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從零開始規畫執行一項里山體驗遊程
-
實作單位
山山藝文化號
-
實作期間
2025-05-01 ~ 2025-10-31
-
實作天數
20天
-
實作區域
中區(苗栗、臺中、彰化、雲林、南投)
-
名額與類型
預計招募5名; 社會青年、學生青年 不拘
-
實作費用
預計每名支付2萬元元實作費
-
聯絡人 / 電話
郭楠暘 / 0912-895211
- 山山藝文化實驗室地址:苗栗縣銅鑼鄉興隆村8鄰興隆102-4號
1. 引導走入田野,串聯地方重要關係人與青年社群
2. 實作期間,可不計日程額外參與本團隊常態營運之收費制里山學旅遊程十餘種(每月開設8-16場次),累積地方知能與遊程實務經驗
3. 提供里山學旅師資群顧問,依實際需求引介生態講師、森林療癒師、植物手作講師、文化導覽講師等不同類型的學習前輩對象予以諮詢
4. 提供實驗微型企劃之必要軟硬體條件,如:活動上架通路與社群宣傳,活動道具設備,合作之小學、大學、社區協會、農場等
5. 提供實驗微型企劃之必要活動助教或臨時人力支援
6. 提供台日交流「東鄉微住」(聯合大學實習合作)、「銅鑼微住」(自提方案)之專案參與機會,學習與日本夥伴共同籌備深度體驗活動
7. 若實作生為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學生,將優先入選該系所與本團隊合作之日本海外實習計畫,參與日本福井縣東鄉里山村落之地方體驗企劃工作,海外駐村期間30-45天,當地另有日本地方創生業師指導及額外實習津貼
【導讀里山創生書籍】
導讀地方創生、里山永續旅遊相關書籍,建立基本概念:
《表裏談創生》
《地方創生 × SDGs的實踐指南》
《里山根經濟:社區林業的知與行20年》
《請問里山怎麼走?:走讀從森林到海岸的四季生活》
《走讀日本森川里海》
《地方創生的挑戰:日本NPO的在地創業》
【拜訪田野關係人】
帶領實作生拜訪地方關係人,包含:學校、社區協會、農
場、農業合作社、耆老、青年移居社群、環境教育講師、
藝文空間、民宿業者等,由此建構基本的地方資源心智圖
架構,並在過程中引導想像在地資源的轉譯體驗方案。
【參與面向大眾的收費制課程】
實作生必須參與團隊常態經營之「里山學旅」課程執行,
逐一跟走「連結地方關係」、「活動企劃組織」、「社群
受眾經營」、「行銷漏斗架接」、「圖文頁面傳達」、
「顧客聯繫互動」、「活動現場執行」、「創生理念傳
遞」、「活動回饋紀錄」之完整一套工作步驟,了解面向
一般大眾市場的遊程經營者須注意哪些細節,藉以學習地
方創生的遊程產品化流程與經營心法。
【實驗微型企劃】
實作生須選擇自行規劃執行公開活動1場,以下三擇一:
1. 在山山藝文化活動網站上架並辦理體驗活動試辦場
2. 帶領銅鑼鄉興隆國小鄉土教育課程
3. 帶領銅鑼鄉樟樹社區或興隆社區發展協會之在地文化活動
【Dream Idea 提案輔導】
以實驗微型企畫為藍本,擴大發展為更具地方共好連結能
力的完整行動提案,業師團隊提供在地資源串聯、宣傳平台、道具設備、計畫書撰寫輔導
-
郭楠暘 山山藝文化實驗室負責人,政大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專長小旅行設計、文化導覽,擁有百場次以上里山體驗遊程與小旅行活動經驗輔導方式:書籍導讀、引路村落田野、解析關係人與影響力事件鏈、手把手練習操作里山遊程企劃與營運、在實務工作情境中引導學員歸納反思行動方案、協助串聯地方資源、提案評估與計劃書撰寫培訓
-
洪安慧 山山藝文化實驗室共同創辦人,台藝大中國音樂系學士,從小在雙峰山長大,自然感知敏銳,擅長植物手作活動帶領,曾任國小音樂教師,現專職投入地方創生環境教育與永續旅遊事業輔導方式:引路村落田野、給予體驗設計流程建議、活動現場引導學員練習團體帶領與即時反饋、提供行動方案調整與指引
1、預計輔導蹲點實作生提出3項Dream Idea提案。
2、預計達成之學習目標:地方創生永續旅遊共好策略、田野調查與地方關係人理解、體驗活動流程設計與執行、成本收益控管、地方遊程產業品牌化基本概念
3、評估方法:由學員提出微型體驗活動企劃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