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熱映像

熱映像

ㄒㄧㄝˋ ㄅㄚ ㄇㄩㄝˇ 是馬祖話的「吃飽沒?」,也是馬祖最常聽到的問候語。
我是桃園中壢的馬祖第三代,家裡很少主動談起馬祖,我對馬祖很陌生,但我最喜歡在冬天喝一口姑姑釀的老酒;在月經來的時候,吃一碗姑姑煮的紅糟麵線加蛋。
我想探訪60年代從馬祖來台的女性,從她們餐桌上的一道馬祖菜,紀錄食物和人之間的故事。透過社區地方人物誌,喚起原鄉意識,重拾對馬祖的想像,保存這段跨海來台的珍貴記憶。

什麼!他們都是馬祖混血兒!?

@ 2021-11-21

小冊子陸陸續續送到女人們的手上,她們很期待地翻開,但都不敢先翻開自己的那頁,一定都先假裝看別人的,然後輕鬆地跟我們討論內容,最後翻到自己的,就安靜了,而且非常認真閱讀,時而露出害羞靦腆的笑容。

看到女人們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讀著自己的故事,是我們的初衷,在自己的廚房自己的客廳,在隨手可得的地方,閒暇時可以閱讀,沒報紙時可以包便當,有朋友來可以分享,有孫子拜訪可以炫耀,能夠在日常產生話題。

這本小冊子是我們喝很多老酒吃很多紅糟後的小小成果,謝謝馬祖女人們的善良慷慨。

發送小冊子的隔天就是分享會,這次邀請受訪者和他們的家人、朋友、孫子,一起來參加。

我們透過在桃園的訪談和去馬祖的探訪,設計了馬祖大富翁,透過遊戲,讓馬祖長輩和小孩一起互動互助,在遊戲中交流,更認識馬祖,認識女人們的故事。

大家玩的很開心,而且連平常話不多的姑姑,都玩到很瘋,分享會不僅勾起大家對馬祖的回憶,也好多人說想回去馬祖了。

這個分享會很小很小,但大家玩的很開心,是我們嘗試連結馬祖女人和他們後代的初步行動,在未來會繼續擴大這些連結,讓這個網可以更大更緊密。

馬祖是一座記憶的島嶼

@ 2021-11-14

小時候常常吃到姑姑的馬祖菜,這個味覺的記憶,開啟我們追尋台灣馬祖女人的記憶,我們再帶著她們的記憶來到馬祖。

而馬祖顯然是一座記憶的島嶼。

記憶在每一個戰地標語,在每一處荒廢據點,在每一次漲退潮,在每一株植物,在每一道菜,在每一句方言,也在每一位島民的頭腦和嘴巴。馬祖的口述歷史擁有太生猛的力量,每一個巧遇的人,只要報上親戚,都可以講出祖宗八代。只要隨口一問,都能讓過往的記憶像VR在眼前展開。

這次我們來馬祖的路程相當顛頗,先被東北季風震撼教育。在機場滯留候補兩天,加開、停飛、返航、派軍機,一票玩到底。歷經風霜後終於登島,一連十天氣溫驟降陰雨綿綿,這些心跳加速的瞬間,都是馬祖人的日常。而這趟旅程,讓我們和山和海和天氣和神明和女人的記憶,越來越靠近。

感謝這些女人的堅毅力量,感謝在馬祖遇到的所有人。

台灣馬祖女人的私房食譜|糖炒年糕

@ 2021-11-06

每週有兩天,這間房子就會飄出淡淡的米香,機器轟轟地作響,水蒸氣在屋子裡瀰漫。原本只是個愛吃年糕的女孩,沒想到現在超會做年糕。

謝愛媚,十二歲從北竿來到台灣,在樹林紡織廠當女工,二十幾歲到中壢認識現在的老公姜瑞聯。老公高中畢業後從南竿到基隆學做年糕,愛媚剛好和老公的媽媽是工廠同事。因為老公媽媽的手藝很好,就常常去家中吃飯,吃完再一起做年糕,這一認識就結婚,這年糕一做就是三十幾年。

