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漁業的田野調查與轉譯方法-牡蠣
體驗式課程
蚵農養殖
濕地生態
簡介
【課程目標】
- 七股潟湖是臺灣牡蠣最主要的產區之一。牡蠣為海域養殖物種,食物來自大海,長殼的元素也來自大海。一顆小小的牡蠣,能透見地方的水文地理、自然生態、生活與文化。
- 本課程將透過七股的「牡蠣」,帶領學員認識如何向地方的牡蠣產業與文化取材,轉譯為食魚教育與環境教育的內容。
【課程體驗】
- 搭船遊七股潟湖,近距離觀察蚵架、蚵農養殖作業與濕地生態。
- 過程中瞭解蚵殼的特性,認識其多用途價值,並認識廢棄物再利用的循環概念。
- 結合實地走訪與講師經驗分享,在分組討論中,以「牡蠣」為主題,與夥伴設計出向地方產業取材的教材或教具設計。
【課程收穫】
- 親身體驗蚵農作業,了解七股地區牡蠣的養殖方式與生態特色。
- 透過經驗分享,學習轉譯地方知識的方法。
- 在體驗中學習,認識濕地生態的重要性以及與養殖業的共生關係。
-
開課單位
股份魚鄉(魚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聯絡人 / 電話
林筱菁 / 0988-293-000
-
上課日期
2025-05-24 (星期六)
-
開放名額
20人
-
課程區域
南區(嘉義、臺南、高雄、屏東)
-
課程類型
實地課程 / 主題課程
地點
- 股份魚鄉永吉工作站地址:臺南市七股區永吉里77-2號
流程
講師簡介
課程時間
課程名稱
課程講師
課程時間9:00-9:30
課程名稱課程報到與開場
課程講師
課程時間9:30-10:00
課程名稱遊船體驗準備及安全講解
課程講師蔡宏耿
課程時間10:00-12:00
課程名稱七股養殖蚵業演變及現況
課程講師蔡宏耿
課程時間12:00-13:00
課程名稱午餐
課程講師
課程時間13:00-15:00
課程名稱食蚵教育設計工作坊
課程講師黃柏恩、林筱菁
課程時間15:00-16:00
課程名稱成果發表與回饋交流
課程講師黃柏恩、林筱菁
-
蔡宏耿海洋號船長,在七股南灣碼頭經營潟湖遊船事業體,具備豐富導覽與解說經驗。帶領遊客行船進入潟湖捕魚、採蚵仔、賞鸕鶿,並登上網仔寮沙洲欣賞大片木麻黃與台灣海峽。
-
黃柏恩七股返鄉青年蚵農,接續家中傳承三代的牡蠣與文蛤產業,並自創品牌「蠔好先生」。黃柏恩108年協助三股社區發展協會研發「蚵學教室」小旅行,110年起迄今回母校三股國小擔任夜光天使陪伴學弟妹,112年與股份魚鄉合作製作海洋教育中心「牡蠣人生」教材影片,113年協助七股區公所執行臺南蚵的食農教育活動。
交通方式
住宿
餐食
其他注意事項
1. 自備交通工具或共乘。
2. 大眾運輸方式:
- 臺南火車站(北站)公車站牌搭乘「藍幹線」至佳里站,轉乘「藍21」或「藍23」至「永吉」站下車即抵達。
- 從臺南市中西區、北區、安南區等地出發者,可搭乘「藍23」公車,至「永吉」站下車即抵達。
- 預約台南小黃公車,詳細預約方式請見 大台南公車 。建議預約路線:藍28,至「永吉」站下車即抵達。
3. 如學員有需求,團隊可安提前溝通安排接駁方式。
無提供住宿
有提供餐食
1.含有養殖產業的水域勞動體驗,若對乘船或水域活動有恐懼者,請斟酌是否報名。
2. 養殖產業勞動工作可能弄髒衣物與鞋,請穿著不怕髒的服飾,並攜帶乾淨衣物以備更換。
3. 請自備筆電或平板,場地有網路可供連線。
4. 場地有停車場,抵達後可依人員指示停車。
5. 請自備環保杯,場地有飲水機可使用。
為配合當日活動安排,實際活動及接駁地點等安排,青聚點另以EMAIL發送【課前通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