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文化保溫瓶

文化保溫瓶

虎尾建國眷村為雲林縣的「聚落建築群」,2006年最後一戶人家遷離至今已經荒廢15年,雖近年來部分硬體有進行整理與修繕,然而眷村的軟體卻未有具體的傳承,談到眷村精神與文化除了溫暖的人情味外,眷食、眷味是具有特色又最容易感受的「眷村文化」。 本計畫希望透過與眷村居民、社區居民合作,將過往曾出現於虎尾眷村的「眷味」,設計眷味的「五感體驗」-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提供民眾進行「眷味」的體驗,並將眷菜料理背後的故事進行紀錄進行編排設計,提供未來地方團對對眷味的推廣。

前往宜蘭東部青年小聚

@ 2022-10-30

  在忙碌的生活中之餘,我們因為趕不及參加最近距離的中部青年小聚,在一連串因緣際會之下,我們來到了宜蘭 !

    平常覺得宜蘭與雲林的距離相當遙遠,團隊的青年對宜蘭也是相當陌生,甚至有成員是第二次來宜蘭。儘管路途遙遠,但我們也不屈不撓的秉持著邊學習邊玩樂的精神,提早一日上來住在宜蘭,不僅當晚逛了羅東夜市,還趁著活動開始前去了一趟蘇澳海邊玩水兼朝聖龜山島,宜蘭的風景真的相當美麗,與雲林是完全不同的風景!

圖片

  就這樣抱著緊張期待的心情,在這次的聚會中讓我們認識了許多在宜花東地區在地經營的團隊,無論是經營的面向還是做事的態度、氛圍,但帶著獨有的地域特色,我們也發現宜花東地區有許多團隊都在經營不同族群的飲食文化,和我們可說是不謀而合,甚至說好了有機會要帶著團隊再來到宜蘭吃吃喝喝邊交流,彼此分享交流在地經營的心得與經驗。這場宜蘭之旅讓我們的身心靈都充飽了電,回到雲林繼續努力!

圖片

圖片

中秋慶團圓.虎尾眷村飲食文化節

@ 2022-10-30

  今年的中秋佳節,同時是虎尾眷村眷味廚房的開張大喜之日!邀請民眾前來一同賞月,在一片美景之下品嚐眷村美食。活動中我們邀請了眷村人回來擺攤,王媽媽過去會推著餐車在虎尾鎮上販賣香香鹹鹹的水煎包,豐富多汁的餡料、陣陣飄香的麵皮味,一口咬下便齒頰留香,是日賣百顆的好味道!為了傳承王媽媽的好手藝,我們團隊成員也費了不少工夫,不斷地與水煎包奮戰,用盡全力想傳承眷村的美味。一顆色香味俱全的水煎包,從備料開始到揉麵、包餡,桿麵時還要注意麵皮邊緣是否厚度一致、美觀,包好的水煎包也要經過二次發酵來讓麵皮更鬆軟!一個看似簡單的小點,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其實是相當龐大的!

  而一系列的活動當中,我們還特地舉辦眷味小點的體驗課程,教導民眾親手製作傳統小點─開口笑與紅豆餡空氣餅,不只是學習如何製作餐點,過程中更向民眾傳遞每一樣眷味小點背後的人文故事,透過五感的體驗,深入接觸眷村文化,讓大家吃進嘴裡細細品嚐的,不只是美味的麵食,也是一段段眷村人的回憶與情感,就讓這些眷村的好味道,跟大家一起歡慶中秋節,月圓人團圓吧!

圖片

圖片

圖片

眷菜形象照拍攝

@ 2022-10-30

  這天我們和眷村媽媽早早就約好時間,準備來讓夥伴進行眷菜形象照的拍照!眷村媽媽為了拍攝,一早便在忙進忙出的準備料理,成員們也在廚房一起幫忙,同時從旁紀錄製作流程、與眷村媽媽閒話家常,分享每一道菜色背後的人物故事、家戶特色,最後將整理成一份眷味食譜,讓前來預約品嘗眷村菜的遊客在享用完料理可至眷村家戶尋訪特色料理的出處,實地認識眷村!