他們夫妻倆的互動,很甜很甜,一同他們印象最深的馬祖菜,糖炒年糕。

十道起跳的馬祖年夜菜

這是以前馬祖過年才會吃到的一道菜,也是過年必須吃的一道菜,如果沒準備這道菜會被長輩罵到臭頭。除夕當天,用砂糖炒年糕,再淋上花生粉,絕對不能吃完,要留到初一下午,加入水,變成糖水年糕,象徵年年有餘,也代表步步糕升,一整年都嘴巴甜甜。

他們回憶起馬祖的過年,除夕準備圍爐時,要按照輩分坐好。瑞聯因為是家中的寶貝長子,所以就算上面有四個姊姊,他都是坐在爸爸旁邊。接著在家中屋樑敲釘子,喊著:添丁囉!就會放鞭炮,大家狼吞虎嚥地吃著一年當中最豐盛的年夜飯,馬祖人的年夜菜一定要十道以上,糖炒年糕是必備,還有魚丸、魚麵、紅糟炸鰻魚、豆腐花生球……。早期經濟條件差,沒有冰箱,年菜以可以久放為主,瑞聯會拼命吃拼命吃,把肚子吃得大大的,就算很飽還是會一直吃。

失傳的五層年糕

夫妻倆特別做了馬祖特有的五層年糕來料理這道菜,聽說已經快要失傳,很少人買,也越來越少人知道,他們不知道五層年糕形狀的由來,只記得從小就是看到這樣。

做年糕首先要先碾米,再透過水蒸氣,讓米在木桶蒸煮。米要鬆還要有空隙,接下來再經過多次的拉鬆,可以讓米蛋白更加緊密,吃起來會更有嚼勁。

做這道糖炒年糕要先放一些油,加年糕下去炒,在等待的過程調製糖水,再放入黑糖上色,最後再灑上大把大把的芝麻。記得要用五層年糕來製作,切下去會特別Q也會有立體感。除了這個傳統做法,他們偶爾也會灑一些梅子粉,其實怎麼吃都可以,要加海苔或美乃滋,隨意惡搞也都沒問題。

不精準的家常料理

個性害羞的愛媚,偶爾會露出靦腆的笑容,但沒想到在老公面前,悶騷的本質展露地一覽無遺。兩人時不時互虧笑鬧,愛媚被老公逗得笑到合不攏嘴。他們就像白白的年糕,簡單又有著淡淡的滋味。當愛媚端上糖炒年糕試吃一口時,被自己嚇到:「阿!完蛋!太甜了!」,這種不精準的家常料理最可愛了!

小撇步:愛吃甜食的你,糖記得不要放太多哦!

台灣馬祖女人的私房食譜|紅糟蘿蔔絲

@ 2021-11-06

紫菜麵疙瘩、小老鼠、紅燒狗麵、炸紅糟肉、花生麻糬、老酒麵線……,這是她的廚房,可以變出各式馬祖料理的神奇地方。

莊鳳金,民國四十六年生,家裡有九個兄弟姊妹,她是長姊。

鳳金七歲那年爸爸過世,媽媽帶著全家從馬港搬來梅石,每天兩邊來回,馬港靠山可以種地瓜,梅石靠海可以撿海螺。鳳金開始負起長姐如母的責任,煮飯、洗衣、餵豬、幫弟妹洗澡,兩年後媽媽病倒,親朋好友說服媽媽把女兒送出去,但媽媽自己也是童養媳,捨不得賣女兒也不想送給別人養,決定把孩子都留在身邊。後來,透過別人介紹媽媽和繼父認識,當時守貞對一個女人來說很重要,但為了眼前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也只能暫時放下猶豫,在某個晚上低調拜堂成親。

最常問的一句話「吃飽沒?」

有了新爸爸之後,大家才有機會活下來,鳳金才有機會讀書,九歲的她跟著七歲的弟弟一起上小學,上學路上沿路採野草莓、生芭樂,邊走邊吃邊走邊丟,書包沒裝書都拿來裝水果,放學回來走滿是地雷的海邊小路。小學畢業後,弟弟繼續讀書,鳳金開始去麵店打工,接著十七歲來台灣做女工,她從來沒想過結婚,滿腦子只想多賺一點錢,但再怎麼拖延也逃不過那時代女人的命運,結婚生子,她拼命工作到二十六歲才結婚,接著成為家庭主婦。

