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舟_參與共作場
都市的變遷 需要被紀錄
土地的聲音 必須被聽見
跟著土也在地方學
課程將帶著青年朋友們,從桃園航空城、社子島到洲美社區,一探土地徵收過程中,對文化地景的刻痕與人們生活的印記,跟著地方團隊的行動足跡,覺察自己與土地的關係,反思城市的進步,該是何種過程與樣貌。
這堂課,我們將來到正在拆遷進程的桃園航空城,與『空城現場團隊』夥伴一起踏入地方……
藉由龍舟的再現與製作,重新喚醒海口聚落,長期因為現代化發展,乃至今日將造成滅村的航空城開發種種事件,所流逝的歷史地方居民的記憶,邀請參訓學員,一起再次以溯返海口聚落與地理環境相關的地方傳統信仰文化,重新凝結地方居民的情感、文化與記憶。
學員經由龍舟裝置的共作,除了以手工的形式複刻地方傳統儀典之外,更能瞭解龍舟手工製作背後所前現代傳統生活中,信仰儀典之於居民的意義,而在當代看似過時的儀典。事實上也是建構自身主體性的重要媒介,或可使當代的居民重新找回自身社群認同。
關於『空城現場團隊』
空城現場團隊由王正祥與林彥翔於2022年發起,分別跨足在都市研究與地方文史調查以及當代藝術等不同專業領域之間。
這幾年間不斷復返航空城開發現場,浸潤在大園與蘆竹的地景間,與地方住民持續交往亦向土地、文化學習,透過在地人的視角對於桃園近年的開發提出多元觀點。同時,試著鏈結桃園地方的文化網絡與資源,支撐團隊於桃園航空城真實開發現場的行動與實踐,尋覓緩解文化、關係網絡等因都市開發而任意消亡的方法。至今持續發行實體季刊《空城現場》,且以藝術行動、攝影、紀錄片拍攝、文化研究等方式進行思想上的實踐,為因航空城開發而消逝的地景與詭譎的徵收現場,進行長期的觀察與書寫紀錄,並以刊物鏈結地方文化空間、積極滲入公眾視野,為事件留存檔案並供來者見證,也試著替自己找尋一條回家的歸鄉路。
-
開課單位
土也示土有限公司
-
聯絡人 / 電話
郭琬琤 / 0958879938
-
上課日期
2024-05-25 (星期六)
-
開放名額
20人
-
課程區域
北區(基隆、新北、臺北、桃園、新竹)
-
課程類型
實地課程 / 主題課程
- 空城工作站/海口里聊天棚外地址:桃園市大園區海口里漁港路52巷22號
-
林彥翔桃園大園人,藝文工作者,畢業於於北藝大藝術跨領域研究所。創作類型主要擴及影像、行動及書寫,關注於人如何透過生態環境、地緣政治、宗教信仰等議題回應自身生命政治。透過田野實踐與藝術研究進行感性經驗及文本的生產,並以影像作為行動的一種可視化作為,以此回應所關注之社會現象與自身感受。
-
王正祥桃園中壢人,在地文化工作者與行動者。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專長為桃園都市發展與埤塘水圳文化地景的研究。曾發起「中壢地埤聚場」號召中壢市民參與向地景告別的活動。後續同樣於中壢後寮體育園區開發範圍進行的《被搬遷者民族誌》行動與拍攝計畫,取得國家文藝基金會常態創作補助
1.提供學員接駁:請於09:00於機捷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站集合(報名成功將會有通知信詢問接駁需求)
2.大眾交通工具:
(1)南下學員可搭乘5250客運於竹圍站下車
(2)北上學員可搭乘公車703號,於竹圍(福元宮)站下車。或至桃園市區則可搭乘5022號公車,於竹圍站下車
無提供住宿
有提供餐食
午餐:在地麵店
(響應環保,請自備餐具)
1.需走動及動手操作,請著輕便衣物,並攜帶遮陽、雨具等
2.請自行攜帶環保杯及餐具
為配合當日活動安排,實際活動及接駁地點等安排,青聚點另以EMAIL發送【課前通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