圖片

夥伴認真努力拍攝的背影!

圖片

營隊餐點設計

@ 2022-10-26

    營隊五天四夜,匆匆的過了!

  早上我們在眷村,晚上我們住古色古香的糖廠第三公差宿舍!

 

  本次營隊每一天從早餐到午餐,通通都是待在眷村的年輕人、實習生還有工讀生手作,像早餐是由年輕人調蛋餅糊煎出好吃的粉漿蛋餅,還有實習生與工讀生們手作饅頭、麵條,甚至麵筋也是從麵糰中洗出、炸過再炒過,不開玩笑!這幾天的菜都是我們努力炒出來,希望學員們都喜歡!

圖片

圖片

圖片

  營隊的菜單設計看似簡單,但其實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小細節,我們和魯姊與胡阿姨在事前絞盡腦汁,為的是讓學員們在品嘗特色眷村菜的同時,也能兼顧營養均衡,最重要的是在五天四夜的活動中別餓著了!因為我們的營隊扎實度,可是不是開玩笑的呢~希望學員們不只是心理上滿載而歸,生理上也是飽飽飽😋

圖片

眷菜傳承飄香.紅磚牆裡的好味道

@ 2022-10-26

  「每位眷村媽媽都有著好手藝,眷村菜代表著道地家鄉口味,餐桌上的料理,也是他們樸實無華的美好日子。」

  虎尾建國眷村目前正施工整修,為了能更還原過往的場景,我們邀請嫁進眷村的客家媳婦──胡阿姨(虎尾眷村重要的眷菜傳承人)回到眷村、帶領我們重現紅磚牆裡的飯菜香。

圖片

  在胡阿姨細心的教學下,我們將食材一步步變成一道道的料理,學習眷村料理獨特的調味與烹飪方式,品嚐了之前從未吃過的料理,不同的飲食習慣,也帶出了不同的族群文化。飲食參與了歷史經驗的創造與延續,每品嚐一道眷村菜,就能再次喚醒當年酸、甜、苦、辣的記憶:有著鹹魚鮮味拌炒的鹹魚燒肉、有著濃郁醬汁包裹著馬鈴薯的土豆燒雞、有著紅燒與清燉兩種不同風味的獅子頭,樣樣都傳承著眷村的老味道與記憶。在旁學習的我們,也跟著胡阿姨的腳步,更加認識眷村菜背後的飲食文化故事,讓傳統眷味重新在眷舍巷弄間飄香!

圖片

華山群聚-眷味五感大推廣

@ 2021-12-22

本次展覽將食譜、影片搬上了桌,唯獨比較可惜的是因為華山為文化資產,不能用火,要不然我們一定把味道搬到大家眼前!!!

謝謝這兩天有來現場給予我們讚美的遊客、現場團隊,更感謝教育部給我們的肯定,我們希望透過「吃」與「感受」成為一種媒介,讓不同的文化能夠有所傳承與更容易理解!

瓶編跟其他小編們會繼續努力,謝謝教育部的長官與委員們的鼓勵與肯定,得到了銅獎真是莫大的鼓勵,明年我們再接再厲,也希望有拿到我們眷村摺頁、眷菜明信片的大家,期待我們明年的餐廳開起來!!!

眷味五感心得分享

@ 2021-12-22

文化保溫瓶創辦人-李依倪

        碩士畢業至今約接近二年多的時間,也同時是待在眷村第7個年頭,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參與眷村保存到今日留在地方,為地方爭取資源與擾動等等,滿腦子總思考著什麼東西能夠留下來、用什麼樣的方式推廣出去,畢業後留在眷村的時間較長,跟著眷村眷戶一起吃飯的時間也因此增加,因而發現「眷味」這件事情離我很近因為吃的到,卻也離我很遠因為不是我習慣的煮法,然而從「味道」的不同,就已經體現了文化的差異,如此平易近人卻也如此不同,因而成為本次行動的提案構想。

