了翻浮洲覓光地圖和我們去年訪談店家的小故事,也趁有空時自己再出發去踏查小店,意外找到以前從沒發現過的咖啡廳,很喜歡浮洲像尋寶一樣帶來的驚喜。 我們常常習慣「點到點」移動的生活,共學的時間讓我們有機會專注在當下,散步回家的路上也多了很多可以觀察的細節。 第三場共學,邀請大家一起運用對於所在場域——浮洲的主觀感受、客觀事實,交流彼此對地方看法的異同,也思考創作能帶來的對話與影響力,合作構築一個行動計畫。從聯想遊戲中,看見每一位參與夥伴自由的表達,也投入滿滿的創意,讓「地方創作」除了訴說地方故事以外,也嘗試加入更多有趣的元素,或是值得共同討論的議題。 共學的尾聲,大家分享自己擅長、有興趣的事情,包含文字創作、拍攝、親子溝通、表演的夥伴們,初步想像「一日小里長體驗」的拍攝計畫,過程可能會遇到像是居民對於地方的認同度、地方原有特色流失的困難⋯等,而團隊又將如何一起分工實踐。 很高興大家在這三場地方創作共學坊認識彼此,共學只是開始,期待每一個夥伴都能回到自己熟悉的場域,開始自己的行動!

閱讀完整內容
共學創藝場|走入田野共學,訪查探源地方
2024/08/26

共學創藝場|走入田野共學,訪查探源地方

共學創藝場|走入田野共學,訪查探源地方

2024.08.07 / 浮游創藝場|地方創作共學坊(二) 第二場出發探索前,我們一起回顧第一場討論的內容:地方現狀、挑戰、機會,以及自己期待地方上「未來會出現的事情」,可能是有趣的、新奇的、教育性的⋯從自己擅長的領域出發,會有哪些可能的執行方式。 ⁡ 開啟單車踏查之旅,路途中騎經車站、古厝巷弄、大樓公園,不論是眼前所見的建築地景的差異、行經時身體感受到的道路安全規劃,亦或是耳朵聽到的背景聲音變化,都反映出這個區塊人們的部分生活樣態。在古厝巷弄的位置,看見的是居民在一樓客廳、廟前聊天的風景,換到大樓社區時,交流的空間則換成社區廣場、咖啡好聚所,而居民的需求也隨之改變(例如:希望更多定期的親子休憩活動或空間)。 ⁡ 有時候我們的想像,會在實際的行動中得到新的觀點,也可能在行動中發現和自己當初所設想的不同而感到挫折,但在這些主觀感受和客觀的觀察中,找到學習的切入點、找到可運用的元素,能慢慢地、簡單地說好一個故事。 ⁡ 下一場,我們將綜合前兩堂課程討論, ▸▸ 地方的需要 / 議題看法的異同 ▸▸ 我想做的是 / 我可以做的是 進行初步的編創構想!

閱讀完整內容
共學創藝場|創作者回來啦,深度共學尋找浮洲新契機!
2024/08/08

共學創藝場|創作者回來啦,深度共學尋找浮洲新契機!

共學創藝場|創作者回來啦,深度共學尋找浮洲新契機!

2024.07.31 / 浮游創藝場|地方創作共學坊(一) ▸ ▸ 發掘地方創作的契機,從生活開始,一同探索。 定目劇演出結束後,浮游團隊經歷了內部檢討,並繼續邁向下一步。這次的演出有「1030星球——餅乾大隊長」的演員瑀宸再次加入我們,深度探索自己在浮洲的定位。同時,我們也迎來了幾位新朋友——浮洲合宜住宅的兒童藝術老師兼魔術師,來自淡水的實境故事體驗創作者,還有一位從小成長於浮洲、關注文化資產保存議題的大學生。 每個人的創作領域雖然各異,但也有共通之處。我們以浮洲作為初探場域,討論彼此在日常生活中的多樣觀察。儘管生活背景不同,我們在共學坊中發現了大家共同關心的議題、感受到的地方挑戰,以及對自己居住地未來的期待。 其中,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夥伴們提出的幾個關鍵詞:「不確定性」、「變動性」、「地價便宜」、「族群磨合」。這些因素可能讓居民對投入地方事務感到猶豫。接下來,我們將引導夥伴整理希望深入了解的內容,走出討論空間,進入浮洲田野,傾聽地方與居民的真實聲音。

