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的實際的生活經驗中,我們觀察到金大生和返鄉青年是主要的青年組成群體。然而,金大生雖然會在金門待上至少4年,卻因校園區位與生活型態等因素,比較容易形成自己的圈子,不易深入接觸地方社群。反之,返鄉青年如有自己的創業項目,一般而言至多將金大生視為潛在客群,而非在地方共同生活的青年夥伴。因此,本計畫預計舉辦文化走讀、產業體驗、藝文講座和文史課程等活動,模仿「打開台北」讓地方青年有機會認識自身生活所在的理念和模式,來設計本次提案中預計執行之活動內容。一方面,讓返鄉青年與金大生,乃至於其他地方社群,有多向交流的機會和平台;另一方面,也促進所有在地方生活的群體,都能更加認識金門地方的社會脈絡。
【活動紀要】金牛講壇|信使與雙生:金門出洋備忘——《雙生》播映和映後座談
2024年8月16日,【金牛講壇】邀請了藝術家林羿綺,舉辦其錄像作品《雙生》的播映和映後座談,此次活動透過影像故事探索金門的家族記憶與歷史變遷的軌跡。 林羿綺的《雙生》以金門人早年出洋工作的歷史背景,敘述同一家族卻散居於台灣、印尼的成員生命故事,藉由家族視角,作品探討金門、臺灣和印尼之間的歷史記憶和身份認同的議題。 《雙生》巧妙地融合了電影與劇場的影像特點,並讓同一演員分飾家族中的同代成員,藉由「雙生」的外貌隱約串連起離散的家庭,透露出生命中的無法言喻的神秘巧合。"Apa yang sebenarnya memisahkan kami?" 究竟是什麼,分隔了我們?這句來自家族第二代成員的疑問,延續到了第三代,變得更加難以解釋。 在《雙生》作品中,第三代的兩位女孩對於國歌截然不同的態度——《國旗歌》的旋律響起時的默不作聲,顯示出對於國家認同的遲疑;而高唱印尼國歌時,看似堅定的態度,卻似乎隱含著不得不如此的壓力。最終,兩位女孩都被蒙上白紗,成為他人操控的戲偶。 我們認為《雙生》恰巧隱晦地提醒了,國族主義在歷史發展中的弔詭之處。自19世紀以來,影響人類文明最深遠和磅礴的兩股思潮——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對於民族主義的發展皆未予以重視,但我們今日所身處之世界,卻已無法忽視其存在。 然而,國族建構實際上遠非我們所設想的「自然」,亦不如骨肉親族般直觀,為何其力量與之形塑的認同卻依然武斷、強制且無可逆轉,而且個人對於國族的認同,無論堅定或動搖、清晰還模糊,似乎都足以構成社會不安的隱患。 命運操於何人之手,是否不由我們掌握?在國族力量作用之下,血濃於水的親族,也會成為相異的雙生分靈;亦或是,如羿綺的祖母所告訴她的預言,家庭成員終將離開金門,散居各地,家族命運似乎早已被寫定? 在映後座談中,羿綺親自分享了她在創作《雙生》時的心路歷程,以及追尋家族的出洋故事的經歷,還有幾位與羿綺祖父輩同村的宗親會成員也參加了活動,彷彿在現實中重新串起這支「離散」的血脈。 在《雙生》播映時,我們也感受到藝術作品強大的力量,讓觀眾全神貫注地投入這部充滿情感的作品。儘管我們對於場地安排和人數掌握並不妥當,未能提供所有人舒適的觀影環境,對此我們深感抱歉並力求改進。 同時,我們要特別感謝「島嶼披薩」的夥伴們,他們用心設計了呼應主題的「雙生」披薩——同一片披薩能品嚐到台灣和南洋兩種口味,讓大家在視覺和味覺上都能有「雙生」的意義。 【金牛講壇|信使與雙生:金門出洋備忘】讓我們透過藝術與歷史的深度交融,重新審視家族與國族認同的複雜性。《雙生》不僅再現了金門出洋的歷史軌跡,也讓我們感受到在時代的浪潮中,個人與家族如何面對離散與重聚、記憶與認同的挑戰。 未來,#忽悠旅社 將持續秉持「藉知識啟發旅行,從旅行經驗知識」的信念,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與大家共同探索歷史,激發更多關於記憶、身份等議題的對話和討論。 #金門 #金牛講壇 #信使與雙生 #雙生 #錄像藝術 #文化交流 #歷史探索 #忽悠旅社 #林羿綺 #出洋 <!-- notionvc: e8194496-8390-4891-8cd3-8206d8e2b4f5 -->
閱讀完整內容【活動紀要】金牛沙龍|黑色恐怖:金門鼠疫來了怎麼辦
