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岡區位於台中市中部偏北,近年人口老化指數攀升,此地區已邁入超高齡社會。2023年自然增加率呈現下降趨勢,然社會增加率卻是增長。2022年,小報石岡的成員陸續回到石岡居住,成為統計數據上的社會增加的指標之一。然而居住是一件事,生活卻是另外一件事情,青年要重新融入在地社群是困難的,缺乏進入的契機與管道,再加上學齡期間與社區經驗產生斷裂,從以上兩點反思,團隊成員在思考「回鄉」這件事情,應該回到建立關係跟連結。我們想以「創作一首屬於石岡的歌曲」創造與不同單位之間連結的契機,透過共創歌曲產生世代、社區內部的交流與互動,同時延續2023年團隊發行的地方刊物—「小報石岡」,提供在地學生/年輕人,一個發表書
| 地方課程 | 2024小報石岡採訪編輯夏令營 上篇
#進入社區探索社區 第二天課程在梅子社區開場,跟崇銘討論之後,將同學們依主題分為伯公、果園、小水道三組,從梅子屋出發,三組各自帶開,探索不同社區中的場域。 伯公組自稱走的是「朝聖之路」,探訪了村莊裡的三間土地公廟,同學分享這是第一次這麼仔細觀察廟中的彩繪細節,上頭的龍和金色的裝潢讓人印象深刻。 果園組一路上遇見許多果樹:水梨、柑橘、桃子、酪梨、芭樂、百香果、龍眼等等,正好是水梨季,湊巧遇見正在裝箱準備出貨的農友,他們熱情地招待同學們吃水梨,冰涼的水梨多汁而清甜。 小水道組則是直接脫鞋下水,觀察灌溉水道在地震後地勢起伏的變化,嘗試認識河道中的生物,有魚有蝦,甚至發現了螃蟹!腳踩在沁涼的水流裡,心情也跟著輕快起來 帶同學走出學校對他們來說是一次很棒的刺激,兩天觀察下來,其實同學們的想法和視角都很令人驚喜!而接下來的書寫和實作更是超乎我們想像
閱讀完整內容| 地方課程 | 2024小報石岡採訪編輯夏令營 上篇
2023年,梅子屋與小路石岡合作發行了第一期小報石岡,今年延續製作小報的經驗,我們嘗試與石岡國中合作,在暑期開辦第一屆的採編夏令營,與老師們一同討論如何帶著學生學習探索地方,自由書寫並記錄下家鄉的故事。 #認識同學探索學校 第一天的暖身從認識身邊的同學開始,幫彼此畫一張畫像,認真觀察、互相採訪,開始深入的了解對方。爾後的學校探索,邀請蔗青文化工作室的崇銘來講這堂課,有大量田野調查經驗的他,帶領同學從五感出發,嘗試說出對於學校場域的感受,其中有同學說感覺學務處刺刺的像是仙人掌,想像力十足。 解說結束後,是同學們自由探索的時間,他們帶著平板作為紀錄工具,穿梭在校舍間發現有趣的風景,回到教室分享時,有同學發現學校鐘樓已經很久沒有使用,聽說過去學長姐經常上去敲鐘,也有同學發現學校一角多了新的雕塑,在過程中,孩子們不但開心,同時驚訝原來學校還有許多故事可以挖掘。
閱讀完整內容小報石岡第二期發刊!
◭小報石岡Shagˋ Gong+ Paper VOL.02◭ 2024年07月出刊 籌備了一段時間,收到許多朋友的詢問第二期什麼時候要出刊,感謝大家對小報的熱烈迴響,很多回饋讓人暖心 第二期選擇在夏季出刊,希望給大家一點溪流的清涼感,內容則是搜羅了1-6月的風景和記錄。在石岡,多樣的作物輪番交替,讓我們感受到季節清晰地流轉著,這一期收錄了半年的石岡,從內容到封面,我們希望能將這樣的驚喜感傳遞給大家。 ﹏﹏﹏﹏ ﹋﹋﹋﹋ 我們邀請地方青年提筆寫下關於石岡的故事 於是石岡有了一份小小的報紙 可能是生活紀錄、可能是產地紀錄 總之一切都與石岡有關 |梅子村的賞花大會|劉佩蓁 |生醫博士種的無毒草莓|劉佩蓁 |上坑溪軼聞|度昀奇 |破布子是牽絆的味道|黃芷樺 (黃瓜瓜) |攝影對話|小路石岡 美術設計:林逸晟 ﹏﹏﹏﹏﹏﹏﹏﹏﹏﹏ 《小報石岡》線上索取表單 ﹏﹏﹏﹏﹏﹏﹏﹏﹏﹏ https://forms.gle/NgopDKmiuCqojs9e9 *資源有限,店家夥伴限索取最高30份,個人夥伴限索取最高10份 ﹏﹏﹏﹏﹏﹏﹏﹏﹏﹏ 《小報石岡》實體索取地點 ﹏﹏﹏﹏﹏﹏﹏﹏﹏﹏ 梅子屋 好伴社計 陸續新增中…
閱讀完整內容為石岡做一首歌—歌曲共創工作坊
工作坊的起始,我們邀請了梅子社區的梨農來分享,6、7月的石岡,寄接梨正準備要採收,瓜果類正當盛產,實際走進果園,講述收穫一顆梨,得從梨穗嫁接開始,經歷套袋、剪枝、下肥、預防性噴藥等等工作,過程很辛苦,要學的知識和管理技術很繁雜,但採收的時候,咬下一口多汁的梨,脆甜口感讓人感到非常值得!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