        規劃過程中,相比於過去年輕人規劃事情,眷村人由我們邀請來共同協助,這次不論是紀錄、眷味故事或者影片拍攝,眷村人都是主角,我們所拍攝的內容、撰寫的題材都取決於他們過往在眷村生活的記憶,也因此從烹煮眷菜這件事情,提升了眷村居民、社區居民的參與度與認同感,也因此對自己的眷菜口味更有自信與進一步推廣。

        另一個讓我行動的原因在於如果現在不努力將眷菜進行記錄,未來這種看似又近又遠的味道便會隨著時間快速消逝,也因此在行動中我還帶領了其他年輕人一起投入,希望有興趣的年輕人能以傳承眷菜為志業,讓眷味餐廳除了眷村人烹煮外,也是年輕人在地方的另一番文化事業。

行動夥伴-王品璇

        會參與本次的餐桌上眷味五感是因為學姊李依倪的關係,過去自己在文化資產維護系中,比較偏向修復紙張的專業學習,兩年多前因為學姊的關係,開始接觸眷村,協助眷村做老照片整理、清潔、典藏與詮釋,從中開始認識到虎尾眷村豐富的地方故事,因因而有口福的常常吃到眷村居民的每位眷菜,受眷村居民照顧不少,這些眷菜的味道因為烹煮的方式不同而產生了不一樣的風格,也從烹煮方式中發現眷村人與台灣人的生活方式差異,也因此當學姊提出想要進行餐桌上的眷味五感時,覺得十分有趣便加入了行動。

        我參與比較多的地方是影片拍攝以及整體計畫時程控管與撰寫,影片拍攝過程中協調影片拍攝以及眷村人之間的行程,溝通是過去較為不擅長的地方,因為本次行動也從中鍛鍊的自己溝通能力,學姊本次將時程控管與計畫彙整任務交給我,過程中我必須對計畫掌握度高,也在學姊來來回回的調整下,讓我知道成果應該呈現的樣貌,能夠在幫助地方文化保存之下,還學習這些重要的基礎能力一舉兩得,未來也將繼續努力與學姊一起待在地方!

P.S.圖為團隊成員合影

虎尾眷村電子食譜

@ 2021-11-20
瓶編們這次和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虎尾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 合作的眷菜食譜出爐啦~
看起有沒有食指大動呢?想吃可以跟>>>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虎尾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預約~
裡面除了料理教學,還有眷菜小故事,趕快點進相簿看看吧!
相簿在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KeepingTheCulture&set=a.427130515465115
補助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補助計畫:110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承辦單位:文化保溫瓶
合作單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虎尾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

虎尾開口笑

@ 2021-11-20
糖、麵粉、雞蛋再沾上一點芝麻,炸的酥酥香香~就是眷村孩子們最愛的小零嘴開口笑。
過去許多幫媽媽跑腿到辛棟劉叔叔雜貨店買東西的孩子們,總是被它的香氣吸引,忍不住嘴饞買一顆來品嘗。
高清影片往這走:https://youtu.be/INPejaTjix8
補助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補助計畫:110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承辦單位:文化保溫瓶
合作單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虎尾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

虎尾眷村貓耳朵

@ 2021-11-20
說到眷村料理,最常用到的食材就是麵粉,虎尾建國眷村媳婦胡阿姨發揮創意,利用蝶豆花、火龍果、南瓜將貓耳朵染上漂亮的顏色,淋上炸醬那股香氣讓人食指大動!
高清影片往這走:https://youtu.be/mx4-cXJrD0I
補助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補助計畫:110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承辦單位:文化保溫瓶
合作單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虎尾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

虎尾眷村空氣餅

@ 2021-11-20
想吃甜的?鹹的?都可以!百搭料理空氣餅!
空氣餅製作的時候,會在中間包入小麵團,經過乾烙受熱後,就會在中間留下空隙,可以扒開包入酸豇豆、紅豆餡一起吃。
高清影片往這走 https://youtu.be/HXN6nT-MlVw
補助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補助計畫:110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承辦單位:文化保溫瓶
合作單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虎尾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

