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未命名-2形象圖
首頁 在地課程及共享空間借用 「花」現臺茶源起:包種茶的前世今生 (4/25開放報名)
:::

「花」現臺茶源起:包種茶的前世今生 (4/25開放報名)

台灣花茶歷史 窨花茶工藝 包種茶的興起
課程宣傳-02形象圖
PXL_20241008_091036260形象圖
PXL_20241009_031017242 (1)形象圖
簡介

瞭解窨花工藝的今昔差異以及市場變化,思考如何從產業傳統工藝找到新的定位與可能。
文山包種茶的前身為窨花茶,曾帶動北部茶業及香花產業的發展,後來因為市場及技術轉變,產業也受到影響而有不同的發展。本次課程將前往大稻埕了解早期的窨花茶工藝,再實地走訪包種茶產區,體驗窨製技術的復刻,透過認識產業的前世今生,創造更多元的想像與討論。

 

  • 開課單位

    山号整合設計有限公司

  • 聯絡人 / 電話

    蔡威德 / 0911750603

  • 上課日期

    2025-07-05 (星期六)

  • 開放名額

    20人

  • 課程區域

    北區(基隆、新北、臺北、桃園、新竹)

  • 課程類型

    實地課程 / 主題課程

地點
  • 有種茶 UChung地址:新北市坪林區坪林街6號
流程
課程時間
課程名稱
課程講師
課程時間9:30-10:00
課程名稱集合
課程講師
課程時間10:00-12:00
課程名稱臺灣花茶歷史與發展脈絡
課程講師林婉瑜
課程時間12:00-13:30
課程名稱午餐/車程前往坪林
課程講師
課程時間13:30-15:30
課程名稱窨花茶技藝的今昔對比、窨花茶手作體驗
課程講師吳柏諺
課程時間15:30-17:30
課程名稱紙包茶示範與實作
課程講師張清福
講師簡介
  • 吳柏諺
    吳柏諺福茶苑第三代製茶師,在外地工作數年後,返鄉學習種茶、製茶,並創立品牌、完成茶空間的改造,且積極與跨域單位合作多元產品。
  • 林婉瑜
    林婉瑜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畢業,以北台灣花茶為研究主題,曾任社團法人台灣樹人會理事長、監事。
  • 張清福
    張清福石碇的國寶老茶師,至今仍保留傳統包茶法,將茶葉香氣及道地的香醇滋味,鎖在方正的牛皮紙袋裡,此技藝目前全台灣僅存不到五位師傅使用。
交通方式

交通方式:
9:30於新芳春茶行(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09號)集合。可搭乘捷運至大橋頭或雙連站步行約10分鐘

 

注意事項:
假日國道容易塞車,還請提早出門。
山上天氣不穩定,請務必攜帶雨具。
因戶外行程多,建議穿著適合活動之長褲與布鞋。
響應環保請自備餐具。

住宿

無提供住宿

餐食

有提供餐食

其他注意事項

為配合當日活動安排,實際活動及接駁地點等安排,青聚點另以EMAIL發送【課前通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