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夢想雜貨店

夢想雜貨店

本團隊期望能轉化社區推廣之形式,製作線上互動式平台,統合本團隊之概念,從實體經驗轉變成線上體驗,製作具有巧思的互動故事,讓使用者能跨地域的了解鄉村型高齡者之經歷、高齡藝術創作,以及社區之文化,達到線上推廣之目的。

夢想雜貨店 | 詩情畫意的文隆村

@ 2020-12-01

這次邀請了夢想實踐青年-曾立昂,他來自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他聽到了有個阿嬤很想學詩,但是他只有國小畢業,就決定來到文隆社區陪伴阿公阿嬤一起用「詩」,重譯文隆。

        他帶領著阿公阿嬤走回文隆村的街上,觀察平時不會發覺的細節,用不同角度詮釋每天都看的到的風景,寫下關鍵字後,一起填空於詩裡,成就了一篇篇文隆阿公阿嬤獨有的詩,那些從他們眼裡看到的文隆,不同於以往的樸實,而是被黃金色夕陽所撒落的田園風情。

夢想雜貨店|實體概念屋

@ 2020-12-01

和老人家共同打造我們心中的夢想雜貨店

這次參與夢想雜貨店的阿公阿嬤有6位,每個人懷抱著自己的夢想,用繪畫勾勒出這些寄望。有人沒讀過書,但是想學寫詩;有的人正在努力學琴,希望能辦一場自己的音樂會;有的人沒寫過幾個字,但卻愛上繪畫,透過繪畫建立了自我價值……。老人家的夢想正在被喚起,而我們將一同攜手實踐這些夢想。

夢想雜貨店賣的,就是阿公阿嬤的夢想,賣給那些年輕卻沒有勇氣追群夢想的人。

「我們已經活到這麼老了還在追夢,年輕有本錢的你,為什麼不敢放手一搏?」

夢想雜貨店|把夢想拼出來

@ 2020-12-01

老人家學畫畫邁入第三年,如何跳脫慣有繪畫形式,用更有效率的方法表達。

「先要解構,才有重建」當時候受到後結構主義的影響,意識到老人家的繪畫模式必須先被破壞、解構後,再進行重組,或許這是一個嶄新的契機,能夠發展不一樣的可能。

這次的活動為期3個月,從一周兩堂這樣緊密的課程中,慢慢引導和練習,把老人家深埋記憶中,或是已經遺忘的夢想找回來,然後破壞原有的畫面,讓老人家去思考、去拼湊,把對於夢想的願景拼回來。

這次參與的社區老人家總共17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當然有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有些在平鋪直敘自己的生活,但是在過程中會發現,有夢想的人都是在閃閃發光的,那些老人家正在閃閃發光著。

夢想雜貨店|那位阿嬤的啟示

@ 2020-11-09

在課堂上我請老人家畫出人生接段最有印想的部分時,有一個阿嬤畫了一間百貨行,沒有人物,但是場景裡的任何物品都細心描繪,為了完整畫出這間百貨的門面,她還特地把我叫過去,請我教她畫兩邊透明櫃的正確角度,當我指導完後,他把我畫在上面的輔助線都擦掉,再自己重新再畫一次。當下的我很疑惑,一般來說老師畫的東西都會被認為最好的,捨不得擦到一點,但是這個阿嬤這次很不一樣。這張畫他畫很久,一張一半的A4紙畫了一個禮拜,到了下次上課他急急忙忙拉著我,想告訴我他的故事。

「這是我曾經開過的百貨行。」他很興奮。「這是我人生中最開心的時光,我擁有了自己的一間店,這間店賣了女生的衣服、包包,還有很多化妝品保養品,很多人都會來找我買東西,在這裡他們可以打扮的很漂亮。」一邊說一邊把努力描繪的東西指給我看,同時臉上的笑容藏不住。她是真正的在發光。

「但是後來我婆婆不喜歡我,把我從家裡趕了出去,我沒有錢,所以只能把店賣掉。」我沒有回應的等她繼續說故事,但過了很久她都沒有說話。

「那時候我真的很痛。」過了不知道多久,她小小聲地說了一句

「後來沒錢嘛,就只好去做保險,這樣才能維持家計阿,保險我也做得很開心啦,但是我永遠記得我開的第一間店長怎樣,什麼東西擺在哪裡,賣什麼衣服…」「我想跟你說,如果你有夢想一定要去實現,然後不要害怕失敗,就像我雖然失敗了,但我永遠記得那時候多開心,我永遠記得。」後來那堂課,阿嬤一直把那張圖放在旁邊,想到就會拿起來看,然後在所有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抹眼睛,有時又會露出溫暖的微笑。她不需要照片去緬懷,因為它已經永存在她心中,我想,這就是夢想吧。