閱讀完整內容
定目劇 B Cast 正式演出|1030星球-餅乾大隊長(七月場)
2024/07/30

定目劇 B Cast 正式演出|1030星球-餅乾大隊長(七月場)

定目劇 B Cast 正式演出|1030星球-餅乾大隊長(七月場)

2024.07.11 - 07.14 / 定目劇正式演出(七月場) 節錄自表演藝術評論台: ❝ 於是當祖父的生命史與產業史、交通史與信仰史如此和諧地綁定──紙廠技術的神奇、火車站的便捷、自宮廟向家庭的回歸──之時,歷史的敘寫方式早已不再關注個人經驗,而是透過個案來佐證大敘事存在的合理性⋯⋯ ❞ 從年初開始,一路從編寫劇本、演員徵選、第一次排練、拜訪居民店家,不知不覺過了半年,我們也換下冬季衣物,進入了夏季。 設計魔法設計師們:平面、場景、燈光、音樂、造型、攝影,透過他們的巧手,劇本的想法一點一滴地浮現在眼前,從平面視覺拍攝、設計會議、搬桌椅、鋪地板、蒐集道具、把碎布拼成大帳篷⋯最後呈現出的模樣——介於日常與奇幻之間,整體設計含有星際的元素,也同時留有常民印象的風味,有時候在路上排練,路過的居民也誤認為是真的阿伯、阿嬤,無意間創造了一些有趣的互動。 經過這樣數十次的排練,進入七月的正式演出。每天 18:30 集氣後,總會發現大家進入認真的工作狀態,眼裡滿是堅定的光,迎接今晚全新的冒險。 這次的演出,是我們第一齣完整的製作。 每場次的觀眾限縮在 12 位以內,希望保有看戲和走路時一定的空間舒適度,也因著遊走的演出形式,需要高度專注的臨機應變,去面對可能會發生的風險,工作夥伴人數必須達到一定的量能,才能好好完成各地點的換景銜接。我們常笑說,有幾場的劇組人數比觀眾人數多,又靠著熱情活了下來。 完成一齣戲、一場活動,謝謝背後一群人的同心,有來自臺藝戲劇的好朋友,在平常正職、兼職下班後再次上工,也有近年從海外回來的演員們,同時兼顧著自己的劇團和地方創作;也有在地方工作的夥伴、在炎熱的暑假來協助的學弟妹。謝謝,一起活在當下的時空,一起努力實踐更理想的未來樣貌。 謝謝,給予我們養份的這片土地故事。

閱讀完整內容
定目劇 A Cast 正式演出|1030星球-餅乾大隊長(六月場)
2024/07/30

定目劇 A Cast 正式演出|1030星球-餅乾大隊長(六月場)

定目劇 A Cast 正式演出|1030星球-餅乾大隊長(六月場)