2024年8月12日,我們舉辦了【金牛沙龍|閱讀討論會】,主題為【黑色恐怖:鼠疫來了怎麼辦】。在金門這座充滿故事的島嶼上,鼠疫曾經是居民們的夢魘,年年復發,成為揮之不去的黑色恐怖。 我們帶領參與者閱讀了兩篇關於這段歷史的文獻——1949年地方發行的僑刊 #顯影,以及1950年軍方主編的 #正氣中華報。 1949年,天花與鼠疫在金門接連爆發,短短數日內奪走了幾十條生命。那時金門的公共衛生體制尚未健全,居民面對鼠疫襲擊時該如何自救? 1950年春季,鼠疫再次爆發。此時,軍方已全面接管金門,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軍方在面對同樣威脅時,採取了哪些不同的措施?金門居民是否依然只能淪為鼠疫的犧牲品? 透過這兩年的文獻史料,我們比較了前後兩年的異同,討論作者如何描繪鼠疫的危險性,並嘗試用哪些方式和理由動員讀者採取防疫措施。接著,我們深入思考1949年與1950年之間的差異原因,反映出金門社會所遭遇的轉變。 儘管自1950年代以後,「黑色恐怖」在金門已經絕跡,雖然我們未曾親身經歷鼠疫,但共同度過#新冠疫情 的我們,肯定能從金門鼠疫的歷史經驗中找到社會與人性的相似之處。 只要我們足夠誠實,「這個概念可能會引人發笑,但與鼠疫鬥爭的唯一方式只能是 #誠實。」 “C'est une idée qui peut faire rire, mais la seule façon de lutter contre la peste, c'est l'honnêteté.” ——Albert Camus, La Peste (1947). 活動結束後,我們很高興收到一位參與者的回饋,他說:「很喜歡活動挑選的材料,經過背景資料的介紹後,兩篇文章變得很有趣,#也讓人對於那個年代的情況有了很多的想像,#會想再花時間更多了解當時的歷史文化。」這正是我們希望達到的效果。 #忽悠旅社 將繼續秉持「藉知識啟發旅行,從旅行經驗知識」的信念,敞開【金牛沙龍】的大門,與大家展開一場穿越時空的思考之旅。 本場【金牛沙龍】由忽悠旅社 X 浯日咖啡 聯合舉辦。 #金門 #黑色恐怖 #鼠疫防治 #公共衛生 #歷史探索 #社群交流 <!-- notionvc: 876f7bd1-0f73-43bf-bfa4-beb027821c2d -->
閱讀完整內容【活動紀要】金牛走讀|Renewal!戰地史蹟更新:雙乳山坑道活化走讀
2024年7月29日,我們籌備已久的活動【Renewal!戰地史蹟更新:雙乳山坑道活化走讀】正式舉行,帶領參與者探索這座隱藏於地底的巨大迷宮—— #雙乳山坑道! 坑道內部四通八達,環形坑道與蜿蜒的支坑道交錯縱橫,牆上清晰可見的標語訴說著過去兩岸激烈的軍事對峙歷史。 儘管雙乳山坑道被列為 #縣定古蹟,但公眾對其的關注度卻明顯不如其他類型的古蹟。這些自1949年以來由國軍留下的軍事遺跡,作為文化資產的指定案例比例較低,因此如何界定其意義與重要性並進行活化,仍需更多的討論。 走讀結束後,我們在位於金門國家公園的 #荳咖啡室,邀請了 #金門戰地史蹟學會 的資深會員 #董森堡,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分享。他深入講解了金門戰地史蹟的保存與再利用的現況及面臨的問題。 參與者在親身體驗雙乳山坑道氛圍後,積極展開討論,圍繞文化資產的保存目標、戰地史蹟的特殊性以及未來活化的可能性,分享各自的見解與建議,激發了許多寶貴的意見。 #文化資產 的活化不僅僅是修復與保護,更需要賦予其新的生命與意義,讓歷史與現代在此交織,共同創造出新的價值。 這次活動圓滿成功,我們看到了參與者對雙乳山坑道的熱情關注,以及他們對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的深切期待。其中一位參與者回饋道:「很感謝有這次機會參與坑道走讀,體驗到未經觀光化的原汁原味坑道,並且有細心的導覽。最後安排的這個議題討論活動非常棒,讓我對歷史遺跡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啟發,學習到了關於文化保存的挑戰與權衡。」 #忽悠旅社 將繼續秉持「藉知識啟發旅行,從旅行經驗知識」的信念,持續舉辦更多類似的走讀活動,帶領大家深入探索更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地點,並促進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傳承。 #金門 #雙乳山坑道 #文化資產 #戰地史蹟 #文資活化 #歷史探索 #社群交流 <!-- notionvc: 7bdd825b-8fa2-44f1-8e31-c9d1112cf3b3 -->