民國六十三年,鳳金搬來台灣,落腳在中壢龍岡,全家人擠在一間小小的房子。漸漸地兄弟姊妹成家後,在同一條路上買了房子,鳳金長姐如母的身分延續到下一代。她不只帶大自己的孩子,也帶大兄弟姊妹和他們的孩子,她可以細數哪個孩子喜歡看企鵝家族哪個喜歡環珠格格,個性害羞還是三八,嬰兒時期的哭聲是細的還是粗的,各種細微有趣的軼事,她記的清清楚楚。而她最常問大家的一句話就是:「吃飽沒?」

廚房裡的三個冰箱

鳳金的廚房有三個冰箱,最大的綠色冰箱裝葷食,銀色冰箱裝素食,灰色冰箱裝乾料。在陽光透進廚房的下午,東北季風報到,鳳金從冰箱拿出白胖胖的蘿蔔刨成絲,用油翻炒,再從櫃子最深的地方拿出一罐紅糟,小心翼翼地像捧著寶貝,這是她三年前釀老酒留下的紅糟。紅糟是紅麴和糯米釀酒後沉底的渣料,運用在各式馬祖菜,是馬祖人煮菜不能缺少的配料,現在使用更廣泛,成為各種伴手禮最具特色的口味。

早期馬祖女人在男性為主的社會,身分非常低微,從出生到結婚都是別人決定,越活過那樣的年代,馬祖女人就越像紅糟。從渣料搖身一變成為不可或缺的配料,再從配料到不可忽視的主角,不但擁有獨特的香氣,更能補身體補元氣。

鳳金的桃園廚房,總是飄著馬祖的香,每次煮飯都是大鍋菜,每次吃飯都是大碗公伺候,每一次盛飯菜都會滿得像座山,她以排山倒海的份量來照顧家人的胃,她用紅糟幫你進補,她用老酒灌醉你。

小撇步:紅糟很好用,一罐不嫌少,兩罐剛剛好!

台灣馬祖女人的私房食譜|豬肉罐頭炒米粉

@ 2021-11-06

在桃園永福街轉角的雜貨店,裡頭有著家常的食品雜貨、古早味的零食糖果、最流行的指尖陀螺......,這間店的老闆娘陳賽珠,大家都叫她阿妹。

砲來了,要先保護哪一個

民國四十八年出生 ,家中有八個小孩,她排行老三。那時候天天在打仗,中共的砲彈會在單號打來,砲聲一來要躲到防空洞,每天都活在恐懼裡,突然某一天賽珠的爸媽問了一句:「這麼多孩子,砲來了,要先保護哪個?」於是全家人在民國五十九年搬來台灣。

民國七十八年,賽珠開了這間雜貨店──福爺商店,但那時候賣的東西和現在很不一樣。以前生意很好,有賣蝦皮、小魚乾、海帶、馬祖特產……,但這幾年客人越來越少,又很容易壞掉,現在很多人也都會自己上網網購,或直接去馬祖旅遊,所以現在這些都沒賣了。雜貨店裡馬祖的鮮明特色,也隨著時間慢慢沖淡,不過店裡還有一種東西是熱銷商品——馬祖紅燒豬肉罐頭。

用大碗公吃炒米粉

馬祖紅燒豬肉罐頭,以前是軍用品,會配給軍眷家人。賽珠的爸爸是軍人,這是她小時候最熟悉的味道,現在孫子也都超愛吃用豬肉罐頭炒的米粉、紅糟雞、魚丸、魚麵。既使賽珠的下一代,和他們的下一代,都對馬祖很不熟悉,但記憶中最愛的就是媽媽、阿嬤的馬祖菜,而且怎麼吃都吃不膩。

廚房就在雜貨店後面,空間很小但有一個小窗戶,可以邊煮菜邊顧店。先加入洋蔥,炒出香味,再加入香菇和蝦米,接著是高麗菜,再加豬肉罐頭,讓菜熬軟,最後放入米粉翻炒,就是馬祖道地的豬肉罐頭炒米粉了!還加碼用早上現做的魚丸,煮了一鍋魚丸湯。

煮完之後,賽珠到街上呼朋引伴來吃炒米粉,每個人都捧著一個大鐵碗回家,再挺著大大的肚皮回來。雜貨店在平日上午人潮川流不息,有人帶著自種南瓜來、有人來修拖把、有人專門來借廁所。來的客人通常不用講話,就算戴著口罩安全帽,賽珠通通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麼。

全年無休的土地廟

我們訪問的今天,剛剛好是雜貨店的三十二週年,這些年頭,每天早上六點半開門,開到晚上十點,沒有事不會特別休息。前陣子賽珠去打了疫苗,身體有點不舒服,忽冷忽熱,他拉起鐵門休息了兩天,在樓上不斷聽到樓下店面的門被敲打,每隔一下就有人來敲鐵門,大聲問老闆娘去哪了?怎麼沒有開門?

