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海的東北角,因山脈阻隔土地的連續,聚落小而分散。沿岸聚落雖有濱海公路通過各村庄,但隨漁業衰退與人口外移,過往的「依海共同體」也式微,漁村在「陸地化」後更像「孤島」,各自面對著共同的煩惱-人口老化,不但學校有滅校危機,深受遊客喜愛的聚落文化也找不到願意傳承者。
「海角接力」將透過「踅庄:媽祖與我們的工作假期」、「海味漂流:馬崗X龜山里」兩項活動,深化社區內力、啟動世代傳承,並向鄰居伸出觸角,重探東北角聚落因「海」所發展出「海的文化路徑」-共享的漁場知識、祭儀合作、通婚等。透過符合地方歷史脈絡與特色的擾動來發展世代傳承、區域交流,讓東北角漁村轉型的過程中能更具在地韌性與永續性。
當代MoCA《Signal Z》展覽回顧|石在Podcast節目:海角接力🐚
༄༄༄後韻༄༄༄ 當代展期間,石在工作隊受當代MoCA之邀,製作一集Podcast節目:【Signal Z特集】海角接力_參與式創作的聲景製造。還記得初步洽談時,我們試著想像「怎麼用聲音來認識漁村(不光是語言)?透過聲音嗅聞海的氣息,甚至更近一步理解到馬崗、龜山島兩地離散敘事。」 這集節目簡直同捆包,應有盡有一次滿足。 近30分鐘的節目,我們提及參展作品《浪的遷徙者,與他們的紀念物》構想規劃,以聲音跟著展間的記憶流浪車在漁村巷弄間移動,這時會聽到2021年我們製作的「馬崗漫遊App」片段,由風、路兩個角色來認識馬崗:人與海共生共存的景象、居民面對外部勢力的推拉力。 接著來到龜山島(里),透過一段音檔、一個物件談及龜山島遷村的過往,1970年代大規模遷村的情景以及後續造成的影響。 馬崗與龜山里有許多共同性(我們也以一個展覽的規模試著談論這件事情),透過具象徵意義的石頭來作連線,石頭作為寄託情感和地方認同的物件,石頭有很多話想說,石頭很有聲音!點來聽聽就知道囉! ▂▂▂▂▂▂▂▂▂▂▂▂▂▂▂▂▂▂▂▂ 【製作團隊】 節目策劃:林奎妙、何睦芸、陳衍良、王崇翰 聲音設計與後製:王崇翰 馬崗漫遊App文本構作:林奎妙、何睦芸 馬崗漫遊App聲音設計:林格維 馬崗漫遊App聲音演員:林璟如(風)、黃懷德(路) 龜山里居民口述:黃建圖 協力團隊:海波浪 【參考資料】 《龜派》(龜山島社區)、《自由時代週刊》第279期 (鄭南榕基金會)
閱讀完整內容當代MoCA《Signal Z》展覽回顧|側記:物件的後台人生 🛶
【石頭伯的船與海】 石在參與MoCA聯展《浪的遷徙者,與他們的紀念物》現場的展示物件,多數都是居民的生活物件。這些物件充分開放觀眾以觸覺、嗅覺、聽覺去認識它們的溫度。 - 唯有幾件貼上「請勿觸碰」小手標示的展品,它們是馬崗石頭伯慷慨借給團隊的創作與收藏,不得不與大家保持點安全距離。其中,包括石頭伯二十多年前心血來潮製作的無動力舢舨模型、所畫的馬崗一隅,以及由數顆台灣造型的石頭排列而成的擺飾。 - 我們曾在不同的漁村文物館、文物收藏者的家中看過類似自製的船具模型,材質廣泛,從木頭、水泥、壓克力皆有人使用,石頭伯的船則是使用保麗龍與水泥塗料製作而成。這些費力復刻的心思,彷彿寄託著收藏者或製作者對海的記憶與情感。當天小編與石頭伯聊著模型的故事,從澳底前來馬崗裝修冷氣的吳先生也停下腳步分享:東北角的傳統木船外型多是「雙翹」,大浪一打,船身才能像遊樂場的海盜船那般順著浪的性子起伏折衝、不至於翻船。 - 模型也細細地保留了漁人駕駛著無動力舢舨、向海討得一家溫飽所需講究的工具,歡迎至當代館好好端倪石頭伯的手藝與巧思。「為藝不欲人知」、認為創作無價的石頭伯比起大肆彰顯自己,更喜歡在聚落裡不起眼的小角落「留言」、為大家指引大海的方向。下次到馬崗,也可仔細尋找這些指引,每個都指向他心中最能傳達漁村之美的路徑。 【展覽】Signal Z 時間:2023/07/29~2023/10/22 詳細資訊:https://reurl.cc/qLlD3y