閱讀完整內容【活動宣傳】Renewal!戰地史蹟更新:雙乳山坑道活化走讀
金牛走讀 ✹ Renewal!戰地史蹟更新:雙乳山坑道活化走讀 ✹ 𖡼𖡼𖡼𖡼𖡼 你有聽過「戰地史蹟」嗎? 你知道金門的「雙乳山坑道」嗎? 雙乳山坑道是金門一座巨型的地下工事,坑道內部四通八達,由一座特殊的環形坑道,及多條支線坑道組成。坑道內部還許多慷慨激昂的標語,呈現兩岸軍事對峙的肅殺氛圍,相當完整的保存了戰地前線的文化面貌。 雙乳山坑道在軍隊撤離以後,逐漸被世人遺忘,只有少數戰地史蹟文史工作者和愛好者仍予以關注。 殊不知,2018年的鄰近道路工程竟意外挖斷了雙乳山坑道,才讓這座神秘的地下迷宮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就連文化部也親自派人至金門會勘 隨後,在「金門戰地史蹟學會」等多方呼籲之下,雙乳山坑道終於登陸為縣定古蹟,獲得文化資產身分而得以保存下來。 然而,獲得文資身分絕非文資保存的終點,如何進行修復和再利用,以合適的方式活化,讓雙乳山坑道的文化價值得以真實展現,是更需要仔細思考且謹慎規劃的困難任務。 ▍我們做什麼? ✰ 一起親身探訪這座神秘的地下坑道,通過忽悠旅社的 #戰地秘境引路 深入理解雙乳山坑道的文史背景、價值和重大意義。 ✰ 邀請 #金門戰地史蹟學會 的成員,也是現任金門縣議員 #董森堡,分享金門戰地史蹟活化的現況、案例與困境,帶領我們一起思考戰地史蹟活化的可能與效益。 ▍我們會聊啥? ✰ 什麼是文化資產?什麼又是戰地史蹟? ✰ 文化資產和戰地史蹟的保存與活化,就是把他們修好修滿嗎? ✰ 戰地史蹟和其他類型的文化資產有什麼不同之處嗎?在思考戰地史蹟類型的文資活化方案時有哪些該注意的特點呢? ✰ 維護文化資產和戰地史蹟的目標是什麼?我們真正希望保存下來的究竟是什麼呢? 讓我們透過這場【金牛走讀——Renewal!戰地史蹟更新:雙乳山坑道活化走讀】 開啟文資保存與活化的思考,認識更多一起行動的新朋友吧! <!-- notionvc: 558a18ca-daa5-4b5a-8dfd-cc809b753b37 -->
閱讀完整內容【活動紀要】金牛講壇|「我」是什麼?《藍色恐懼》映後講座
🎥 2024年6月1日,「寂寞寂寞山芭地」的寂寞電影院為金門帶來了日本導演今敏的經典之作《藍色恐懼》。 電影放映結束後,我們在咖啡微醺舉辦了一場映後講座【金牛講壇】,主題與今敏作品的核心議題息息相關——「我」是什麼? 我們特別邀請了研究電影、影像史和冷戰視覺文化的好友,「視覺文化研究室」的張晉瑋來擔任主講者。 在晉瑋的引導下,首先介紹了今敏導演的生平和相關作品,讓我們對這位知名的導演有了較為全貌的了解。 隨後,講壇進入核心主題。晉瑋指出,今敏在這部作品中試圖探究「自我」的本體及其影像之間的交織與纏繞。這一「自我」本體的影像來自「他人想像」與「自我凝視」,及不具有固定的疆界,且處於動態交融過程。 換言之,今敏作品的核心議題或許不在於如何為「真實」與「虛擬」的「自我」作出定奪,而在於探討「自我」本身或許實為一種在真偽和虛實間流動的狀態。這引發了我們對「我」是什麼的深刻質問。 晉瑋淺出深入的導讀,提供了我們對今敏和《藍色恐懼》的另一層理解,引發了更多觀影後的思考。 在回饋問卷中,有朋友提到,希望未來的活動可以增加互動性,讓在場聽眾也能發表意見或回答問題,分享彼此的想法。 關於這點我們非常同意,也很遺憾這次未能滿足大家的期待。未來我們一定會竭力改善,實現更多現場的互動。 這正是我們舉辦【金牛講壇】的目標:透過講者的分享,與聽眾一起探討當今社會應所關注的議題。就像寂寞電影院播映《藍色恐懼》的初衷一樣,我們始終相信金門值得,也應該舉辦這種類型的活動。 忽悠旅社將持續推動此類活動,滿足金門社會需求,並視為我們的社會責任之一。 我們是忽悠旅社,「藉知識啟發旅行,從旅行經驗知識」是我們的信念,期待在下次【金牛講壇】與大家再會!