這間雜貨店,不只是一個買賣日常用品的地方,更是一間土地廟,有客人笑稱賽珠就是土地婆,不管是來買東西還是純打屁抑或參拜,都能解憂,日子就這樣過。

不知道這間店還會開多久,但在這個打疫苗還是有副作用的年紀,賽珠會一直做下去。

小撇步:一定要用這個罐頭炒,才會有馬祖特別的戰地風味!(台灣也買得到唷!)

台灣馬祖女人的私房食譜|蛋酒

@ 2021-11-06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這個客廳,每個月都會出現唱生日歌的聲音,幾十個孩子孫子鬧哄哄的,她在一旁靜靜地泡茶,看著大家。

陳嬌香,民國五十年生,來自北竿坂里村,十個兄弟姊妹。以前都是隨便養、隨便餵,能活就活,當時麵粉很便宜,吃麵粉加水就可以過一餐。小時候不小心從很高的地方摔下來,媽媽把她放在芹壁的伍位靈公廟,結果奇蹟地在廟裡活下來。

搬貨收銀靠自己

嬌香十二歲來台灣,國小沒念完就在鶯歌窯業當起童工,一直做到結婚。十七歲認識老公,接著訂婚結婚。兩年後,決定自己出來開店做生意。先在桃園永安路開一間平價中心,再搬到桃鶯路做六年,又搬到大溪做六年。一路上店面都是租的,每天早上七點起床,做到晚上十二點,搬貨、訂貨、收銀都自己來,沒有一天可以休息。當時做生意同時要帶三個孩子,只有生第一胎時有草率地做月子,其他兩胎生完隔天直接工作。在沒有補充營養的情況下,三個孩子母乳只喝半年,奶水就停了。嬌香產後的身體沒有機會修復,牙齒開始不好,腰也容易痛。

生孩子是人生大事

馬祖非常重視女性做月子的飲食,早期醫療不發達生活不豐裕,生孩子是人生大事。坐月子幾乎是女性一生當中吃最好的時候,傳統馬祖月子餐的靈魂有三樣︰老酒、紅糟、老薑,相互變化不僅可以補身體也能療癒心情。嬌香在三十九歲當阿嬤,她親手帶大六個孫子,也親手做了六次月子。

一道菜,一條魚,一盤肉,一個腰子,半碗糯米飯,一碗湯,是嬌香的月子菜單。早上來一碗蛋酒驅寒潤胃,下午晚上輪流用麻油、紅糟、老酒烹調肉類,宵夜一定要喝熱熱的中藥湯。嬌香的菜單不完全是馬祖風味,融合了台灣口味,每天替換菜色,讓媳婦女兒每一次坐月子都做好做滿。即使過往有遺憾,現在也溫溫熱熱的。

進補,沒有期間限定

嬌香把老薑切地細細小小,爆起來才香,融在蛋裡吃下去肚子才會熱。接著打蛋,家裡人多一打就是八顆,用小火慢慢煎,翻面之後加入老酒,讓蛋慢慢吸滿老酒的香甜。蛋酒不僅坐月子可以吃,生理期來也很適合。現在生活比以前富裕很多,月子餐成為餐桌日常,進補不再限定時間,每一個節氣裡都有媽媽的呵護。

水瓶座O型的嬌香,退休後很喜歡泡茶,不再被錢追著跑的日子,她開始慢下來。訪問過程中,她不斷地燒水,耐心地等水開,再沖泡茶葉,等到葉子漸漸泡開,茶湯從透明變成明亮的蜜綠色,她說:「慢慢喝,香味就出來了。」

小撇步:老酒香不夠就多加一匙,再不夠就加個兩匙,反正遲早都會醉!