閱讀完整內容當代MoCA《Signal Z》展覽回顧|石在參展《浪的遷徙者,與他們的紀念物》 🌊
石在工作隊前些時候參與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Signal Z》聯展, 這次展覽計畫延續自2021年C-LAB《浪來了旅遊接待會所》一展中的記憶流浪車,以「記憶流浪」隱喻「消逝與變遷中的地方」。推車行經台二線濱海公路,將「1970年代遷村的龜山島(里)」及「當下正面對漁村土地爭議危機的馬崗」兩地的離散遷徙記憶串起。 石在工作隊的創作方法向來強調社群經營導向的參與,因此刻意呈現出地方生活感的素樸氣息。展區大量夾雜居民提供的生活物件、隻字片語,這些看似個人化的日常經驗、不同世代的漁村切片,都是為了指向漁村所發生的 集體搬遷事件。 我們的藝術行動策略,試圖與《Signal Z》策展概念──社會學家包曼(Zygmunt Bauman) 「液態現代性」──對話。在講求快速、彈性、自由的當代,個體從僵固的共同體中解放,社會地位不斷流動、多重身份快速切換、親密關係脆弱易感,暴露出個體疲乏無力且孤獨的狀態。而在此社會情境下,我們碎片化的生活難以找到施力的靶心、越來越不易尋找集體的共同感。 石在工作隊透過一次次的軟性行動以試探情感凝聚的可能。以長時間的計畫型創作來參與當下持續進展的社會事件現場,我們直面與居民討論搬遷事件的想法、對家鄉的情感記憶,但不全然等同於訪談、檔案化呈現;也用儀式型預演創造事件,增添群體的情感歸屬,藉由藝術手法將想像詮釋權交還給參與者及觀眾。 我們希望邀請觀眾走進由日常物件構築出的環形空間,從外部走進圈內試圖理解,正如同行動者走進田野現場了解更多的細節再做出思辯判斷。石在工作隊的行動框架裡有兩個社會空間,一是真實的現場,一是軟性情感召喚地,如果說藝術行動呈現如何對應現實、與現實並進,我們做的是在這個介於現實與虛構之間的思辯場域,進行某種社群關注力的實踐,回應事件現場。而人的肉身在場,是否某種程度抵抗著流體狀態裡逝去的精神狀態,為了公共性而努力。 ░░░░░░░░░░░░░░░░░░░░░░░░░░░░░░ 【展覽】Signal Z 時間:2023/07/29~2023/10/22 詳細資訊:https://reurl.cc/qLlD3y 謝謝支持石在前進的 C-LAB CREATORS,在2021年《浪來了旅遊接待會所》就給予我們肯定的策展人莊偉慈,當然還有一起參與展覽的兩地居民、一起完成展覽的各領域藝文工作者們。 ▪︎計畫主持:石在工作隊(林奎妙、何睦芸、陳衍良) ▪︎史料彙編:林奎妙 ▪︎空間設計:何睦芸 ▪︎影像設計 :陳衍良 ▪︎CRT錄像攝影/剪輯:莊于德 ▪︎行動錄像攝影:阮翔雯 ▪︎行動演出:張吉米、游伯軒、葉貴嫺、吳尚恩、吳心慈、陳罔市、江芠萍、邱宇辰、邱立崴、吳鴻銘、吳雨恩、吳承恩、李翌、吳慈峰、吳濬郢、吳采頤 ▪︎聲音設計:王崇翰 ▪︎聲音技術:羅大有 ▪︎口述(馬崗居民):江芠萍、吳慈峰 ; 游伯軒、葉貴嫺 ; 陳罔市 ; 張秀美、陳運紅、陳凱琳 ▪︎口述(龜山里居民):黃建圖、黃士洋、簡英俊 ▪︎物件/照片提供:江芠萍、邱俊鋼、吳鴻銘、游伯軒、葉貴嫺、陳罔市、鄭俊卿、吳家榮、吳尚恩、陳凱琳、石頭伯;黃建圖、黃士洋、黃隆洲 ▪︎特別感謝:阿萬柑仔店、海波浪、曙。旅文化工作室、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鄭南榕基金會、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陳林好、吳函恩、林宜璇、林俞君、王安民、鄭勝文、簡熒芸
閱讀完整內容CREATORS X 2023臺灣文博會 | 【講座】祭儀接力-關於信仰傳承的各種可能 🙌
