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角獨立溪大溪川─溪流小學堂
東北角的漁村,除了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外,山裡面也有許多的秘密,有美麗的山徑與河流,還有充滿故事的聚落與人們。
大溪川是吳沙入蘭開墾時所見的第一條尺度可稱之為大的溪流(當然後來見到蘭陽溪那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就可知道它其實是一條水量穩定、並且與在地人生活甚至產業緊密相依的一條溪流。當時尚未移居到頭城之時,就曾因這裡的山勢連綿,水量豐穩的氣勢,以及曾經的有一所已經消失的內大溪國小存在在內山間的歷史,來到這裡健行溯溪上課,當時深深地驚嘆,距離都市圈交通距離不遠的地方,只要再向內探索,竟然還有這樣乾淨美麗的溪流,並且保有較原始的風貌,尚未被水泥開光。
當時除了留下想再來冒險探索弄清這裡許多的山徑水路,也對這一條被山系圍繞獨流入海、面向龜山島的畫面印象深刻。
再後來就是移居的故事了,因為豐富的山海資源吸引團隊成員決定將生活移至頭城,大溪川就變成我們驅車15分鐘就能抵達的家溪,是夏日的涼爽、是寧靜村落的平靜,是朋友們來拜訪特別想介紹給他們享受愛護的地方。大溪川除了下游出海口的大溪里聚落,也因洄游河海的魚蝦們孕育了龜山島海域的豐盛,甚至中上游以前曾經是山裡的人居住的村落,一個從山到海的生活交流與交換的路網。
今年度的小學堂將我們最喜愛的溪,一起分享給海村的孩子們,現代社會家長除了本身忙碌之外,也擔心孩子們親近自然的危險,所以這樣一條原本也是聚落裡長輩們回憶可以跳潭、擁有許多生物寶庫的溪流,慢慢地就因為不熟悉、不理解,就更難去親近,甚至當溪流因為一些不當的工程影響到生態、地景地貌時,很多時候也慢慢地會變得不在乎。透過溪流小學堂,喜愛自然也深知自然風險的我們,帶著東北角的孩子們,認識它、觀察它的水文、石頭,然後你會發現順應著水帶來的力量,與注意自身與環境互動的關係,保持放鬆又覺知的態度,溪流可以是我們的朋友。在世界的氣候變遷下,或許有一天宜蘭也不會如同過去一樣水源豐沛,也有大雨時有的洪氾,住在這樣對敏感環境的我們,或許可以重新學習祖先與自然共存的智慧並親近,去思考漁村的我們可以如何兼顧生活與生產,一起在這裡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