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age banner
首頁 行動者們 野蓮漂流工作室
:::

本計畫嘗試延續去年「城鄉漂流 野上野下採集行動」計畫的實作方法,延續並持續招募城鄉之間失根漂流的青年進鄉成為地方關係人口,以此進一步深化關於「野性」的在地產業化論述。「野」代表的是一種非正式的、規範之外的、逃逸的概念,同時也是社會當中創造力與生機活力的來源。透過引介進鄉青年體驗過去美濃常見的農村「摸螺覓蜆」活動,青年們以身為度,形塑出自身對於地方的認知,同時在此過程當中以「野性行動」串接起「野食」與「野性空間」的元素,如同午後雷雨一般連結在地的生態樣貌與圖譜,以此組裝出在地化的生態論述與青年視野。

水患二三事
2024/09/02

水患二三事

水患二三事

「沒想到,人生比我想像的還要更遙遠。」 ––溫仲良2024.07.25 04:17p.m. 這次颱風大水淹了兩波, 第一波是前天(7/25)早上大約六點, 學會辦公室的水淹蓋了腳踝, 我們把所有東西都被搬到了桌面上, 包括電器、辦公室剛買的電腦、放重要文件的防潮箱。 直到9點水慢慢退去 在這之後, 溫大哥煮了一鍋據說成本達上千元的牛肉湯, 但沒想到十一點左右水又開始淹進來, 牛肉湯因為太燙被留在瓦斯爐上面。 「為什麼學會不堆沙包?」 回到宿舍,他說:「淹10cm和淹30cm有差嗎?」 等到了下午四點水再次退去 他回到了辦公室 卻發現整個辦公室物換星移 可以看出來水的浮力讓桌子、櫃子、老菜餔 漂到各種奇怪位置跟角度 放在桌上的電腦、印表機已經泡過水 防潮箱、冰箱跟瓦斯躺在地上 我們的書庫一片狼籍 從溫大哥傳到群組的文字消息 隱約透露出一點生無可戀的意味 當員工們紛紛主動說 要回辦公室看看有什麼可以搶救的東西時 溫大哥抱回了一鍋牛肉湯 「我是覺得沒什麼差了啦」「我現在還不想面對現實」 只有那鍋牛肉湯不知道為什麼 從瓦斯爐跑到了流理臺,成功降落檯面,奇蹟似的倖免於難。 團隊重建工作 之 中元普渡 「水災那麼慘,感覺今年該普渡拜拜。」 颱風重創學會, 光是清洗環境、搶救文件、訂購電器, 就用了大半個月去回復可辦公的狀態。 因此今年普渡, 全體員工總動員, 打開Google 查拜拜流程, 採買供品金爐, 打電話請教在地長輩, 再自行寫了篇祭文, 一手一腳從零準備! 一大早把學會曬在門口的「泡水書」移開, 準備好金紙、素果、素三牲、酒水等供品, 供桌前擺設臉盆裝水、毛巾, 供好兄弟盥洗使用。 全體員工每人拿着三株香, 唸出祭文於家門三拜, 供奉那些看不見的地方關係人口, 願與好兄弟們平安相處。