2024.06.27 - 06.30 / 定目劇正式演出(六月場) 口碑場的4場演後座談,我們收到了觀眾許多寶貴的回饋,重新審視一齣戲劇能夠帶給觀眾、帶給浮洲地方更進一步的深刻價值,我們發現「劇場不僅僅只是藝術的一種表現方式,更重要的是在過程當中他能夠促進彼此的對話」,當品瑩飾演的回收阿嬤拖著回收車走在街上,觀眾彷彿以為他就是日常的那位阿嬤,雖然平時沒有機會和真正的阿嬤說到話,卻可以在戲劇過程裡透過對話,感受到生活的艱辛、認識到彼此陪伴的重要性。 在六月場的正式演出中,雖然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心力進行創作上的修正,但我們把心思放在「怎麼好好的為這個地方的人們說話」,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恰恰是「演戲」最為困難的一件事情。演員,就是為了替那些不擅長自己說、不覺得可以說的生命經驗,用具備美感的方式進行情感傳遞,不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才華,而單單是因為感同、身受,所以訴說。 A Cast 的演員們在開演前彼此分享,或許這樣的演出在外人眼中看起來很單純,但其實他需要非常扎實深厚的基礎去呈現。臺藝大的演員智勇也說到自己是馬來西亞人,因為來臺灣讀書才偶然住在浮洲,因此這裡對他來說只是中繼站,畢業後就會搬走了。但是這次回來,他發現有好多過去的回憶停留在這邊,可能就是一些日常堆疊(浮島日常老闆娘也同樣分享,浮洲的故事非常難做,因為這裡就是日常居民的生活,沒有什麼特色或是大起大落),但光是這樣的記憶挖掘,就能讓他發現浮洲的美。 六月場演出就在掌聲中圓滿落幕,A Cast 的演員們順利畢業,他們未來的路還很寬廣,不見得要待在浮洲,但我們知道,他們會在下一站透過藝術揮灑自己對生活的熱情。

閱讀完整內容
定目劇 A Cast 演出暨 4 場演後座談|1030星球-餅乾大隊長(口碑場)
2024/07/30

定目劇 A Cast 演出暨 4 場演後座談|1030星球-餅乾大隊長(口碑場)

定目劇 A Cast 演出暨 4 場演後座談|1030星球-餅乾大隊長(口碑場)

2024.05.30 - 06.02 / 定目劇演出(口碑場)暨 4 場演後座談 口碑場開演,燈光下、音樂走,所有我們過去兩年間階段性實驗的作品、調查、活動,就這樣在舞台上組成了一齣完整的戲。在觀眾正式入場參與之前,其實我們不確定會收到什麼樣的回饋。街區遊走的演出形式,就好像旅行一樣,也許路途相同,卻因著遇上街道上不同的人、事、物,而可能長出意想不到的收穫。 當然,意想不到的收穫也可能是已料想過的挑戰。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兩天的梅雨鋒面,著實考驗著劇組夥伴們的應變。但也很感謝浮洲的環境條件,讓演員們能帶領大家走進在地人習以為常,初來乍到的朋友們卻感到新奇、有趣的空間。 A Cast 飾演回收阿嬤 / 大學生的品瑩說:「一開始沒有什麼非來到這個地方玩的理由,但因為有了這齣戲,我們能夠請大家來到這裡看看。」 也有觀眾分享:「火車經過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穿越了時空隧道」;「因為這齣戲才有機會踏進浮洲,在劇中能發現河流、建設、廟宇等等臺灣的重要元素,如何影響浮洲人們的生活。」 再次謝謝口碑場的所有觀眾,包含浮洲里里長賴姿吟、聚安里里長蔡世川、新北樹林三福里里長張致遠、緒藹設計、浮島日常、醬厚呷官財板、複象公場臺藝大學長們、臺藝戲劇系同學們的蒞臨支持。因為大家留下的每一份鼓勵、創作和執行面的回饋,都彌足珍貴,也讓我們逐漸看見以戲劇收存地方記憶的可能性。