文博會最後一天10/1 (日) ,石在工作隊策劃一場搭配《媽祖的工作假期》展覽主題的講座,邀請到民俗專家-溫宗翰老師擔任講師。當天40多名聽眾,有老師的粉絲、受文博會活動吸引而來的觀眾、對講題感興趣的藝文/民俗愛好者,老師的講座內容回應了今年馬崗迎媽祖祭儀中,石在工作隊嘗試用「年輕人」的方式來記錄漁村廟會祭儀。 兩小時的精彩分享,我們一窺台灣各地大小型慶典中,世代間的溝通落差,談及了年輕人投入廟會活動遭遇的困境──廟會青年為何不被看見──宮廟體制讓年輕人難以接力,無法取代新的管理階層。尤其在主流社會價值觀裡,宮廟群體的邊緣化,使得宮廟青年形象更加邊緣。 在這情境之下,青年如何改變僵固的結構,積極投入地方慶典如何集結成力量?老師從具體的地方廟會慶典案例分享,看到不同專長的藝文青年,用各種方法共同投入民間信仰,為傳統文化傳承再造──宮廟可以是形塑記憶與生命經驗的地方。 📣活動頁面 ▲▲講座 Talks▲▲ 講題 | 祭儀接力──關於信仰傳承的各種可能 時間 | 10/1 (Sun) 14:00–16:00 地點 | CREATORS空間 102共享吧 講師 | 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關注臺灣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 講座介紹 | 刻板印象中的廟口與信仰活動,大多是老年人涉足的場域,即使有青年參與廟會,也經常被媒體與毒舌網民汙名化為「8+9」,盲目地渲染滋事、擾民、製造社會弊端等負面形象。另方面,民俗作為穿越傳統與現代的載體,經常被誤以為是文化的「過去式」,進而使廟會或民俗相關工作,被視為一種「落伍」、「邊緣」、「不入流」的次文化。 事實上,民間信仰本就是日常生活的一環,不僅與時俱進,也經常有致力地方文化復振或民俗文化研究的年輕世代加入。如何利用新的方法來傳遞傳統信仰的內涵、拉近人與傳統的關係?繪本、音樂、出版、文創,歡迎前來認識不同社群的嘗試,相互交流、培力。
閱讀完整內容CREATORS X 2023臺灣文博會 | 【展覽】媽祖的工作假期 🧳
九月下旬,我們將五月迎媽祖的共筆圖文帶到「臺灣文博會」的現場。我們透過圖文與影像,除了想傳達小漁村繞境的風味,更想呈現許多朋友一起參與「共筆協力」的工作方法。好像,「紀錄」的本身也反映著儀式的特殊性-一個人的肉體所能看的、感受的總是有限,但一群人因著「神」的到來,願意信任彼此、協力共同促成一件大事,這樣的魔幻體驗反映在祭儀當下,也會呈現在祭儀的紀錄中。 ▲▲ CREATORS文化再生展覽 ▲▲ 時間 | 9/22 (Fri.) – 10/1 (Sun.) 10:00–20:00 地點 | CREATORS廣場 參與者 | 石在工作隊+沒有靈魂的餐車 【展覽介紹】 談及「迎媽祖」,你的關鍵字是粉紅超跑、人擠人、怪力亂神還是全民天后?貢寮沿海的漁村多數小而分散,海角迎媽祖是透過「接棒傳遞」的方式,每一庄輪番邀請關渡媽祖到各自的「踅庄」、再交棒給下一庄,待貢寮海岸線充滿媽祖婆的神力與庇蔭後,再將祂送回關渡宮。 今年三月,石在工作隊以工作假期的概念,揪團參與貢寮馬崗漁村的海角接力盛事。透過#線上會議、#現地苦力、#雲端共筆等過程,與在地人、返鄉者一起完成三年一度的迎媽祖盛會,也替人口外移嚴重的小漁村留下許多祭儀紀錄。紀錄的再現,除了能帶領大眾透過儀式認識漁業聚落的內力,也成為未來年輕世代傳承祭儀的紀實基礎。
閱讀完整內容友好連線【石在出團去桃園大園—海口里的再會之約🖐️ 】
