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小聚】花蓮的生態工作者們
海洋保護
海洋綠洲計畫
野生動物
簡介
盤點花蓮地震後需要關注的是「內需優化」,山海自然與多元族群是花蓮的特色,因此提出以友善環境與文化轉譯為主題。
每一場青年小聚分為二階段:第一階段由相關的資深工作者擔任講師分享經驗,第二階段青年進行討論,並開放現場問到飽。
期待關注海洋綠洲、友善野生動物、文化轉譯、青年回鄉發展等議題的青年,來進行對話與建立支持網絡。與會者們互相交流給予彼此支持、甚至提出合作機會,均是小聚的目標。
-
開課單位
光之島文化藝術基金會
-
聯絡人 / 電話
陳怡珊 / 0933435733
-
上課日期
2999-00-00 (星期五) ~ 0000-00-00 (星期二)
-
開放名額
20人
-
課程區域
東區(宜蘭、花蓮、臺東)
-
課程類型
實地課程 / 一般課程
地點
- 璞石咖啡x光之島共享基地地址:花蓮縣花蓮市明禮路8號
流程
講師簡介
課程時間
課程名稱
課程講師
課程時間09:00-10:30
課程名稱海洋綠洲計畫
課程講師林東良
課程時間10:30-12:00
課程名稱認識野生動物計畫
課程講師徐子晴
課程時間13:30-15:00
課程名稱海洋保護及野生動物保育議題議題綜合討論
課程講師王玉萍
課程時間15:00-16:30
課程名稱媒合與交流
課程講師
-
林東良土生土長的花蓮人,成長過程經驗的邊界是海岸,直到大學參與黑潮海上解說員培訓才開始從陸域拓展到海域。海洋與鯨豚如同生命的禮物,也是成長的養份,透過解說將這份禮物也分享給同在山海間的人們,這片山海看似跨域,卻有著緊密相連的生態故事。
-
徐子晴熱愛動物與自然,東華華文所畢業後持續以動物文學與報導書寫為志業。曾於「有毛氏」策劃自然走讀活動,也在《窩窩》擔任記者,深入各地追蹤動物議題,從企劃到文案、群募皆親力親為。她重視感受與真誠,透過與受訪者的深度對話,書寫出與生命連結的故事。現回到花蓮,以更深刻的歷練,繼續書寫動物與人、自然與社會之間的複雜對話。
-
王玉萍移居花蓮的台北人,最後一個工作是誠品書店企劃處活動主任。2016年在花蓮創立《o’rip雙月刊》與生活旅人工作室,2014年創立寫寫字工作室,同年開辦「寫寫字採編學堂」,每年免費教授10居住花蓮的年輕人學習採訪編輯實務,以出版關注一個地方議題。2022年創立「光之島文化藝術基金會」 ,藝文工作者的支持平台。 目前也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董事。
住宿
餐食
其他注意事項
無提供住宿
有提供餐食
為配合當日活動安排,實際活動及接駁地點等安排,青聚點另以EMAIL發送【課前通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