閱讀完整內容【活動紀要】金牛沙龍|閱讀討論會——迎城隍:歷史透鏡中的「四月十二」
2024年5月18日,我們舉辦了首次【金牛沙龍|閱讀討論會】,特別選在金門一年一度的民俗盛會——農曆四月十二日「迎城隍」的前夕。因此,這次沙龍的主題即是【迎城隍:歷史透鏡中的「四月十二」】 在這的沙龍中,我們閱讀了兩種史料關於「迎城隍」的報導:一是1930年代和40年代末金門的僑刊,二是1960年代的金門日報。 這些史料讓我們得以一窺當時迎城隍的情況,以及時人對於迎神賽會的看法。僑刊主要反映了早年金門知識分子和具海外生活經驗者的觀點;而金門日報則很大程度代表了後來軍管當局的觀點。當然,他們的敘事裡也間接折射出金門大多數信眾對這項擁有百年歷史的地方傳統的態度。 在這場【金牛沙龍】中,我們討論了以下問題: 這些史料中如何描述「四月十二」迎城隍? 不同年代的作者對迎城隍的態度如何?與今日社會有何不同?為什麼? 這些史料透露了當時的金門社會的什麼樣貌? 除了描繪過去的金門社會,討論的重點也連結到了現今。 我們探討了迎城隍在今日社會中的意義和變化。一場綿延數百年的地方傳統盛事,不僅僅是年復一年的重現,它也是貫穿歷史長河的絲線。透過閱讀和討論過去的史料,我們總能找到關於今天的線索,並為當下的現實提供解釋的可能。 🌟 我們將繼續敞開【金牛沙龍】的大門,讓我們再次透過閱讀與討論,來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我們是忽悠旅社,「藉知識啟發旅行,從旅行經驗知識」是我們的信念,期待與所有人在【金牛沙龍】再次相聚。 本場【金牛沙龍】由忽悠旅社 X 莿桐寫真館 X 百花|洋樓喫茶 聯合舉辦。 <!-- notionvc: 1369c936-0acf-44c9-8395-7b6f2f01c51e -->
閱讀完整內容【活動宣傳】金牛沙龍|閱讀討論會——迎城隍:歷史透鏡中的「四月十二」
農曆四月十二日,是金門城隍爺 #浯島城隍 的誕辰,也是城隍爺從金門城遷治後浦的紀念日。 每年的 #四月十二,城隍廟都會舉行盛大的 #迎城隍 遶境。對金門來說,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地方盛事,可說是足以媲美農曆新年。 想知道: 擁有幾百年歷史的「迎城隍」,在以前的金門是如何舉辦的呢? 單打雙不打砲擊的年代,處於戰地前線的金門社會,迎城隍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以前的人們又是如何看待迎城隍?和今日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來參加我們的金牛沙龍!無須先備知識,沒有任何壓力。 藉由閱讀討論,一起描繪金門以前的社會樣貌,並思考迎城隍對於金門的意義! 我們會帶大家閱讀: ✰ 1930年代的《浯江月刊》 ✰ 1940年代的《顯影》 ✰ 1960年代的《金門日報》 來看不同歷史時代透鏡下的金門報刊,如何評論「四月十二」迎城隍的大日子! 一起在【金牛沙龍|閱讀討論會】認識同樣喜歡金門文史的新朋友~~ 活動資訊: 地點:莿桐寫真館(歐陽鐘遠洋樓) 時間:5/18(六)14:30~16:30(14:00開放入場) 費用:特價150元/人,包含一份閱讀討論材料,及一份「百花|洋樓喫茶」的餐飲組合( 布丁+飲品 ) 說明:活動原價400元/人,因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經費補助,特價150元/人 本次活動由忽悠旅社 X 莿桐寫真館 X 百花|洋樓喫茶 聯合舉辦,結合三方的品牌專業:深度旅遊、空間營造和咖啡喫茶,打造舒適又知性的「金牛沙龍」 ♠︎ 莿桐寫真館:位於歐厝「歐陽鐘遠洋樓」的寫真館,金門的「萬鏡寫真館」正在路上! ♥︎ 百花|洋樓喫茶:位於古崗歷史建築「古岡學校」的咖啡喫茶店,在此享受日式喫茶飲品甜點:苦甜布丁、氣泡飲、鹹奶茶和虹吸咖啡! <!-- notionvc: bdf4ddbb-0138-4476-a127-09416862245d -->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