虎尾眷村飲食意象影片

@ 2021-11-20
眷村的人走了,眷村歲月頹廢在虎尾眷村的荒煙蔓草之中,我們相信這片無人煙的地方總有令人懷念與嚮往的故事,除了找回回憶更要找回曾經裊裊炊煙的家戶美味!
今年總編和其他小編夥伴今年與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虎尾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  的媽媽們一同合作,紀錄了十道眷菜工法,看了真是令人口水直流!
未來會公布電子版請大家敬請期待,今天就看來影片聞聞香吧!
如果想品嘗這些美味的料理順便逛逛虎尾建國眷村,歡迎私訊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
高清影片往這走 https://youtu.be/LS9FWhhKMts
補助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補助計畫:110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承辦單位:文化保溫瓶
合作單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虎尾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

【眷菜人文故事10 粉蒸肉】

@ 2021-11-20
 
香菜編為大家送上本系列的最後一道菜~
在早期眷村,大魚大肉是特殊節慶才能看見的珍稀菜餚,其中「粉蒸肉」是使用整塊豬肉而不是肉絲所烹煮的料理,這種珍貴通常都是父親發薪當天,或者是中秋、舊曆年特殊節慶時才可能吃到!
粉蒸肉會使用到地瓜、芋頭等根莖類鋪底一同蒸煮,根據庚棟住戶魯紜湘回憶,住家緊臨附近農田,常常一群孩子摸進別人田地偷拔地瓜來吃,自己放學走在田邊時,若看見農人採收完的芋頭田中還有一些未採收的小芋頭,她就採回去種在自家後院,芋頭的生長一直到她長大,年年都有芋頭吃,有時候還會切片炒肉末,又是一道菜了!
攝影:吳岳達
補助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補助計畫:110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承辦單位:文化保溫瓶
合作單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

【眷菜人文故事9 糖醋排骨】

@ 2021-11-20
 
倒數第二道菜香菜編為大家帶來糖醋排骨!
糖醋排骨是一道重口味料理,從排骨的調味至拌炒的青椒、紅蘿蔔等佐料,口味又酸又甜,味道豐富多元相當下飯。
根據吃眷村居民回憶:早期眷村生活困苦,吃上大魚大肉的機會不多,大多是粗茶淡飯,為了讓飲食變得更容易下嚥,佐料習慣自然重一些。
在材料使用上,除了使用排骨之外,也可以使用肉末代替,是一道常見的眷村菜。
攝影:吳岳達
補助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補助計畫:110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承辦單位:文化保溫瓶
合作單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

【眷菜人文故事8 涼拌白菜心】

@ 2021-11-20
 
前面介紹了那麼多重口味料理,今天來點清爽的吧!
山東大白菜屬於冬天的蔬菜,也是經濟價值很高的蔬菜,從葉子到莖部、嫩芽到外葉,全身上下皆有用途,過去眷村住戶會將最表層的粗糙葉子,拿來餵養牲畜,如鴨子、豬隻;中間葉子部分可用來煨煮獅子頭,其他部分則可以用來炒家常菜,如開陽白菜,吃不完的除了做成醃漬品,例如四川泡菜。
一顆白菜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可說將眷村人的手藝淋漓盡致展現!
本次的主角「涼拌白菜心」,便是取白菜嫩葉以及莖部,將其切絲後加入調味料,就能成為開胃又清爽的涼拌菜,奢侈一點可以加入雞絲一起拌勻,十分下飯。
攝影:吳岳達
補助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補助計畫:110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承辦單位:文化保溫瓶
合作單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

