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Taisan自己人

Taisan自己人

從去年耆老田調中,團隊更清楚技藝實踐學習,方能傳承文化記憶。耆老說過去的生活,布農族以善於分享、互相協助為文化核心,從muskun kuzakuza(一起做事)亦能看見家族、部落的凝聚力。而身為當代布農族青年,不再像耆老擁有豐富在山林、農耕的生活記憶,也失去屬於自己的工寮技藝。當青年邀請耆老,教導並傳承過去搭建工寮的相關技藝,同時分享山上生活經驗與知識,便是透過工寮建置,讓耆老傳統知識、技藝與現代建築設計融合並呈現。計畫完成的不僅有一座肉眼可見的布農族工寮,因耆老告訴我們,布農族文化所傳遞的不只是工寮的形式與規模,而更是讓每個人擁有實踐的歷程,在過程中達到真正的minbunun(成為人)。

重頭開始

@ 2022-10-13
 
111年7月26日
 
大家和耆老、長輩一起共同討論taluhan搭建的方式,量好與規劃好taluhan 的架構圖以後,開始要做的事情就是和「過去」道別。
 
圖片
 
由於taluhan去年因為颱風而吹倒與傾斜,所以必須將所有室內的東西,以及外牆全都遷移至外面與拆除。遷移不只是光是將東西搬到外面這麼簡單,需要考量到之後東西在外面是否會下雨、曝曬...等等問題,所以過去長輩他們會先將帆布搭起來,確保有一處可以臨時擺放器具或休息的地方。
 
圖片
 
為了將taluhan所有的東西搬到室外,長輩教導我們如何搭起帳篷、砍竹子,以及就地取材找batu(石頭)。
 
hudas Tiang看到先暫時擺放的maihutun(砌石)朝向外面的有突起,他將石頭拿起來說:「這個hutun 一定要很平」然後找了石頭擺放的角度後將它放好。taluhan後排挖了一條大溝,那是將來作為排水所用。
圖片
和我們一起部落生活的夥伴,在tama Lian的指導下,他自己將溝挖好,才和我們道別。
 

砍草去

@ 2022-10-13
開始上山「寮」聊前,去了一趟砍草之旅。
 
原來茅草和牧草長得很像,要如何分辨才能砍到正確的茅草呢?(從它們的根來看喔!根延伸長出許多葉子那就是牧草)
下午的夕陽下,我們在田裡砍草,風徐徐地吹過,我們就像沈浮在綠色的波浪中,那是一種被洗滌過後的身心,忘卻了工作的繁瑣與辛勞。
圖片
 
 
工作不只是工作,而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有時候放下身心疲憊的自己,來一趟自我療癒的旅程,和我們一起生活在部落。
 
圖片
 
 

一起做。著「寮」-活動報名

@ 2022-10-13
 
                                                                      111年7月23日
 
你知道什麼是 “taluhan” 嗎?
那是一個乘載著記憶與家人和山林的故事
你想知道布農族過去和山林之間的故事嗎?
你想知道工寮到底是如何搭建的嗎?
你想知道布農族分食文化的意涵嗎?
你想和我們成為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嗎?
「來吧!和我們一起部落生活吧!」
 
————————————————————————
◆報名費用:
你的熱情
◆聯絡方式:
私訊、連接報名負責人
◆生活每一天
7/25(ㄧ)至7/30 (六)
☆「寮」聊天
☆邊「寮」邊做
☆ 「寮」癒森心
☆越「寮」越有趣
「寮」的差不多

好好「寮」一 Taisan回來了!

@ 2022-10-13
 
111年7月14日 
 
去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原本搭建工寮的計畫從實體改為了調查和紙本呈現。
 
今年!我們要把去年的感動,繼續延續下去!
(我們回來了~~~~~)
 
這一次我們真的要好好「寮」起來
 
圖片
 
 
隔了一年再上去山上看工寮,工寮已被颱風吹得有點東倒西歪,快站不起來了(圖片是已經稍微被扶正的樣貌了)。
 
再一次跟著hudas Tiang拜訪工寮,hudas Tiang告訴我們地該如何整理、規劃,以及石頭該去哪裡搬…等等。
 
從hudas Tiang的神情裡,滿滿的都是期待工寮再次被搭建起來,就像兒時生活的記憶那般,沿著軌跡回溯著,當時對家點點滴滴的情懷。
 
「工寮」不只是老一輩子工作而暫時休憩的地方,這裡載滿了過去生活的情感與家人的記憶!
 
 
Tina Ali說:
「哎唷,我們以前一大早要陪爸爸、媽媽上山工作,真的很累、很辛苦不想做,但是我們偶爾就會在旁邊玩,拿花塗指甲、拿果實丟對方….」
 
圖片
 
 
兒時的一部分記憶裡,對Tina Ali來說,那是在工寮裡和父母親、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地方。
 
一直到現在,還是有許多長輩,還是會回到山上搭建簡易的工寮,除了繼續在山裡種植農作物、養動物的習慣外,我想,他們也追隨著madadaingaz守護著那不曾褪色的記憶與山林。
 
回上頁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