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年度特展【唐人的美食番】
師大白鹿洞董事長永華的媽媽——是印尼山口洋的客家華僑,都來到台灣幾十年了,依然會在陽台、社區綠地、附近公園種植家鄉的班蘭、荷蘭薯葉,跟家鄉繼續維持著羈絆。永華從小覺得媽媽做的客家菜,跟外面的好像有點不同。除了鹹(han)粄跟台灣的粿啊有差,那種從荷蘭人移植學來的的千層糕(Kue lapis),也跟南洋的娘惹糕有別,更接近蛋糕般做工繁複。十年前師大的師圈爭議,讓夜市曾經的異國美食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現在夜市出餐的勞動人員,都換成了帶有東南亞口音的外籍生,我們都說那是一種「裡師大」的風景。跟阿秋的山口洋客裔的社群一樣,不見容於公眾的視野。今年我們想舉辦一場山口洋的食物分享會,也策劃一檔專談「食物」的,將漫畫、電影與書集結的實體策展,除了以「食物」作為記憶之鑰,讓大家輕鬆地回溯生活,也向大家介紹 #山口洋 這個地方。
------------------------------------------------------------------------------
狄德羅曾對人的感官有這樣的描述:視覺最不可靠,聽覺最為霸道,嗅覺是最淫蕩的,味覺則是最迷戀,最變化無常的,而觸覺是最哲學,卻也最基本的⋯⋯。
吃東西其實動用了我們身體全部的官能,食物跳進熱油鍋中的連續爆響,烘焙麵包剛出爐飄出的勾人香味,鮮豔的食材在火焰裡轉圈,雪白的甜或紅裡的綠,都調度著我們的感知,而我們將食物送進嘴巴體驗他的口感,和如同人生一般的酸甜苦辣。我們每日進食三餐(起跳),吃東西除了是生命的特權,更牽繫著身體感和記憶。白鹿洞本年度策劃了「唐人的美食番」,以食物為題的特展,除了想帶大家一起品嚐董事長永華的媽媽——阿秋,家鄉印尼山口洋的特色料理,舉辦一場食物分享會,也懷念一下師大商圈曾經有過的消失的異國美食街,並藉機邀請大家來看電影、漫畫,討論那些擁有各種名場面的,精彩的食物向作品。
是吧!那些陪伴我們一起長大的眾多的名場面:像小當家的手臂徽章和他煮的食物會發光,烘焙王擁有太陽之手,將太的壽司每一口都是大海的滋味,會讓人在空中飛翔。海賊王吃下惡魔果實展開冒險旅程,獵人試驗有躍身陡峭峽谷去偷葡萄蛛蛋的關卡,黃金神威裡頭的海瀨湯吃下去會令人意亂情迷,食戟之靈更將美食的魅惑力連結到色色的場面。吞下新的食材喜悅是無與倫比的,還有各種以想像力幻生的異世界料理,比如迷宮飯的魔物料理或是空挺裡頭的龍肉,都誘發著我們的感官跟腦洞,食物讓我們獲取力量,也帶給我們考驗與勇氣。
看漫畫總是能學到很多知識,拉麵王儘管是舊作,但許多設定拿到現在卻一點也不過時。除了對頂尖味道的追求執著,裡頭有一個關於記憶與味道的悖論,為什麼小時候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中華拉麵,長大以後卻覺得他怎麼變的索然無味?阿秋對此也有一樣的感觸,她覺得怎麼小時候是天上人間的美食,魂牽夢縈的客家醃麵,後來衣錦還鄉回到印尼吃了一碗,卻沒這麼好吃了,感受到的快樂跟鮮活總是比記憶中暗了一階,那樣的好吃是一種在微時的享樂時光,一個被特定時空封存的體感,我們從苦窮的日子變得富裕,嘴巴被慣壞,記憶跟身體有時候也帶著感知的時差。
