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到Vuvu(排灣族語:長輩)家的前幾天。 我們打給了Vuvu 的女兒說:Kina愛花~請問Vuvu阿夫星期四在嗎?我們要過去找 Vuvu田調!。 Kina愛花:現在可以過來找他阿!他在涼亭剛老婆納涼,剛剛好在很無聊。 (於是帶著夥伴,買了部落俗稱小7-11商店的花生吐司、微冰冬瓜茶;夾伴著午後雷陣雨,走著⋯找vuvu 去吧!)
見面第一句話,hikuda masenseng a namayatucu(在忙什麼呢~)?Vuvu可能忘了起初推動計畫時裡頭的內容,以為這些晚輩要來找他問古謠的問題(Vuvu 的專攻是歌謠傳唱),但很重要的是他非常開心我們來找他聊天。 坐下來之後,用非常零零散散的母語跟Vuvu 講述計劃的內容、需要協助的部分。首先我們各自自我介紹自己是誰、來自哪裡、誰的孩子,這一步很重要,牽涉到的是整個田野調查的情感交流。受訪者他一定會對他認識且熟悉的人分享最內在的故事,是建立在長久田調來往,互相信任下才會有的機會。
我們從一開始的訊問Vuvu的個人背景,慢慢引導他到我們要問的內容。(BTW 分享一下,當時問到婚姻,Vuvu他們都還記得彼此的結婚紀念日)整個談話過程都環繞過去屬於他們舊平和的生活,那是共同記憶的地方。我們問到當初是什麼原因搬下來現在的新平和?Vuvu 說因為以前他們為了看醫生都要徒步兩個小時到水門(現今內埔鄉水門)才有醫生看,以及小孩子的就學問題,當時後的山上教育資源嚴重的缺乏,更重要的Vuvu 他們發現日漸可用土地越來越不足,所以部落共識會議決定集體遷村。其實從這裡我們就能看見部落裡的景象是「同舟共濟」的!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所以Vuvu說他們那時辦了好幾場部落會議,土地勘查也都由青年自主行動,呈現彼此分工、互助互愛的力量。
過程中我們也問Vuvu 以前是否有「青年會」的存在?由於排灣族的社會裡頭是貴族制度,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等,就會好奇在完整的阿美族社會裡頭有的青年階級制度,是否在排灣社會裡頭有? Vuvu:以前的小孩在15歲的時候就要學會很多東西,舉例來說男孩子要上山打獵、女孩子要學會洗豬腸子、製作傳統服飾。 我們又問到:那有像現在一樣有會長的帶領嗎?
Vuvu:有!就像是***的外祖母就是第一個女青年幹部。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在平和部落的文化社會裡頭,沒有明顯的年齡階級制度。但不變的是部落正教導孩子成為一個大人,透過祭儀、技藝、生活給予養分。
從下午兩點到Vuvu 家⋯默默地我們也聊了快三個小時!這次的田調過程,也詢問了有關於舊平和婚喪喜慶的文化禮俗,由於時代變遷,許多文化禮俗有所影響,甚至是消失。對於vuvu他們來說是親眼經歷過這樣的轉變,他們念舊過去,因為那時起初。每個時代都有著美好,但耆老們的記憶是在舊部落萌芽,孕育生命的起源。
對我們來說,田野調查這塊學習過程是本計畫的挑戰之一,因為牽扯到採訪者與受訪者的語言溝通。整個過程我們真的是幾出所會說的母語來詢問,很特別的感覺~只要我們說出很順的一句話時,Vuvu就會比大拇指說「瑪恰武里(謂:很厲害意思)」!給了我們很大的肯定。除此之外,我們也非常謝謝Vuvu願意和我們分享,真實且踏實的領悟「文化是被找尋;並非他來找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