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成年禮的道具
終於逐漸看見曙光
夥伴們實體一起準備活動過程的道具
期待活動順利舉辦與大家見面
帶大家一起體驗在林園蛻變的過程
終於逐漸看見曙光
夥伴們實體一起準備活動過程的道具
期待活動順利舉辦與大家見面
帶大家一起體驗在林園蛻變的過程
疫情終於降級~
我們的宣傳也開始啟動,也來向林園的大廟-廣應廟謝府王公祖祈求活動一切順利
一波大疫情打亂了整個活動節奏
但我們仍然透過線上會議討論準備
期待疫情解封後與大家相聚
一對掃把,一世情誼
三年前我們剛返鄉沒多久 初入社區我們誰也不認識 第一場活動中 素昧平生的林內社區 對我們義無反顧的支持 總幹事文三大哥送了我們一對天地掃 祝福我們向天地掃一樣給家鄉帶來好運
三年後的我們 逐漸成長茁壯 是我們該報恩的時候了 我們決定參與林內社區傳承天地掃 有一個阿伯願意傳授 過程中很難過他遇到了大腸癌 社區玉盒阿姨看到我們很想傳承的意志 重拾功夫帶我們一起去採槺榔砍竹子 為我們無私的付出與奉獻 紀錄傳承與學習
學習的過程中 一開始是兩個比較大的青年在學 後來慢慢的國高中的學生也看到了 雖然一開始看起來很無聊 但看到我們這些年輕一輩的人在學 勾起好奇心一起來學 來學的學生許多都來自特殊家庭的 除了傳承之外也造就一個陪伴關懷的空間 在學天地掃也在製作過程中陪伴他們一起成長關心
認真的女人最美麗~林內網美 阿盒姐
林內社區目前現存會採集材料的人非常少,阿姨這天帶我們上山取材,我們準備將材料運下山,往回一看看到阿姨開心滿載而歸的表情,瞬間覺得我們今年想與林內一起努力的理想,一切都值得了~
製作林內天地掃是一個具有相當技術的記憶
從取材,製材,再到製作
透過前輩手把手的教學製作讓我們了解學習認識先民的不容易
更加讓我們想要將這個記憶完整傳承保留下去
根據當地耆老講述,鳳山丘陵林園段有20幾座石灰窯,我們跟在地耆老一起爬上那祖先的尋根之路
道路崎嶇,但也因為崎嶇而守護了這裡的石灰窯完整
期待我們的石灰窯影像紀錄吧!
這個窯是做什麼的呀?
窯烤雞? 烤番薯? 烤披薩?
都不是哦~是烤石頭的!
什麼!?烤石頭!? 有沒有搞錯~
讓我們繼續帶著你揭密~
今年夏天我們將帶著大家一起穿越山林
找尋那記憶中的魔法掃把~
雄青ㄟ林園創行者第三年執行計畫的全紀錄,第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們持續在在地深根,從第一年遇到問題總是無所適從,到現在慢慢凝聚一群夥伴,以及一群支持我們行動的粉絲們,未來我們將持續朝向培力新生代,讓地方三生三造從我們開始延續傳承連結下去,讓林園這棵大樹持續茁壯,也許我們的心肝真的很大一次做了這麼廣面向的計畫,不過我們想這是因為我們對在地的情感認識覺得刻不容緩,即使我們現階段再辛苦也要讓這條林園的跟如同林園旁邊的高屏溪綿延流傳,讓我們為生為林園人而驕傲。
雄青ㄟ林園創行者返鄉第三年,三年前我們從與社區共同營造起家,深感總是見不著年輕學童參與,於是我們融入校園與學校共同研究,共同合作108課綱校園本位課程,共同在林園高中校園內建立一間文史教室,未來提供整個大林園生活圈的師生座位培育學習在地文化的基地,營造的過程有許多地方的老師學生一起熱情共同參與,讓看似枯燥的文史教室因為這樣的一群人共同合作營造,變得活潑而有趣,也帶給這些學子誠為這間文史教室守護者與傳承者的使命感。
雄青ㄟ林園創行者返鄉第三年,過程受到許多好朋友的幫忙,從抱著是回來幫助家鄉的心態到轉換為互助合作的態度,從誰也不認識,透過我們雙手雙腳勤奮耕耘,用汗水與笑容串聯我們與在地老中青的關係,我們的實務行動跑遍林園的山河海港城,加深了我們與土地的情感,我們的熱情洋溢喚起了在地居民的新希望,讓地方開始有新的想法,覺得想改變就跟我們一樣去嘗試行動看看,想是問題,做是答案,輸在猶豫,贏在行動,翻轉家鄉,青年行動。