【眷菜人文故事6 蝦仁烘蛋】

@ 2021-11-20
 
延續上一道菜的養雞副業,第六道菜也和雞有關!
早期眷村居民的生活大多困苦,但家中小孩又多,單靠軍人父親一份薪水很難支撐家計,幾乎每一戶居民都會發展副業增加收入,虎尾眷村最大宗的副業為「養雞」,根據庚棟居民魯紜湘回憶,早期眷村住戶都會飼養來亨雞,來亨雞屬於生蛋雞,來亨雞生蛋後把雞蛋拿去賣錢,由於雞蛋真的太多了,會使用雞蛋的料理自然就多,烘蛋便成為眷村料理之一,但「蝦仁」屬於海鮮高貴食材,並非每一戶都能吃得起,眷戶魯紜湘笑著提及當時最常吃的還是單純的烘蛋而已,光是那濃濃的蛋香就已經足夠讓還是小孩子的他們雙眼發亮了!
攝影:吳岳達
補助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補助計畫:110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承辦單位:文化保溫瓶
合作單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

【眷菜人文故事5 蔥油雞】

@ 2021-11-20
 
今天香菜編要介紹的這道菜,和過去虎尾眷村發展最大宗的副業有關係喔!
早期眷村因為物資缺乏,肉類屬於珍貴食材,僅有特殊節慶才會烹煮,唯獨蔥油雞屬於例外,虎尾建國眷村居民副業多數為飼養生蛋雞-來亨雞,如果遇到不太生蛋的雞隻或者年老不易下蛋的母雞,就會遭到淘汰並做成蔥油雞食用。
根據眷村居民胡娜描述,眷村居民大多不常上虎尾街購買雞肉,一般會從自己飼養的生蛋雞中挑選,自行宰殺烹調,所以眷村媽媽們幾乎全部都會宰殺禽類的技術,有時根據情況不同,也會使用鴨、鵝來代替雞肉。
攝影:吳岳達
補助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補助計畫:110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承辦單位:文化保溫瓶
合作單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

【眷菜人文故事4 麻婆豆腐】

@ 2021-11-20
 
說到眷村料理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是鹹香麻辣的重口味!
虎尾眷村屬於空軍眷村,「辛」、「辣」口感、味覺是虎尾眷村的一大特點,料理中時常使用辣豆瓣或者辛香料提味,其中的代表菜色就是「麻婆豆腐」了。
「麻婆豆腐」當然就是川菜啦!因為「麻婆」二字指的便是「四川妹子」,為什麼省籍大多在北方的空軍眷村會有這麼多的川菜呢?是因為在八年抗戰時,空軍一路退守至四川,訓練、抗戰一待就是好幾年,許多軍人習慣了當地的麻辣口味,甚至娶了四川姑娘,來到台灣之後,這些飲食習慣跟著辣豆瓣醬來台灣了。
攝影:吳岳達
補助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補助計畫:110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承辦單位:文化保溫瓶
合作單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

【眷菜人文故事2 黃豆豬腳】

@ 2021-11-20
 
香菜編又來上菜啦~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黃豆豬腳~
過去的眷村軍眷都有眷補證,虎尾眷村也不例外,定時有軍人於眷村發放或需要前往指定地點領取物資,領取憑證即為眷補證,例如麵粉、鹽……等的民生物資,其中「黃豆」也是配給項目之一,黃豆是一種營養、量多又方便儲存的食材,虎尾眷村居民大多為北方人,北方除了出產小麥之外,也產黃豆這類雜糧,眷一代媽媽除了直接烹煮黃豆入菜外,也會孵黃豆芽來炒菜。
「黃豆豬腳」因加入黃豆的因素,不會有常見的豬腳過油的問題,黃豆吃起來也有濃厚肉香味,豬腳中也能嘗到黃豆的香味,可說是過去眷村中能被整鍋盛光的極品佳餚!
攝影:吳岳達
補助單位: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補助計畫:110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承辦單位:文化保溫瓶
合作單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 虎尾眷村再造協會

