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IMG_1944 2形象圖
首頁 蹲點實作 蘭山濁流玄沙埔-蘭陽溪地創產業串聯 蹲點實作生
:::

蘭山濁流玄沙埔-蘭陽溪地創產業串聯 蹲點實作生

大IMG_1954 2形象圖
大IMG_1824形象圖
大IMG_0498 2形象圖
大IMG_1241 2形象圖
大IMG_1981 2形象圖
實作目標
青年導入社區實作地方溝通協助並有量能的給與幫助。
  • 實作單位

    廢墟餐廳(有地股份有限公司)

  • 實作期間

    2025-04-14 ~ 2025-09-30

  • 實作天數

    20天

  • 實作區域

    東區(宜蘭、花蓮、臺東)

  • 名額與類型

    預計招募5名; 其中3位社會青年、2位學生青年

  • 實作費用

    預計每名支付20,000元實作費

  • 聯絡人 / 電話

    翁子青 / 0921289107

實作場域
  • 秋月鍋物地址:宜蘭縣三星鄉266宜蘭縣三星鄉大埔一路102號
  • 噶瑪蘭漂流木藝術學校地址:宜蘭縣壯圍鄉263032宜蘭縣壯圍鄉仁愛新村31號
  • 零工圍茶鋪地址:宜蘭縣冬山鄉269宜蘭縣冬山鄉寶慶路190巷20號
實作單位提供資源

1. 短影音拍攝與剪輯訓練16小時
2. 工藝創作課程16小時
3. 藝術創作課程16小時
4. 食農教育課程16小時
5. 文化教育課程16小時

實作內容

1. 人文地產資源爬梳
2. 網紅經濟與地方產業合作交流會舉辦
3. 課程辦理
4. 體驗秋月鍋物及廢墟餐廳營運流程
5. 業師定期追蹤學習狀況,並以團隊成員經營之組織為例進行不同場次的商業模式剖析探討聚會

輔導業師暨輔導方式
  • 李維
    李維 111年 台灣百大青農、花間茶語 負責人
    輔導方式:以宜蘭農業為核心,結合食農教育與環境永續等議題,深入剖析宜蘭「以農立縣」的產業特色,幫助青年全面了解農業與休閒產業的緊密關係,並培養對農業的全方位認識。
  • 廖均育
    廖均育 有地股份有限公司 專案經理
    輔導方式:擁有豐富的蹲點陪伴經驗,熟悉青據點操作模式,能在實作過程中提供適時協助,解決實作生面臨的大小挑戰,並引導青年順利完成蹲點計畫。
  • 林鈺婷
    林鈺婷 插手藝術家團隊,招集人
    輔導方式:協助將藝術導入農村,結合創意與地方特色,指導青年美化地方環境,串聯更多可能性。透過激發創意與靈感,讓藝術與農村碰撞出全新火花,展現農村的多元魅力。
  • 許育豪
    許育豪 枕山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輔導方式:熟悉宜蘭整體休閒產業,指導青年透過計畫整合「點、線、面」,串聯宜蘭各區域產業資源,促進跨區域合作與產業發展,讓青年更深入了解宜蘭產業的全貌。
  • 廖誌汶(提案人)
    廖誌汶(提案人) 有地股份有限公司 負責人
    輔導方式:善於結合餐旅與宜蘭各地文化特色、精於團隊管理以及組織的營運。將帶領青年將蹲點所接觸的食農、工藝、藝術、文化及影音行銷進行結合,並且融會貫通。
學習成效

1. 地方問題挖掘與解決,預計輔導蹲點實作生提出2項Dream Idea提案。


2. 深入地方,提升實作能力
● 實作生深入地方社區,參與資源盤點、食農教育、藝術創作等具體工作,學習如何將理論應用於實際場域,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 透過蹲點實作,學員能夠更全面地理解地方需求,並在實作中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與執行力。
● 業師分次進行「花間茶語」、「秋月鍋物」、「廢墟餐廳」、「偕家三兄弟」的商業模式剖析探討,協助實作生建立經營管理相關知識
● 可培養蹲點實作生哪些投入在地事務的能力或素養:地方人文地產景基礎素養、海漂工藝製作、藝術策展活動舉辦、食農教育體驗執行

3. 如何評估:
實作人數:5人
實作期間:60天
輔導業師:5名(120小時輔導)
實作課程:80小時(5類課程,每類16小時)
地方人文產業相關短影音二則
工藝製作品一式
策展活動一場
食農教育帶隊一場
活動設計與活動發布一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