閱讀完整內容
夏耘野籽發芽日記
2024/08/07

夏耘野籽發芽日記

夏耘野籽發芽日記

2024夏耘野籽活動紀錄 ✦✦✦夏耘的第一天✦✦✦ 魚跡戲水:地下伏流的泥水黏腳 我們來到美濃湖旁邊的#野蓮池。今天我們不是要來採野蓮,而是要把野蓮池裡面的魚通通抓出來! 為什麼裡面會有魚?野蓮池裡面的草魚、鰱魚、鯉魚、烏鰡等等是所謂的 #工作魚,各有不同的功能。有的會吃雜草、藻類,也會把福壽螺吃掉,讓野蓮能夠順利生長,是真正意義上的 #魚菜共生。 今年夏耘談的是農村裡面的 #野性,所以第一站就讓大家感受農業生產的生態系囉!至於要怎麼在野蓮池裡面暢行無阻,就請各位跟農民李煥生大哥請教請教吧!   ✦✦✦夏耘第二天✦✦✦ 山洪爆發的避難所:美濃溪溯溪走踏 #美濃溪是貫穿美濃平原的主要溪流,發源自美濃東北部靠近六龜、杉林一帶的山區,是美濃人跡罕至的區域。 雙溪一帶正是從平原通往山區的入口,也是溪流景觀由深潭急流變緩的流域。#嘉義大學邱郁文老師 ,將帶領學員們沿溪而上,觀察溪流沿線自然生態,以及河岸邊的人為擾動,思考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 最後,我們將挑選一塊平靜的水域,帶著大家一同趴入溪中,打破水面的分隔,進入河川生物的世界。 或許大家從水生世界回到陸地領域後,對於 #河川治理 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出現!   ✦✦✦夏耘第三天✦✦✦ 野上野下也生趣:午後雷陣雨 #午後雷陣雨 為夏天美濃的典型天氣型態,也是美濃的農業、水圳文化中,生態活力的泉源。 等高線地圖上起起伏伏,平原外圍的淺山,接納著百年來人們因著不同理由的進進出出。過往的你又是是因為什麼理由去到到山裡的呢? 在雨淅瀝淅瀝地落下之前,我們將登高眺望 #美濃平原 ,了解淺山區域曾經作為美濃往返周圍城鎮通道,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並透過#五感體驗與引導,開啟 #感官覺察 ,在林間 #自然遊戲 打開你塵封已久的 #玩耍潛力!因應生存所須,我們也將一同搭設天幕、炊煮餐食,設法在一場雷陣雨的時間裡安身立命!   ✦✦✦夏耘第四天✦✦✦ 有德能司火:創灶生伙二三事 #吉東國小 於2019年轉型為 #客家人文實驗小學,將客家文化融入 #食農教育,為了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參與實作,在校園建置了傳統大灶及窯爐的料理設備,透過傳統大封、鹹豬肉披薩等特色料理,實際感受客庄伙房如何透過一口灶凝聚所有人的情感。 今年度我們與吉東國小合作了一系列以美濃「#水」為主軸的食農教育沙龍講座,接下來預計將內容凝聚成學習手冊作為接下來學校課程教案發展的素材。營期接近尾聲,我們也帶著野籽們來到食農教育的第一現場,實際透過料理來感受傳統大灶的熱情!   ✦✦✦夏耘第五天✦✦✦ 野籽沒夢不應該:破土動身 ❃ 野籽掖下去啊 ❃ 走進農村方式有多種,野籽們置身農村生活,經歷了五天美濃生活的 #記憶濃縮。孩子在 #水圳玩耍 的記憶、把 #柑仔店 當百貨公司逛的記憶、田野中 #身體雜訊 的記憶,這些都市以外的衝擊,逐一呈現自然野性。 ❃ 環境共生與自然連結 ❃ 打開 #五感體驗,五天沉溺在自然動身行動,接受野性場域給予的能量,感受生態當下的模樣。透過 #野 經歷慢慢摸索自身與農村的距離,覓得與環境共生自在的連結方式。 ❃ 「美濃」不侷限 ❃ #午後雷陣雨,來自熱帶南國的招待。這次是個沒有雨備的營隊,工作人員隨時準備好應對千奇萬變的熱帶氣候。農村帶來的想像、衝突、改變其實會於生活中不斷重複出現,夏耘的理念不只限於「#美濃」,希望大家能把自然連結的體驗帶到各個角落。被農村感動的時間很長,永遠都能是起點,就讓種籽們好好發芽。

