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漁業的田野調查與轉譯方法—文蛤
【課程目標】
- 七股是臺灣文蛤第二大產區,但七股的文蛤又有其獨特之處,漸漸成為七股人的自我認同,除了文蛤漁民加入食魚教育的行列,在地學校也將文蛤列入校本課程。
- 本課程將透過七股的「文蛤」,讓學員從體驗如何與漁民一起工作,到如何向漁民訪談「產地到餐桌」過程,最後設計成食農教育的教案或遊戲。
【課程體驗】
- 穿上青蛙裝,進到魚塭,實際體驗文蛤漁民的養殖作業。
- 訪談漁民或地方夥伴,了解七股文蛤的友善之處,以及與生態、環境間的關係。
- 在工作坊中,透過案例分享與引導,學習梳理產業知識,並轉譯成結合食農教育的教案或遊戲。
【課程收穫】
- 認識七股文蛤養殖樣貌與生態文化。
- 學習梳理地方知識的方法,進一步轉譯成適合目標對象(TA)的教學/遊戲架構。
- 在地方,除了物種,更重要的是人。我們鼓勵你和漁民或來自多元場域的人互動,打開你對地方的想像,從中觀察與地方夥伴關係的建立。
-
開課單位
股份魚鄉(魚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聯絡人 / 電話
林筱菁 / 0988-293-000
-
上課日期
2025-06-07 (星期六)
-
開放名額
15人
-
課程區域
南區(嘉義、臺南、高雄、屏東)
-
課程類型
實地課程 / 主題課程
-
學員須經遴選
報名後請填寫google表單(注意事項有連結):https://forms.gle/RfjAF5xrGZnNAaBx7(以來自養殖漁業地區的學校青年教師或有意投入食魚教育的漁鄉子弟為優先)
- 股份魚鄉永吉工作站地址:臺南市七股區永吉里77-2號
-
王啟森七股文蛤養殖漁民,多年與股份魚鄉合作推動文蛤的食魚教育活動。
-
林筱菁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106年起與七股建功國小、七股文蛤第九產銷班設計以七股文蛤養殖為主題的校本課程,後再與七股南灣生態養殖場合作發展成體驗遊程產品,營運迄今仍是最受歡迎的體驗活動之一。近年也在臺南七股、臺南北門、屏東林邊、雲林台西、高雄彌陀等養殖漁鄉學校做食魚教育課程,與各地漁會推廣部與四健會有長期合作。
-
黃錦聰七股文蛤採收工頭兼蔥蒜農,七股建功國小家長會長,熱心社區事務與學校教育活動。
1. 自備交通工具或共乘。
2. 大眾運輸方式:
- 臺南火車站(北站)公車站牌搭乘「藍幹線」至佳里站,轉乘「藍21」或「藍23」至「永吉」站下車即抵達。
- 從臺南市中西區、北區、安南區等地出發者,可搭乘「藍23」公車,至「永吉」站下車即抵達。
- 預約台南小黃公車,詳細預約方式請見 大台南公車 。建議預約路線:藍28,至「永吉」站下車即抵達。
3. 如學員有需求,團隊可提前溝通安排接駁方式。
無提供住宿
有提供餐食
1. 於平台上報名完成後,請填寫google表單:https://forms.gle/uVC3hGhtp5uqhBgp6 供審核。
2. 含有養殖產業的水域勞動體驗,若對乘船或水域活動有恐懼者,請斟酌是否報名。
3. 養殖產業勞動工作可能弄髒衣物與鞋,請穿著不怕髒的服飾,並攜帶乾淨衣物以備更換。
4. 請自備筆電或平板,場地有網路可供連線。
5. 場地有停車場,抵達後可依人員指示停車。
6. 請自備環保杯,場地有飲水機可使用。
為配合當日活動安排,實際活動及接駁地點等安排,青聚點另以EMAIL發送【課前通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