閱讀完整內容
劇本排練|A、B Cast 交流學習
2024/07/30

劇本排練|A、B Cast 交流學習

劇本排練|A、B Cast 交流學習

2024.05.08 / A、B Cast演員創作群的共同排練 A Cast 主要由臺藝大近兩年的畢業生組成,因為希望邀集更多對浮洲地方感興趣的朋友一起參與創作,B Cast 我們開啟了對外招募,最後成為我們夥伴的演員歐陽蓓(或可以叫要她蓓蓓)過去就讀臺藝大舞蹈系,現今是臺藝大戲劇系碩士生。我們和蓓蓓因為去年的「覓光—浮洲故事特展」而認識,在和他導覽分享故事展覽的過程中,他驚訝發現原來浮洲有我們這樣的團隊在用心經營著地方,並且這裡竟然有這麼多富人情味的店家,自此對「板凳麵」這間店家特別有印象,覺得有機會一定要去品嚐看看浮洲眷村的味道,也相當期待能和我們合作,更深入在浮洲嘗試自己動手創作。 這樣的因緣既會,讓 B Cast 的夥伴和 A Cast 相當不同,除了有與我們延伸合作的蓓蓓,還有過去邀請團隊負責人俊齡參與「日更聚場 podcast 」的主持人瑀宸,過去同樣是就讀臺藝大戲劇系,雖然過去對浮洲沒有太多感情,但在與俊齡的分享交流中非常感動,二話不說就答應投入開發這次的浮洲定目劇。第三位演員夥伴庭溦來自新竹,在台中長期運用劇場投入地方深耕,我們很榮幸能透過定目劇的開發,召集各方夥伴匯聚浮洲,透過劇本排練的互相學習,不只把青年能量帶進浮洲,也能回到各自場域持續發揮。

閱讀完整內容
劇本編創|臺藝大及浮洲創作者參與規劃
2024/07/04

劇本編創|臺藝大及浮洲創作者參與規劃

劇本編創|臺藝大及浮洲創作者參與規劃

2024.04.24 / 與臺藝大創作夥伴 過去當我們在浮洲深耕蹲點的過程,時常詢問居民朋友們「你們覺得浮洲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有人說「這裡有茉莉花⋯但已經都消失了」、有人說「民國時代的眷村⋯但被大水摧毀、拆遷了」、也有人說「浮洲火車站!那裡讓浮洲居民們在交通上變得方便很多,而且其實以前就有興建過,是後來停駛近年才又重啟。」 當我們在討論如何收斂曾聽聞過的浮洲故事,整理彙編成在地人、外地朋友都會感興趣的參與方式,讓大家一同來感受浮洲的有趣時,在有一次大家一起集思廣益的「腦袋風暴會議」當中,1030 車站代碼這個 idea 蹦一聲的跳出來!「過去的事情其實我們已經沒有機會參與,未來的都市更新我們也沒有直接的權利去改變它,不如就創造一個想像世界,讓大家走進戲劇的魔幻當中,好好感受浮洲的魅力吧!」於是,1030 星球:定目劇開發計畫誕生了。 定目劇開發,最重要的是先有適合呈現浮洲地方的劇本,有了 1030 星球的概念以後,現在我們可以著手打造新的浮洲,居民們都能用最小的力氣、但是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參與其中,於是我們有了「臺藝大的 3 位演員、導演助理、造型設計」,甚至當消息一釋出後,又有「浮島日常咖啡店」主動提供約 100 多瓶的店內免費汽水兌換、「醬厚呷官財板」贊助的小型官財板、「JAG 這個・浮洲」以農家割稻茶、冰淇淋做演出合作,再再看見了浮洲居民互相幫助的熱心,而居民們這樣熱情的加入,也讓第一次與我們一起合作的臺藝大創作者們驚訝,同時回想起他們過去也曾經在浮洲接受到許多居民的幫助,像是熱心的早餐店阿姨怕他們肚子餓,所以多給了他們幾顆煎餃吃飽,或是以前曾經每天都去吃的「典早餐」,現在才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好久沒有回去店裡,和哥哥姊姊們寒暄問暖了。 1030 星球就像是我們與居民一起,一手建造起來的地方對話平台,大家都因為這個異想世界而得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參與社區、分享發言、回憶過往生命經驗裡種種的酸甜苦辣,導演-歐陽劭祈也和大家分享說,其實自己原先並不喜歡浮洲,但不是因為浮洲不好,而是這裡太像自己澎湖的家,會讓他想起一些不是那麼希望憶起的過往。「餅乾」是他和奶奶的相處回憶,而他希望把這個回憶放進劇本中,與浮洲、與星球上的居民/角色們擦出新的火花,看見不一樣的浮洲⋯⋯而接下來,臺藝大的演員們將成為第一批演員( A Casting ),帶著這些回憶踏上共同創作的新旅程。