台灣馬祖女人的私房食譜|紅糟雞老酒麵線

@ 2021-11-06

我們在google地圖還沒審核通過,就不小心經過了這間飲料店,馬祖奶茶?這是什麼奶茶?馬祖有奶茶?

超展開的開店計畫

李美芳,讀完高中後來到台灣,以兩分之差,與實踐大學擦肩而過,直接踏入社會,從便利商店做起。當時馬祖環境不好,年輕人沒什麼機會,所以大家讀完高中幾乎都會來台灣,但比起環境的不適應,更要面對的是「一個人」的孤獨感。

美芳會開這間店是不在預料中的陰錯陽差,本來在醫院當行政人員,但因為工作量太大身體沒辦法負荷,辭職休息一年。某天在家很無聊,找老公陪她一起去101走走,沒想到誤入世貿加盟展,進去第一間就是馬祖奶茶和馬祖炸雞,美芳第一個想法是:馬祖有奶茶?但老公瞬間愛上馬祖紅糟炸雞,不到二十分鐘,就決定加盟。

這一切的超展開,完全不在計畫之內,碰上疫情本來預計二月開幕延遲到九月。客人常常問她什麼是馬祖奶茶,她大笑說,她自己也不知道,但就是好喝的奶茶,然後是馬祖人賣的。店裡的佈置是老公一手包辦,門口有戰地風情,裡面很多馬祖景點大圖輸出,有巨大媽祖神像,還有整片的星空和藍眼淚,也特別製作了觀光景點位置圖。美芳大笑說這位置圖破綻很多,不過整天在這顧店,和這些大圖輸出面對面,美芳開始回想起一些自己和馬祖的記憶。

想家就加一點點老酒

在台灣已經三十年的美芳,已經五、六年沒有回去馬祖,都是透過臉書知道馬祖家人和朋友的近況,之前回去發現馬祖已經很不一樣。自己從故鄉人變成觀光客,但還是很記得馬港的天空,尤其是日出和日落,永遠都好漂亮,而且不知道為什麼,現在還是會一直夢到馬祖。

美芳對馬祖菜記憶最深的味道是老酒,馬祖的冬天很冷,家裡如果有三道菜,一定會有一道是老酒料理。小時候因為沒錢買手套長了凍瘡,最能暖身的就是媽媽的老酒料理。平常美芳不喝酒,但想家的時候,不管煮什麼菜,像泡麵、陽春麵……都會放一點老酒。只要放了,就是家的味道,而且一定要媽媽釀的老酒,顏色比較深,味道特別濃也特別甜。不過,媽媽已經七十幾歲,近年來沒有體力做,美芳冰箱庫存只剩半瓶,今年跟媽媽拿了配方,她不太會煮菜,更別說是釀酒了,但很想把這個味道留下來。

海的味道

美芳煮了一碗老酒麵線,但因為店裡平常沒有在開伙,煮起來很克難。她笑著說煮起來很不道地,會被馬祖人殺。先泡柴魚高湯,煮滾了再加香菇,接著下麵線灑海帶,最後加入老酒。美芳特別加了店裡的招牌紅糟炸雞,吃之前又再倒了幾匙老酒下去,她說這樣才會香。不只這樣,還加碼老闆娘特調藍眼淚,以藍柑橘為基底,調出一杯湛藍的氣泡飲。但美芳吃了一口自己煮的老酒麵線說:「少了海的味道。」

美芳和老公還有兒子,一起顧這間店,老公大方熱情很會聊天,負責前台接應,兒子細心負責打理好店所有的庶務。美芳開朗真性情,是大家最棒的後盾,店還在起步中,對馬祖的想像還在整理醞釀,他們一起摸索出這間店的樣子。

小撇步:一定要用媽媽牌老酒,如果今天氣溫剛好16度,現在就可以開始釀老酒!

什麼!原來我有一個七十幾歲的表姐!

