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海邊小學堂─大溪國小與蜜月灣
<meta charset="utf-8" />
因為學習常常在室內空間太多,書本上的知識如果沒有搭配生活的經驗自己去體驗或引導,孩子也常常很難激起學習動機,並發自內心會想要加入。
所以如果可以,盡可能以更開放並且真實的環境做為老師,鼓勵引導孩子盡情地去探索,就像打遊戲一樣嘗試方法、尋找資源去體驗這個很大的世界。
但更開放跟真實的環境,常常就會面臨大自然許多挑戰,尤其是東北角面山望海變化常常來得很快,老天爺皺一個眉,原本要帶孩子們進入古道的我們,
只能把原先要在山上實地體驗的野外技能,更改到半戶外的空間。
還好,五漁村的孩子們是幸福地,校園就坐落在海灘邊,看著龜山島面拂著的是來自太平洋的風,即使野孩子們不能上山,仍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發生!
同時也考驗著團隊應變的能力,如何將大自然做為學校的概念,在無法親臨現場的時候,還是能讓自然元素上場發揮。
上午,把來自五漁村三所學校以及這次報名參與來自其他縣市的學生聚集在大溪國小的操場,以校園開啟我們今天的求生RPG體驗,GG先發布團隊今天的任務是各組要建造一個野外的避難空間,並且需要考慮的環境因素跟挑戰,教導孩子如何利用基本工具與現場的自然素材快速搭建避難帳。他強調了避難帳的穩定性與防風性的重要,並分享了設置時如何選擇地點以及避免風險的實用知識。在實作過程中,雖然有非本來認識的同學,孩子們兩兩一組,相互合作,從最初的不熟練到逐漸掌握技巧,並且當有餘力時也開始能用欣賞或有趣的眼光,一起看看每個人第一次自己跟夥伴搭的帳!
下午,孩子們步行前往蜜月灣海灘,在海風陣陣,且觀察海邊許多海漂垃圾或素材後,開始生火教學課程。GG向大家示範了如何使用火柴與打火石,並介紹了選擇乾燥木材和製作引火材的方法。在冒險體驗的過程,雖然會有某種未知,但安全及風險總是必須被放在第一位去警覺與考量。孩子們親自體驗從無到有生火的過程,看著火焰逐漸燃起,臉上洋溢著興奮與驕傲,用著各組經過各種方法升起的火溫,每個人幸福地烤著手中的棉花糖,以及各種(感覺)可以烤看看的實驗。
這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學習緊急情況下的實用技能,還鍛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思維。在搭建避難帳與生火的過程中,他們不僅嘗試以每個人不同的個性跟方法合作,也面對到從想像到務實的情況下,如何將學習到的表面知識透過挫折或失敗不斷實驗後去習得新的經驗跟觀點。
夥伴們也透過實際帶孩子正確地認識自然的元素(火、求生風險、海灘上許多生物與非生物的撿拾倫理等等、人是自然的客人跟朋友等),能讓更多孩子建立與自然共存的觀念,並且更有能力去遊戲、去感受,從自己生長的環境感覺到力量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