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地方刊物沒有這麼嚴肅
地方特色
地方發展
人類學
簡介
重新思考地方刊物的可能性,康旻杰老師將打破對地方刊物的嚴肅刻板印象,引導學員從多元視角思考地方刊物的不同面向,促進創新的編輯理念的形成。並結合案例分析與共創提案,課程將通過案例分析和腦力激盪,鼓勵學員提出新的內容方向,並將這些理念轉化為可行的編輯方案,增強實務能力和創意表達。
-
開課單位
光之島文化藝術基金會
-
聯絡人 / 電話
陳怡珊 / 0933435733
-
上課日期
2025-04-20 (星期日)
-
開放名額
15人
-
課程區域
東區(宜蘭、花蓮、臺東)
-
課程類型
實地課程 / 一般課程
地點
- 璞石咖啡x光之島共享基地地址:花蓮縣花蓮市明禮路8號
流程
講師簡介
課程時間
課程名稱
課程講師
課程時間09:00-11:00
課程名稱人類學家看地方刊物
課程講師康旻杰
課程時間11:00~12:00
課程名稱全台地方刊物冷知識
課程講師康旻杰+董淨瑋
課程時間12:00-13:30
課程名稱午餐與休息
課程講師
課程時間13:30-16:30
課程名稱刊物如何從訊息編輯,走向關係編輯
課程講師王玉萍+董淨瑋
-
董淨瑋2020年創辦《地味手帖》雜誌書,深度介紹台灣地方團隊經歷和經驗,彙整記錄成報導與實用資訊,搭起地方青年進入地方的重要橋梁。 2024年以《地味手帖》雜誌書為基礎,與地方團隊合作開展中、南、東區「地方緣交流所」活動,邀集創生者以主題分享彼此經驗,也為創生者之間開啟認識和合作的契機。 2025年以「關注地方事務的自由企劃人」身分活動。
-
王玉萍移居花蓮的台北人,最後一個工作是誠品書店企劃處活動主任。2016年在花蓮創立《o’rip雙月刊》與生活旅人工作室,2014年創立寫寫字工作室,同年開辦「寫寫字採編學堂」,每年免費教授10居住花蓮的年輕人學習採訪編輯實務,以出版關注一個地方議題。2022年創立「光之島文化藝術基金會」 ,藝文工作者的支持平台。 目前也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董事。
-
康旻杰頭城人,一直很喜歡鎮上一本名為《文風》的刊物,從報紙般的黑白影印本到小開本彩印,從文字到影像到行動,編輯者淡定合度地勾出頭城文風的餘韻,為小鎮留下自己曾希望為地方紀錄的紙本場景。目前在台灣大學城鄉所任教,仍經常透過課程誘引學生生產某種手作的地方小誌,從歷史宏大敘事的縫隙,滲透一點窺看或洞悉尋常地景的微光。
交通方式
住宿
餐食
其他注意事項
花蓮火車站到課程地點皆有接駁車
有提供住宿
花東客棧
有提供餐食
本堂課與「微觀—花蓮其實很愛表達地方刊物 」兩堂課皆有報名者,提供住宿。
為配合當日活動安排,實際活動及接駁地點等安排,青聚點另以EMAIL發送【課前通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