@ 2021-10-11

姑姑陪著我們去找阿香姨,認識之前就有耳聞,阿香會從祖宗十八代開始聊,這傳說果然是真的,姑姑在一旁聽到度估。聊到一半,阿香姨說我們是親戚哦,要改口叫阿香表姊囉,阿香姨已經七十幾歲,面對突如其來的高齡表姊,我還是先叫阿香姨,我試圖釐清我們之間的親戚關係。

我們提到,想要馬祖女人餐桌上的一道菜,來認識大家背後的故事,阿香姨興奮地說,要做就要做特別的水晶地瓜麵,這一道可以甜也可以鹹,是馬祖人過年拿來請最重要客人的菜,外型有點像米干,透明滑嫩,小時候曬在門口都會缺好幾個角,因為小孩很喜歡去偷吃,接著阿嬤就拿著棍子追出來打。阿香之前和媽媽一起做過這道菜,但現在幾乎已經忘記,也沒有人會做快要失傳,現在媽媽九十六歲了,他想要找回這個味道。

隔了幾天,我們再去找阿香姨,門口一桌四個人,正在摺紙蓮花,阿香姨的媽媽走了。

疫情期間,他們沒辦法辦馬祖喪禮,只能選擇簡單的佛教儀式,早期馬祖人長輩過世,一定會辦的風風光光,因為以前生活條件困難,多數老一輩都是苦過來的,所以喪期會辦得很長,禮俗也很繁複。

阿香說媽媽走的很安詳,可是還是忍不住一直想哭。

什麼!我發現甜食,對馬祖人的過年來說很重要!

@ 2021-09-03

今天去拍攝謝愛媚阿姨非常開心,第一次訪問感覺起來有點拘謹,問一句基本上只會回一句,可沒想到是悶騷型,尤其她有一個「皮很厚」的老公,很喜歡講笑話(但不太好笑而且聽不懂)開我們玩笑,我們都被逗得笑呵呵的,在這樣超級悶熱的環境拍攝,竟然也不會煩躁,看著年糕像十二指腸竄出超爆療癒。

他們夫妻倆的互動,很甜很甜,一同他們印象最深的馬祖菜,糖炒年糕和糖水年糕。

愛媚從十二歲就到台灣,在樹林紡織廠當女工,二十幾歲到了中壢,和老公的媽媽是工廠同事,因為老公媽媽手藝很好,就常常來家裡吃飯,吃完再一起做年糕,這一認識就結婚,這一做就做三十幾年。

這是以前馬祖過年才會吃到的一到菜(也是過年必須吃的一道菜,如果沒準備這道菜,會被長輩罵到臭頭),除夕當天,會用砂糖炒年糕,再淋上花生粉,整桌的菜,這一道要最先吃, 然後一定不能吃完,留到初一,再加入水,變成糖水年糕,象徵年年有餘,也代表步步糕升。

首先要先碾米,再透過水蒸汽,讓米在木桶蒸煮,米要鬆要有空隙,接下來再經過多次的拉鬆,可以讓米蛋白更加緊密,吃起來更Q。

圖片

而且今天還特別做了馬祖特有的五層年糕,聽說這已經快要失傳了,很少人買,也越來越少人知道,關於這個形狀的由來,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只記得從小就是看到這樣。看著他們面對面揉年糕,彼此的默契已經到出神入化,製作年糕的好幾個十年裡,手中還握著一些殘存的文化記憶,他們繼續搓熱,至少讓我們還看到。

我發現甜食,對馬祖人的過年來說很重要,因為子孫吃了才會嘴巴甜,神明吃了才會在天堂說好話,我覺得餵食糖份給神明,真的是很棒的選擇,相信神明應該講了不少好話(或跟她老公一樣講一堆廢話),因為愛媚和她的老公,真的像白白的年糕,很簡單,有淡淡的滋味,重點是很Q,吃起來跟笑起來,嘴巴都超級痠。

什麼!我媽竟然看過依公的鬼魂!

@ 2021-08-28
我媽嫁過來之前,我的依公就已經過世,所以她從來沒看過依公。那時候她在輪三班制,上下班都會摸黑經過一條長長的墓仔埔,依嬤告訴媽媽要繞路回家,那裏很陰,但她寧願低著頭趕快衝過去也懶得繞路,可是她每次經過那,都會看見某一處發出很亮很亮的光,好像有什麼東西在指引她。 夜班回來,大家都睡了,家裡都會留一盞小燈給她,好幾次,她都看見一個男人坐在客廳等她,她不知道這男人是誰,但她不會害怕,她感受的到這些善意。
 