閱讀完整內容
聽見地方|你家附近一定也有的鄰居,浮洲店家都認識的「她」
2024/06/07

聽見地方|你家附近一定也有的鄰居,浮洲店家都認識的「她」

聽見地方|你家附近一定也有的鄰居,浮洲店家都認識的「她」

2024.04.28 / 與月美阿姨 浮洲正處於新舊轉變的過程,而在老社區鄰里間,彼此的關係相當緊密。 舉例來說,轉角這間店的老闆,可能是對面馬路那間店的親戚; 下課時,孩子可以寄放在誰家的店裡,又或者是,街角的不起眼的椅子,卻是居民聯繫關係、彼此招呼的重要地點。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鄰居,都可能是地方的小小人物,默默在自己的職位上,帶動著周邊的互動關係。 今天來介紹,有一位在夜晚走訪浮洲鄰里、許多店家都認識的:月美阿姨。 如果把浮洲想像成一個人體,那麼月美阿姨大概就是擔任血液的角色,在這個早寐的城鎮,每晚過了八、九點後,多數店家紛紛打烊收工,為一天的生活畫上休止符,而以資源回收為業的月美阿姨,便會在此時獨自一人推著推車,挨家挨戶地為浮洲代謝掉早已鞠躬盡瘁的物資。原本出生於梨山某個農家的阿姨,在八七水災時,狂風暴雨將年幼的她與原生家庭吹散,而她也隨著收養家庭來到台北生活。從台北市內輾轉搬遷到浮洲後,她挑戰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行業,直到家庭變故,才開始了整理回收的工作。如今,未婚未嫁、膝下無子女的月美阿姨,獨自一人生活著。 有一次,我們在街上進行戲劇排練時遇到了阿姨,她親切地說:「剛下課啊!要早點回家休息喔!」還有一次,在我們邀請阿姨來聊天的過程中,附近的商家協助我們聯絡阿姨,離開的時候,另一位我們剛訪問完的老闆也突然出現來幫阿姨整理回收。 這天我們帶著參與今年街區演出的演員,與阿姨親自談話之後,覺得只用「大風大浪」或許不足以形容月美阿姨早年的人生波折,更多的是超乎一般人想像的傳奇色彩。但她享受著自己現在的生活,樂觀友善的人格魅力,不只讓附近的店家們信任她,願意將自家的回收物交由她處理,也讓她累積了許多人脈。 月下正美的,是她一顆熱情又善良的心。 今晚,她也會隨著月光,以自己的方式讓浮洲順利的運作下去吧!

閱讀完整內容
聽見地方|以前在街道上搭戲台就能看戲!
2024/06/07

聽見地方|以前在街道上搭戲台就能看戲!

聽見地方|以前在街道上搭戲台就能看戲!

2024.03.18 / 與歡子園福德宮 浮游的夥伴們,起初以《浮游共生計畫》的街區演出,開始了與浮洲地區的對話,期待以戲劇收存地方故事,傳唱那些屬於浮洲的共同記憶。前陣子,我們拜訪近百歲的地方耆老,希望瞭解他們過去的生活經驗,才知道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街道,以前搭個戲台,搬個紅板凳,就是日常夜晚最好的休閒娛樂。 位於板橋浮洲的歡子園的這間福德宮,原先與歡圓宮是同一間廟,後來鐵路興建,當時居住在茉莉花巷一帶的長輩,常常在翻過鐵路前往歡圓宮參拜時發生意外,因此,民國 47 年時,便將廟一分為二,在此地興建了現今的福德宮。在福德宮落成前,已經有歌仔戲團與北管樂隊在此地演出,直到近代依然有長輩願意教授北管,而原先的戲團則已解散,戲台的位置於近年改建成活動中心。現在每天的下午,都能看見耆老們聚集在這裡喝茶、聊天,天花板上也還留有架設戲台的設計。 對他們來說,回憶彷彿昨日,一眨眼,也就過了一甲子。 聽著耆老們的分享,我們好像也隨著他們的笑容,回到了當時的時空背景。 原來,地方和劇場,搬到現代亦同,最純粹的一個眼神、一段獨白,真實的生命力就足以觸動人心。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