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X 2023臺灣文博會 | 【講座】祭儀接力-關於信仰傳承的各種可能 🙌
文博會最後一天10/1 (日) ,石在工作隊策劃一場搭配《媽祖的工作假期》展覽主題的講座,邀請到民俗專家-溫宗翰老師擔任講師。當天40多名聽眾,有老師的粉絲、受文博會活動吸引而來的觀眾、對講題感興趣的藝文/民俗愛好者,老師的講座內容回應了今年馬崗迎媽祖祭儀中,石在工作隊嘗試用「年輕人」的方式來記錄漁村廟會祭儀。
兩小時的精彩分享,我們一窺台灣各地大小型慶典中,世代間的溝通落差,談及了年輕人投入廟會活動遭遇的困境──廟會青年為何不被看見──宮廟體制讓年輕人難以接力,無法取代新的管理階層。尤其在主流社會價值觀裡,宮廟群體的邊緣化,使得宮廟青年形象更加邊緣。
在這情境之下,青年如何改變僵固的結構,積極投入地方慶典如何集結成力量?老師從具體的地方廟會慶典案例分享,看到不同專長的藝文青年,用各種方法共同投入民間信仰,為傳統文化傳承再造──宮廟可以是形塑記憶與生命經驗的地方。
▲▲講座 Talks▲▲
講題 | 祭儀接力──關於信仰傳承的各種可能
時間 | 10/1 (Sun) 14:00–16:00
地點 | CREATORS空間 102共享吧
講師 | 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關注臺灣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
講座介紹 |
刻板印象中的廟口與信仰活動,大多是老年人涉足的場域,即使有青年參與廟會,也經常被媒體與毒舌網民汙名化為「8+9」,盲目地渲染滋事、擾民、製造社會弊端等負面形象。另方面,民俗作為穿越傳統與現代的載體,經常被誤以為是文化的「過去式」,進而使廟會或民俗相關工作,被視為一種「落伍」、「邊緣」、「不入流」的次文化。
事實上,民間信仰本就是日常生活的一環,不僅與時俱進,也經常有致力地方文化復振或民俗文化研究的年輕世代加入。如何利用新的方法來傳遞傳統信仰的內涵、拉近人與傳統的關係?繪本、音樂、出版、文創,歡迎前來認識不同社群的嘗試,相互交流、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