【眷菜人文故事1 紅燒烤麩】

@ 2021-11-20
 
接下來香菜編會發佈一系列關於眷菜的人文故事喔!首先打頭陣的就是紅燒烤麩 ~
紅燒烤麩是一道常見的眷村家常菜,拌炒、加料、上菜!
「烤麩」是一種將麵粉的”筋”提取出來用蒸籠蒸熟後再撕成一塊一塊並熱油鍋下去炸的食物。根據居住在建國一村丙棟的居民胡娜敘述,紅燒烤麩並沒有季節的限制,不論四季都能製作,可一起拌炒的材料多元、彈性,大多將筍子、胡蘿蔔、木耳、香菇加入烤麩一同拌炒,再加入冰糖與醬油等調味料就能上菜了。
媽媽們在除夕夜準備好年夜飯後,會接著開始做紅燒烤麩、滷牛肉等料理,至於為什麼會是這些料理呢?因為它們都是可以重複加熱食用的料理,她們將這些菜色準備起來後就放進去冰箱凍著,要吃的時候就根據需要的量放進去蒸籠加熱,很快就能上菜了,紅燒烤麩,幾乎可以說是眷村版的加熱食品呢。
攝影:吳岳達

虎尾眷菜煮起來

@ 2021-11-20
 
瓶子現在除了瓶編(總編)、住田編外,還有一位新小編-香菜編,香菜編愛吃香菜但不愛葱,一起跟著瓶編在眷村裡混吃混喝,接下來歡迎香菜編來寫自己吃了什麼!!!!(鼓掌)
繼上次的豐盛的虎尾眷村特色料理,眷村媳婦胡阿姨和眷村人魯姐今天製作了小點心——貓耳朵、空氣餅和開口笑,這三樣的主材料運用麵粉、水就能簡單製作,還可以隨當日家中現有的食材隨意變化。
像是貓耳朵可以乾拌炸醬或煮湯,也可以和木耳、香菇炒成一道菜;空氣餅則是鹹甜皆宜,包入豆沙、酸豇豆等等,過年的年夜飯則會包入醬牛肉,如果平時沒有時間準備內餡,簡單炒個蔥花蛋也可以包進空氣餅;開口笑是最受眷村小孩歡迎的零食,炸到香脆外層包裹白芝麻的外皮,一口咬下內層是柔軟的蛋香,一不小心就會吃掉好幾顆。
這些眷村日常的小點心,當然也請了專業的攝影團隊紀錄,準備收錄進眷菜食譜中,請大家敬請期待~

虎尾眷菜紀錄開跑

@ 2021-07-30
在過去幾年來,小編最喜歡的就是跟眷村人一起吃飯啦!
昨天眷村媳婦胡阿姨煮了一桌豐盛的眷菜,有糖醋排骨、紅燒烤麩、蝦仁烘蛋、蔥油餅、粉蒸肉、蔥油雞,再炒兩樣青菜,配上用剩餘食材雞骨和蝦頭煮的「海陸什錦湯」,真是營養均衡又美味的一餐,裡面有哪一道菜大家沒吃過呢?
胡阿姨在廚房煮菜時陣陣香味飄來,對於在旁邊幫忙拍攝的小編來說簡直一大試煉,忍著口水、專注紀錄,好期待中午開飯啊!
 
中午二村的唐爺爺與一村的梁哥夫婦也來一起吃飯,一邊交流討論中國各省和台灣的飲食文化,小邊也發現到眷菜和台灣菜在調味和烹調方式上有很多不同,例如小編是傳統農村的孩子,就很少用「花椒」來料理,我們總喜歡加水煮食物,但眷村人總喜歡用炒的方式來料理,不論是口感或實務上都很不一樣!
 
瓶編認為從吃飯能直觀的看到「文化」多樣性,特別感謝教育部青發署補助我們瓶子做眷菜紀錄,瓶編請了專業的攝影團隊來進行記錄,希望能出一本美美的眷菜食譜、眷菜影像,讓這些特別與美好的味道留、下、去~~~
我們接下來也會持續發文有關眷菜料理的文章,快來一起流口水吧!!!(壞笑)
編:瓶編總編、香菜編
回上頁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