我們的夢想也很簡單,陪伴老人家找回夢想,然後我們一起讓夢想變成理想。

夢想雜貨店|過去、現在、未來

@ 2020-11-09

「老人家」這個詞總是被賦予負面的意義,但是對於在社區陪伴老人家的我們,卻是如寶藏般的有趣。你會聽到他們的八卦,他們的喜好,他們的熱情,他們的故事。

從2017年開始,我們把藝術帶進嘉義縣文隆社區,原本是希望能把藝術交給他們,成為老人家的第二專長,讓藝術成為他們可以謀生的工具,除了自己當藝術家,也可以到別的社區分享給其他長輩,帶領更多老人家創作。而在過程中,發現藝術帶給老人家的,遠比我們預計的更多。

進入社區半年後,我們邀請老人家們分享這半年來的心得,有一位已花甲之年的阿嬤,她一坐下就說「老師,我感謝你們開了畫畫課,真的幫助我很多。」,那時候我心想這位阿嬤在上課的過程中,一直都是很努力的完成我們的要求,在課堂上並沒有發現什麼異處。

「自從我先生離開我後,我一直都沒辦法睡覺。」她似乎經過很努力的掙扎,才把心裡的傷口揭開。

「從很久以前開始,我就必須吃安眠藥睡覺,我嘗試過不吃,但是我就是沒辦法睡覺,我很痛苦。不能睡覺的時候,我就會一直想起過去的事,想起過去有多辛苦。我的女兒們雖然常常有打電話來關心我,但是她們也有自己的家庭,不可能時時刻刻請他們陪我………」

她是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女兒長大、有成就,到嫁為人妻。當結束自己作為母親的責任,她發現剩自己一人後,面對的是無限的孤寂和當年的噩夢。

「自從開始學畫畫之後,我發現我可以睡覺了,因為我每天全心全意的畫畫,早上運動完吃飽就開始畫畫,下午睡個午覺起來就開始畫畫,晚上甚至會畫到2點多。我沒有時間亂想那些有的沒的,每天都要動腦哪裡可以畫的更好,所以很累,我可以不用吃藥就睡覺了。」阿嬤說完後,眼眶像是有水氣。

我們不能說藝術可以改善心理上的問題,也沒有藝術治療的執照,但是將藝術帶給老人家的影響,我想這是很好的範例,不只一位阿嬤,而是看到所有老人家不同的改變。很多人會覺得,教老人藝術就只是讓他們多學了一樣技能,一樣可能畫完後就放在家裡堆著的過程,但我們相信老人家需要的不只是藝術,而是藝術這個媒介,去抒發、去打發時間、去建立自信、找回自我認同、建立自我價值,所以在2018年,我更改了藝術陪伴的內容與方式,期望藝術能夠與老人家有更多的化學反應。

《鄉村型高齡者藝術抒壓課程設計-表達性敘事繪本創作》是第二年的規劃,此課程專注於鄉村型中高齡者的心理抒發以及自我探索,藉由繪畫教學給予聆聽、理解與陪伴,並且在繪畫過程中與過去經驗對話,讓老人家敞開心門並有效宣洩;此課程目的為將老人家的藝術天份加以發掘,在不多的繪畫經驗之下,老人家更能不受繪畫形式的拘束,來表達自我情緒與想法。而執行過程是以繪本敘事方式為課程主軸,用說故事的方式開拓潛意識感受,透過作品使他們創造自己的意義,進而改善對於過去不好的記憶,去創造更多未來的可能性。

這個課程的目標分別是希望老人家在過程中能學習到,如何增進創造力、自發性、自信,達到能自在做決定、勇敢表達感受、情緒與衝突,並且有機會洞察、自我察覺與反思,並且在社群活動中能夠有所體會與欣賞,發現共同經驗與獨特性,得到社會的支持與信任。

這次人生繪本的課程,讓他們重新回味過往生活,有歡樂、有難過,在每一個訴說的故事裡,都有值得探究的意義。

課程結束了,然後呢?

用藝術陪伴老人家修復,或者回味當年,然後呢?

我記得我在課程結束沒多久後,在一個可以發表的機會上,我說「回味過去,不管是在心理上與生理上都有幫助,但我們不能只看過去,而是展向未來,未來還有很多事可以期待。」

對於人生走到接近終點時,還有什麼未來可以期待?

這個問題還來不及思考,老人家就給了我答案

「曾經我有很想做的事,但我沒有機會去做。」在某一堂課,某一位阿嬤拉著我說了這句話。

2019夢想雜貨店紀錄片-老人表達性繪本創作

@ 2020-06-22

null

回上頁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