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溫瓶創辦人-李依倪
碩士畢業至今約接近二年多的時間,也同時是待在眷村第7個年頭,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參與眷村保存到今日留在地方,為地方爭取資源與擾動等等,滿腦子總思考著什麼東西能夠留下來、用什麼樣的方式推廣出去,畢業後留在眷村的時間較長,跟著眷村眷戶一起吃飯的時間也因此增加,因而發現「眷味」這件事情離我很近因為吃的到,卻也離我很遠因為不是我習慣的煮法,然而從「味道」的不同,就已經體現了文化的差異,如此平易近人卻也如此不同,因而成為本次行動的提案構想。
規劃過程中,相比於過去年輕人規劃事情,眷村人由我們邀請來共同協助,這次不論是紀錄、眷味故事或者影片拍攝,眷村人都是主角,我們所拍攝的內容、撰寫的題材都取決於他們過往在眷村生活的記憶,也因此從烹煮眷菜這件事情,提升了眷村居民、社區居民的參與度與認同感,也因此對自己的眷菜口味更有自信與進一步推廣。
另一個讓我行動的原因在於如果現在不努力將眷菜進行記錄,未來這種看似又近又遠的味道便會隨著時間快速消逝,也因此在行動中我還帶領了其他年輕人一起投入,希望有興趣的年輕人能以傳承眷菜為志業,讓眷味餐廳除了眷村人烹煮外,也是年輕人在地方的另一番文化事業。
行動夥伴-王品璇
會參與本次的餐桌上眷味五感是因為學姊李依倪的關係,過去自己在文化資產維護系中,比較偏向修復紙張的專業學習,兩年多前因為學姊的關係,開始接觸眷村,協助眷村做老照片整理、清潔、典藏與詮釋,從中開始認識到虎尾眷村豐富的地方故事,因因而有口福的常常吃到眷村居民的每位眷菜,受眷村居民照顧不少,這些眷菜的味道因為烹煮的方式不同而產生了不一樣的風格,也從烹煮方式中發現眷村人與台灣人的生活方式差異,也因此當學姊提出想要進行餐桌上的眷味五感時,覺得十分有趣便加入了行動。
我參與比較多的地方是影片拍攝以及整體計畫時程控管與撰寫,影片拍攝過程中協調影片拍攝以及眷村人之間的行程,溝通是過去較為不擅長的地方,因為本次行動也從中鍛鍊的自己溝通能力,學姊本次將時程控管與計畫彙整任務交給我,過程中我必須對計畫掌握度高,也在學姊來來回回的調整下,讓我知道成果應該呈現的樣貌,能夠在幫助地方文化保存之下,還學習這些重要的基礎能力一舉兩得,未來也將繼續努力與學姊一起待在地方!
P.S.圖為團隊成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