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3
粿仔街 -傳統產業的轉變
今年我們把活動街區擴大到全大橋頭後,便開始從較知名的街區開始探訪,在延平北路二段(延三夜市尾段)有兩個早期社區再造設立的粿仔街形象牆,但現在我們在那附近街區晃來晃去都沒看到有什麼和粿仔(米食加工)相關的店面,除了國順里里長設立的【米食文化館】和裝潢看起來非常新穎和具有設計風格的【林貞粿行】。
一樣是仰賴非常熱情且比我們早進入社區的民權里學務主任-何亞竹老師,介紹我們認識粿仔街這兩間具有標性的團隊。
我們先拜訪與訪問田調了國順里-陳穎慧里和先生,更清楚瞭解在何種歷史背景下形聚了粿仔街,以及街區曾有過的產業榮光,里長則是非常早就開始為街區留下許多紀錄和爭取為街區爭取活動資源,也才會有目前大橋頭地區最大的活動【台北米食文化節】持續舉辦,為街區曾有的產業榮光努力著。
接著我們和拜訪已經開始展開轉型的林貞粿行第三代-林凡凱和實際拜訪了位於新莊工業區的合法食品工廠。林貞粿行為了克服民國八十幾年時,都市規劃變更地目後,整個粿仔街都無法以前店後場的方式在粿仔街營業後的困境。目前我們在粿仔街只問到了3間轉至工業區合法設廠或持續製造販售米加工品的店家。
這裡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大橋頭或台北市在快速都市化後,為了應運都市和人口發展下,為了整體更好發展而改變的歷程或稱脈絡。我們無法,也沒有擁有足以評斷的專業。但看了林貞粿行的轉型後不禁思考,傳統產業願意以及能夠放下與轉身的智慧或是勇敢者著實不多。
其他行動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