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課程:用吃魚拉近人與海洋的距離
環境永續
食魚教育
共榮發展
簡介
<meta charset="UTF-8" />
年年有鰆以「用吃拉近人與海洋的距離」為理念,透過在地食魚文化的推廣,讓人們重新認識海洋、關注環境。我們從田野調查出發,挖掘澎湖漁業與飲食的特色,並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了兼具知識性與參與感的體驗活動。無論是為了讓澎湖學生理解自身海洋資源的課程,或是為遊客量身打造的食魚行程,我們希望透過這些互動,讓大人小孩都能在吃魚的過程中,親近海洋、理解海洋。
- 從田野到體驗活動:帶領學員了解年年有鰆如何從海洋議題出發,進行資料蒐集與知識轉譯,發掘在地特色。
- 跨域轉譯的實踐力:將專業知識與在地生活連結,轉化為貼近民眾的教案與體驗活動,提升大眾對澎湖環境議題的理解與參與。
- 以身體力行感受海洋:透過敲魚乾、下廚料理等實作課程,讓參與者從「做中學」,認識澎湖漁業與飲食文化的多樣性。
- 本場次課程特別與「澎湖嚐鮮」合作,教你用創新手法炒出超好吃的古早味。
-
開課單位
澎湖縣農嶼海青年創生協會
-
聯絡人 / 電話
劉謦榕 / 0936803486
-
上課日期
2025-05-24 (星期六)
-
開放名額
15人
-
課程區域
離島(澎湖、金門、連江)
-
課程類型
實地課程 / 主題課程
地點
- 年年有鰆教室地址: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馬公市臨海路4號
流程
講師簡介
課程時間
課程名稱
課程講師
課程時間09:00-09:20
課程名稱報到:集合時間
課程講師
課程時間09:20-09:50
課程名稱車程:前往湖東嚐鮮企業行
課程講師司機
課程時間09:50-10:00
課程名稱介紹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學習性青聚點計畫、團隊背景、開課學習目標
課程講師澎湖縣農嶼海青聚點
課程時間10:00-10:15
課程名稱年年有鰆在做什麼?
課程講師陳泓瑋
課程時間10:15-11:30
課程名稱食魚教育體驗-傳統手工敲魚乾
課程講師陳泓瑋
課程時間11:30-12:00
課程名稱車程:前往年年有鰆工作室
課程講師司機
課程時間12:00-13:00
課程名稱午餐時間,澎湖必午餐
課程講師澎湖漁港麵
課程時間13:00-13:30
課程名稱認識澎湖的海鮮故事與文化
課程講師陳泓瑋
課程時間13:30-16:00
課程名稱第一次煮魚就上手2.0
課程講師洪于正
課程時間16:00-17:00
課程名稱品嚐與分享
課程講師年年有鰆
-
巫佳容海朋友企業行負責人/澎湖縣農嶼海青年創生協會監事/2023-2024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澎湖小魚育成計畫協同主持人/2022教育部青發署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組-銅獎/2021教育部青發署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組-金獎/環境教育人員認證(111)EP102025(自然保育)
-
陳泓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環境部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環署訓證字第EP102023號
-
洪于正澎湖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年年有鰆活動企劃
交通方式
住宿
餐食
其他注意事項
本課程將於年年有鰆工作室集合與解散,請自行前往年年有鰆工作室。
無提供住宿
有提供餐食
- 提供午、晚餐
- 請全程參加本課程,請假需有正當理由,並請開課前事先告知工作人員,非經同意請假,視為缺席,請事先告知工作人員。
- 為響應環保,請學員攜帶環保杯及環保筷、餐盒。
- 天氣多變化,請於前往上課場地前記得留意氣象,視需要攜帶雨具,並做好防風防雨及保暖工作。
為配合當日活動安排,實際活動及接駁地點等安排,青聚點另以EMAIL發送【課前通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