7/31(一) 石在工作隊參與桃園在地團隊「空城現場」舉辦的地方放映活動🎥。 空城現場的發文、刊物、社群談話、地方走讀......勾勒出許多怪手拆除下被消失的地方文史,他們利用歷史調查、地理調研、人物訪談、影像拍攝等方法,持續關注並紀錄「#桃園大園航空城」的地方紋理以及搬遷戶的小寫歷史。 7/31(一)我們帶著馬崗涼拌海菜、零食前往大園,來到一戶即將搬遷的阿姨家,參與空城規劃的「紀錄片現地放映會」。 出發前,已聽說不少關於80歲阿姨(完全不像阿嬤)和房子的事情:帶神明回花蓮進香、和阿姨的互動、阿姨的手工藝品...。紀錄片內容是空城以阿姨為主角所拍攝的階段性影像,放映前一天阿姨已和朋友們進行離別前的看片聚會,我們跟上阿姨的腳程,一群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關注者擠進了這戶將被拆除的房子,房子裡的客廳仍保有生活感的餘溫。 看片那晚,阿姨搬到別的住所了;雖然沒見到本人,但好像透過打在客廳牆面上的影像和阿姨建立起交情。她從海口裡搬到一個和原來的社交圈、生活圈、居住環境截然不同的地方,80歲的長輩被迫必須重新適應。 住了60年的舊家仍留有大量帶不走的物品,影片映後我們隨著空城帶領巡屋。我們一面在這失去主人的空房走動,從樓上陽台俯瞰政府的拆除工程,一面想著石在工作隊正在MoCA展覽中的「記憶流浪車」,透過這台推車與被迫面臨遷徙議題的人們,一同思索帶得走、帶不走的景物。不知道記憶流浪車如果來到航空城,這裡的居民們共通的記憶、不捨會是什麼? 原初海口社區的地景地貌被大量工程機具、鐵皮圍欄佔據,昔日的家戶被一片又一片用紅漆註記拆除的木板封住。那晚大家互相道別前,也許暗自有個默契,過一陣子要再去看看,也會持續關注著👀。 ✍️(後記)放映活動過後幾週,8月17日,機具開始將阿姨家的建築結構拆除,後來也從空城的分享裡,看見磚瓦落地,原本的家已成了建築廢棄物。不知道這樣的景象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發生在馬崗。 #台灣史上最大的土地徵收案 #更多與航空城搬遷有關的紀錄_請關注空城現場
閱讀完整內容變與不變的傳統💥
五月迎媽祖過後,石在工作隊持續展開耆老訪談,希望能夠了解聚落祭儀的轉變,並留下資料作為祭儀傳承的重要依據。 - 七、八十歲的長輩告訴我們,她/他們從小就有迎神的印象了!但是,這個歷史悠長的「傳統」,並不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在長輩們的回憶中,馬崗的信仰空間、時間,其實是不斷應變著「風」而調整著作法。 - 早期馬崗的祭典活動,是在今天港邊涼亭附近舉行,「過火」儀式則辦在海邊沙埔上。那時候,關渡媽祖會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半,跟著東北季風一起來到馬崗,村子裡會舉辦一天的「年尾戲」迎神、酬神。那是個沒有電視機的年代,「年尾戲」是大家最重要的娛樂了,所以村裡的男人出海前,也會向神明許「喙口願」(口頭發願):假如神明能保佑他滿載而歸,他願意加碼「一坪戲」(一天的戲曲)!以前漁業資源興盛,戲班在村子裡待上七天七夜是常有的事! - 直到四、五十年前,秋颱把戲臺吹翻了,大家才把祭典活動移到今天活動中心和吉和宮一帶。後來,祭典時間也從九月半調整成農曆三月了。因為討海人在東北季風的季節裡,收入變得不穩定,加上馬上又要過年,入不敷出的壓力指數急速攀升!如果改成農曆三月,海裡馬上會有石花、海膽可以採,宴請親朋好友來吃拜拜也比較沒負擔。於是馬崗迎神就從農曆九月半改成農曆三月囉!但當時廟埕還是一大片林投,每次迎神也僅用柴板搭設紅壇安放神尊,十分簡易。大約三十多年前,大家出錢出力出地,才蓋起今日的吉和宮。 - 吉和宮旁的福德廟則是2009年蓋好的,土地公本來住在尖山腳的濱海公路旁,長輩說,在「大家樂」瘋行的年代,馬崗土地公常常被人抱走,有時候祂老人家會「歷劫歸來」,有時若一去不回,就得重粧一尊來供奉。後來聚落人口漸漸少了、老了,為了祭祀和照料方便,大家就把土地公和祂的金爐一起請下來和吉和宮的眾神作伴了,這也算是人與神之間的長照2.0吧!在福德廟興建前,空地上曾經是籃球場和溜滑梯,這是不是意味著,2009年前的馬崗,還住著不少孩子和年輕人呢?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