閱讀完整內容
埋一顆野籽入夢土
2024/06/28

埋一顆野籽入夢土

埋一顆野籽入夢土

2024年「夏耘」農村青年營 ——野籽,七月準備要開始了! 自開始舉辦迄今,夏耘營隊已邁入第16個年頭,自2008年底,《農村再生條例》在立法院通過一讀,雖舉著「活化農村」的旗幟,卻有著農地炒作的可能,為此有志之士成立「台灣農村陣線」,積極推動民間的關注及參與。於是,「夏耘」就在這樣的脈絡下誕生了。 多年下來,參與過夏耘的成員們散布全台,深入農業、地方創生、社區營造等相關領域,成為農村的一股活水;另外也有為數不少的成員在學界、媒體等各行各業奮鬥,為台灣的農業與農村發揮可觀的影響力。 / 今年的夏耘回到了美濃,以「野性」作為核心概念、午後雷雨作為意象,貫穿山野、平原、野蓮池及各種野性空間。在當中以「行動」串聯「食」與「空間」,開展一系列活動,透過實踐深化「野性」論述。 / 美濃熱帶季風的氣候中,午後雷陣雨是最鮮明的特徵,在每次的大雨後,昆蟲、青蛙、螺紛紛出來活動,午後雷雨不只是南台灣珍貴的水資源,更為炎熱乾旱的大地灌注豐沛的生命力,許多野性行動因此成為可能。 去年的夏耘,我們屢屢碰見因午後雷雨,被迫變更行程的狀況,於是今年我們反思了與午後雷雨的關係,決定將午後雷雨作為主題,帶領學員們看見午後雷雨與大地的關係,並進一步帶入「野性」的概念與實踐: 「野性」的概念來自於我們在美濃多年的觀察。 我們發現「野性」的力量,為農村帶來更強的韌性、更寬闊的可能性,如美濃的野蓮與白玉蘿蔔,在美濃面臨農村危機時,撐起了菸業沒落的產業空洞,帶來轉機。在野性的實踐裡,我們回顧過往農閒生活的樣態,與環境進行互動,如同循著祖先長輩們潛入水中的路徑,重新建立起我們對土地、萬物的認識。過去的經濟模式中,農閒的採集游獵與玩樂,往往屬於非正規的經濟而不被重視,但野性價值就在於翻轉地方上對於採集、野菜、閒置空間等等邊陲、非主流的認知,正視原先被認為充滿「野」性而不起眼的事物,這是就是「野性的認識論」,透過這樣的認識論,重新認識地方、與地方建立起緊密關係,如同我們重回長輩們認識野蓮、採集野蓮的路徑,重新踏入山林、潛入河圳,從野性的活動裡,發覺無限的生機與可能性。作為客家鄉村的一部分,我們也期待「野」成為客家文化論述的新出路,期許今年來到美濃的青年們,透過這次營隊的經歷,能夠對農村更深刻的認識與洞察力,另外也能循著長輩的路,透過野性行動發掘自身,乃至於當代農村以及客家文化無限的可能性,為台灣農村注入新生代的力量。

閱讀完整內容
共居共實,南國小鎮的生活實驗
2023/12/05

共居共實,南國小鎮的生活實驗

共居共實,南國小鎮的生活實驗

美濃物產豐饒,行動期間自然少不了美食。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的溫仲良大哥,三不五時去菜市場親自挑菜,總能帶來新鮮的時令青蔬,共感歲時變化;客家料理專家邱國源老師見到一群年輕人,直說要秀一手功夫菜絕活,於是我們在豐盛的客家菜之中,嘗到歷史與文化的滋味;美濃在地獵人林國福大哥,帶領大伙上山夜觀、採集,轉身又變出一鍋野味,這種身體力行的風味,會永久銘記在味覺記憶裡吧。   夏日的生活,編織在共居、共食、共事的節奏中,原先素昧平生的年輕人們在此相遇、相聚,譜出了今夏獨有的樣貌。或許某天不禁意的漫談,可以深遠地影響一個人的生命,只是這種生命互相牽絆的價值,需要更多時間來體會。   完整圖文詳見:這個夏天,我們在南國小鎮的共居實驗