而進到複雜的現代社會,大家除了需要被五花八門的食物刺激,也喜歡觀賞人們被食物療癒的食相,吃到好吃的因而感到幸福的神情。又或者,吃東西是一種面向生活的,對自己的內省。小森食光的主角回到家鄉,與自己的回憶跟節令共處,昨日的美食則是跟伴侶一起煮食,從餐桌時光獲得力量得以面向社會價值判斷的實牆。牛媽的銀之匙叫我們要認真對待我們將吃下去的東西,北海道的畜產高校內,不管是窯烤披薩或是自製的培根都讓人流口水⋯⋯慎重的面對食材,總是美味的不二法門。像是邪惡根本不存的水往低處流,取用水源地的乾淨泉水做出的烏龍麵,那是資本主義難以換取、或複製出來的味道。
但記憶與味道的相互纏繞,仍然是許多故事中的重要節點,海街日記電影最為關鍵的middle point,就是廣瀨鈴飾演的四妹,偷偷藏著一個不敢跟姊姊們說出口的與父親的回憶,在姊姊們都氣餒於想不起與父親一同吃東西的時光,她卻有著跟父親一起吃沙丁魚三明治的珍貴記憶,記憶被味道私藏在此包成了魔幻時刻。齊邦媛在巨流河中寫到,有許多東北孤軍的後裔後來在她家吃到家鄉的火鍋因而涕流滿面,鬼太郎的作者水木茂,二戰時在南洋叢林被一根香蕉拯救,後來終其一生都在找各類品種的香蕉,尋覓那種記憶中的味道。從人們相信「饑神」,被餓死的人靈魂會附在活人身上使其頭暈、四肢無力,走過那種戰爭離散的日子,食物總是與生命重要的時刻燃破,黏附在一起,內化成心靈記憶或變作鄉愁。
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吃法,也都有著不同的文化脈絡。昆丁塔羅提諾就很愛讓他的角色邊吃東西邊說話,從黑色追緝令的五塊錢奶昔,到惡棍特工的蘋果千層酥,都讓故事像咬著一個被提著的韁繩,讓觀眾跟著懸在半空。也有網路大神整理出布萊德彼特在電影中的吃東西橋段,不管是徒手、咬著漢堡、瀟灑優雅地派用刀叉,或一臉天真地銜著湯匙吃花生醬,男神吃東西的瞬間都讓角色有某種生活的實感,有血有肉就像人類一樣會肚子餓。再說到影史上那些喝牛奶的壞人,從經典的發條橘子到險路勿近裡的變態殺手,惡棍特工的蓋世太保到黑袍糾察隊的祖國人。吃什麼與喝什麼是一種語境,從過去「吃」是前現代的巫術,到了當代更變做一類約定俗成的文化認同,是各種異變與疊加的喻體。
幾年前,趙德胤的再見瓦城裡頭的泡麵,還曾經引起影評人撰文抨擊,一點都不符合真實世界裡頭的情理或用餐邏輯,真是矯情造作。然而實情或許是,熱帶地區會先行將泡好的麵掛晾在那,等著有人需要的時候即可食用,外出的人總是互相照顧,吃飯總是一起,不會有人「吃獨食」,這是文化差異所引起的誤解、迷航。許多電影也在呈現這類文化的衝突與差異,像美食不設限、五星主廚快餐車,從「食物」出發而去認識一個陌生的地方,不曾接觸過的異文化,可能是個好方法。白鹿洞今年將舉辦幾場印尼山口洋的料理分享會,想跟大家介紹「裡師大」——師大地區有著一個不曾被大家注意到的山口洋的客家社群。那是由師大白鹿洞董事長永華的媽媽,有著客家唐人血統的阿秋所操刀的料理盛宴,也是永華從小吃到大的家常菜,想邀請大家來吃美食、看漫畫、聊電影。藉由「吃」更理解我們所身處的這個世界。
大家今天都吃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