後來爸爸拿依公的照片給媽媽看,她才知道,每晚在客廳等她的是依公,原來依公葬在那條很陰的墓仔埔。
 
不知道依公過世多久後,依嬤跟姑姑帶著我去牽亡,依公回來了,用一種姑姑聽不懂的福州話,姑姑說,那是來自陰間的聲音,依嬤問依公,知不知道我是誰,依公知道,他知道我是誰的女兒,而他從來沒見過我,依公說他也開始吃素了,過得很好不用擔心。之後就牽不到魂了。
 
聽說馬祖人想念一個人,就會去牽亡,昨天才知道,原來姑姑還留著當時牽亡的錄音帶,我突然不害怕了,我想聽聽依公的聲音。

什麼!原來我的二伯伯是馬祖同鄉會理監事?

@ 2021-08-16

降級之後,我們開始做已經停滯許久的田野調查,不過找受訪者的方式,很快就遇到困難。

當初我們希望以姑姑為原點,一個介紹一個的方式,來認識受訪者,這方式會和馬祖人來台的狀況有形式上的呼應,但想像中和實際有很大的落差,不論是年紀太大,很難聽懂受訪者的談話,抑或是受訪者的朋友大多都過世,沒什麼人好介紹,加上我沒有自己的馬祖圈,沒透過別人很難靠自己就找來受訪者。

我和伙伴看到網路上,桃園馬祖同鄉會也正在舉辦一系列的活動,也是透過社區報的方式,找有興趣的人,撰寫關於馬祖的故事。我們想透過這個活動,去認識馬祖同鄉會的人,增加我們認識受訪者的機會。

馬祖同鄉會的地點在八德,八德我很常來,但對這裡卻沒什麼印象,看到這棟建築真是嚇了一跳,竟然有那麼大一棟房子,是專門給馬祖人的,驚訝的同時,看到熟悉的身影,是我的二伯伯。

真的是嚇到我,二伯伯拿出名片給我,莊愛民,馬祖同鄉會理監事,天哪,我完全不知道我們家竟然有人在馬祖同鄉會,還擔任幹部,我也太丟臉了吧,對馬祖不熟到這個程度,親戚就這樣擺在那等我去攀關係,怎麼會都不知道,這樣我還怕找不到人?

活動開始,主辦單位邀請學員和受訪者的相見歡,在這個地方有很多馬祖人,一開始大家很害羞,不講話還好,一講整間屋子都快被掀掉,我很同情主持人,非馬祖人想要插話,實在太難,他們的對話裡沒有空隙,更不要說掌控現場了,馬祖人實在相當不受控,一個活動,可以分割成五、六個對話框,拿著麥克風的人可以繼續講他的,底下的人一有共鳴,嘴巴就停不下來了。我覺得很好笑也很有趣,這是我印象中的馬祖人,我的親戚都是這樣,我甚至懷疑為什麼這裡需要麥克風。

我的二伯伯竟然是理監事,好像聽起來很驚訝,但明明就很合理,這某種程度也反映出,我和馬祖的距離,也和上一代有很大很大的溝,像當初馬祖人要很努力渡海來台那樣,我現在也要很奮力的,慢慢游進馬祖裡。

什麼!姑姑說:「我小時候在馬祖看過紅眼淚。」

@ 2021-06-29

去年十月,疫情張狂地吞噬每一個國家,台灣卻是那個只要戴上口罩,還可以旅遊的小島,我和伙伴思考著,要去哪裡呢?我突然想起馬祖這個地方。

我的爸爸排行第九,是家中老么,五十一年前,他在馬祖一個小漁村誕生了,那時窗外砲火轟隆隆。

生活很辛苦,在爸爸五歲那年,為了生計,全家人渡海來台,從沿海搬到內陸,在工廠林立的桃園落腳,我的姑姑們,幾乎都成為了經濟起飛的女工之一,兄弟姊妹也陸續結婚、成家。

經過了一代,我不再是異鄉人,我成為了觀光客。

「姑姑你看過藍眼淚嗎?」
「什麼藍眼淚?我小時候看過紅眼淚」
「什麼啊,你有結膜炎吧!」

就這樣,靠著網上的馬祖旅遊懶人包和親戚的照顧,開啟了我們的追淚之旅,這淚有很多海水的鹹,還有上一代的酸甜苦,可能還有一點紅糟味。

回上頁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