閱讀完整內容
城鄉漂流,野上野下
2023/10/24

城鄉漂流,野上野下

城鄉漂流,野上野下

里山倡議近幾年來是很重要的農業新典範,相信大家應該多少有聽過這個詞。這個倡議的核心,講的是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這種互動在淺山地區尤其多,也提醒現代人一件事:人其實是需要依存於自然而生活的。 當代的美濃,看似有著高度人工化的田園開墾。因為傳統上客家人覺得「耕田出息一等人」,所以大家無不致力於田坵的開發,但其實還是很多人會在農閒時跑到山裡水邊採集, 往往這些人就被視為不務正業。 美濃傳統上是種菸的地方,農民直接跟國家打交道,收入非常穩定,所以美濃人才很愛種田。可是台灣加入WTO、開放洋菸進口之後,本土菸葉產業就式微了,美濃原本的產業經濟就受到很嚴重的衝擊。這段期間白玉蘿蔔跟野蓮趁勢崛起,它們都是從不受重視的角落翻身,其中野蓮作為一種野菜,在今日的美濃大行其道,年產值達到4.5億。所以我們會開始反思傳統的客家文化中,不務正業的採集文化,其實才是這個地方脈絡中很重要的成分,也有可能是當代農業的出路。 回過頭來說,長輩常說小時候在農村遊玩的經驗,在我們這些2000年前後出生的人,大部分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但是當代在談農業論述的時候,又非常需要這樣的野生觀點。所以我們透過這次的野上野下採集行動,帶大家上山下水,跟著在地的達人一起採集,讓學員們透過身體實踐,產生自己的農村生態論述,也為當代農村發展找到一個漂流出口。

閱讀完整內容
美濃溪水域踏查
2023/10/09

美濃溪水域踏查

美濃溪水域踏查

夏日的旅程中有一段路,往美濃溪的源頭走,這裡曾經要築一座大壩,自此大壩以上將不再有流水聲,生態樣貌也將因此改變——所幸這一切都沒有發生,而蝴蝶依舊飛舞。   往溪流深處的路上,看見溪流的生態、施加上的工程,一切屬於和不屬於溪的。   溪上種種,透露著人與自然的互動與衝突;邱郁文老師手舞足蹈的講解,帶著我們認識河川生態的深邃美麗以及溪流整治背後的憂傷。   PC:Yorong Lee

閱讀完整內容
出訪阿美野蓮
2023/08/31

出訪阿美野蓮

出訪阿美野蓮

#進鄉青年實作分享! 繼上次觀察環境與採收過程,今天我們到阿美野蓮,探訪野蓮從田中運到清洗區的過程,池中優雅地左右舞動野蓮清洗的大家,多是十多年前婚姻來臺的女性,他們帶著越南斗笠(Nón lá)成為現場鮮明的標記。   大哥開著貨車,將田裡新鮮收割的野蓮載到清洗區,他們熟練的捆捆帶下車斗,先剪掉野蓮根系,再放入水池中清洗,池中舞動野蓮,再俐落拉起、左右搖擺甩去多餘水份,最後帶到秤重區,進入包裝。   在清洗場域中,或許與夥伴的穿著和現場的步調有所衝突,在這裡我們有了「臺北人」的代號,而訪談過程中,也從中體會到我們之間的距離。   我們看著野蓮在水中漂流,想著有阻力的狀況下如何俐落帶動它們清潔,這中間有多少我們無法感受的具象形容他們跨越國界,來到美濃的「慣習」。   他們說:「臺灣人都不喜歡泡在水裡,所以我們來做這份工作」、「 清洗野蓮的痠痛、拉傷,我們都習慣了」   野蓮牽絆著誰與誰?   我們雲編將阿美野蓮帶回來的野蓮清洗、再梳理它們,細心編職成束束「蓮結」,希望參加野菜節的大家,也能一起思考在產業背後付出的關係與結構,與我們的連結。

閱讀完整內容
2023夏天,準備好來美濃 野人三項 了嗎?
2023/08/23

2023夏天,準備好來美濃 野人三項 了嗎?

2023夏天,準備好來美濃 野人三項 了嗎?

野人第一項:ㄌㄟˋ人帶路上山去~夏日午後滂沱大雨的月光山山脈,有雲霧繚繞,隨著日頭漸漸落山,山林也似乎逐漸沉睡起來。 但是,對我們在地的「ㄌㄟˋ」人來說,好戲才逐漸要登場呢!戴上頭燈,身穿雨鞋,背包裡揹著幾樣傢伙,就這樣準備上山啦。 樹冠上對著頭燈光線發光的飛鼠,蟄伏在溪澗的澤蛙,形影不離的辣人狗(lad nginˇ gieuˋ,咬人狗)與假芋仔(gaˋ vu eˋ,姑婆芋),靜靜地觀察著人的動靜;膽小的山羌受到驚動,翹起白白的尾巴拔腿就跑,吶喊著! 水鏡野生 等待你來用足跡寫下屬於自己的山林故事 獵人 ㄌㄟˋ 人,傻傻分不清楚 PC:Yorong Lee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