今年的海洋永續嘉年華圓滿成功
去年我們推動了不同以往的淨灘活動
結合了 林園紅樹林學會 生態教育的課程與創作
讓在地許多團體看到新的推動方式
今年很與 林園獅子會及林園紅樹林保育學會一起規劃
有許多疼惜林園創行者的在地許多前輩與團體支持
非常感謝地方上的前輩師長親友相挺
讓活動精彩活潑豐富有趣
大家一起人力物力共同圓滿❤
我們相信要讓家鄉向前走,要老中青三代共同努力💪
林園的未來,咱做伙打拼照顧🌞
返鄉第三年🌞
一路走來感恩在地前輩師長牽成指教
還有很多一起奮鬥的朋友夥伴
前輩的經驗×年輕的衝勁=創新的火花
回鄉的路上若不是有大家的支持相挺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
要感謝的人很多,要感謝的話很多
請讓我們以行動為家鄉做事來回禮
教育承先,服務啟後,踏實行動
我們的林園可以孕育出很多美好的事物
今天結束期末訪視了
計畫的結束不代表我們耕耘的結束
謝謝社區每一個夥伴的幫忙努力
謝謝碧惠校長、岳澤組長假日撥空參與
謝謝教育部的老師與工作夥伴
謝謝創行者的夥伴
謝謝
在地好多單位的一起努力
有太多太多想感謝的人
一時說不完
我們選擇把大家幫忙我們的能量繼續回饋在在地
深耕深入的繼續去做
也告訴每一位孩子
這些是哪些前輩們對我們的傳承與提拔
教育是百年大計
我們將大手牽小手.一代帶一代
把我們林園的精神延續下去
我們第二次帶著這群孩子🚗
這次帶他們走走老街🚶
跟福德爺爺打打招呼👴
到派出所找警察大人泡泡茶👮
每個小蘿蔔頭都很認真的聽我們介紹,很踴躍的回答💕
期待下一次與他們的相聚🌞
這條街未完待續🕵
我們今年計畫重要的其中一個部分,用林園的元素創作一系列可以讓學生學習與製作的作品,學習一些基本的技藝技能,成為他們探索職涯的一個經歷,同時更希望未來能成為他們謀生的技能之一
內容蘊含了林園在地的生態與文化,用祖先傳承給我們的瑰寶,加以運用發揮,承先啟後,創造新生
空間在經過重新粉刷以後,我們募集了社區的大人小孩一起開始布置文史教室空間,布置有很多方式,而元素只有一種,就是林園
初來乍到這間教室,窗簾早已因為年久失修損壞不堪,我們想起了與我們友好合作的頂厝社區有做洋蔥染布,便與他們共同合作創作洋蔥染布作為窗簾的布料
主題的顏色也用了與洋蔥染布同色相不同明度的顏色.增添空間的活潑感
讓我們慢慢期待完成的樣子吧~
一刷一刷一刷
夥伴與學生志工們拿著刷子與滾輪分工進行教室的粉刷
大朋友刷天花板,小朋友刷牆壁
慢慢地這個學校最老的教室逐漸煥然一新了~
這次的計畫很重要的一點是創造在地的生態商品。
我們在前一次的生態巡禮過程中呢,我們沿路收集各式各樣的自然植物材料。
今天由我們的生態大師 蘇文華老師,帶著我們一起觀察這些材料的樣態,並透過這些材料的特性嘗試不一樣的加工方法,同時也帶著我們學習使用加工機器。
究竟我們做了哪些成品呢?靜待開幕時來一同欣賞吧~
7月初我們開始帶著夥伴與學生動工了我們的歷史教室
一間閒置已久的教室,天花板與牆壁的漏水壁癌是大大的考驗,一群人看了一眼沒想太多,就穿起手套拿起工具開始動工
千言萬語,行動才是一切
null
◎我們和文史工作者健城老師一起帶著國中的學生踏上他們印象中只是菜市場的林園老街-福興
◎從一連串述說與親臨現場,讓他們發現原來這條街上藏了這麼多他們不知道的秘密。
◎終於我們開始讓這些故事不再是秘密,而是可以傳承下去的記憶。
這次我們特別邀請老街上合春圓仔冰第三代傳人雨鑫,帶著學員從DIY圓仔過程中,體驗製作過程,一邊為我們講述他從小到大所經歷的老街生活記憶。
過程中學員很開心,有的從沒吃過湯圓,有的吃完不斷來續碗,還有學員說要去老闆店裡聽他講故事。
寓教於樂,我們認為文史可以更多元的觀點來去認識,專業文史工作者看到的,一般鄉親看到的,老店看到的,統合起來會是一幅繽紛的圖畫。
◎活動講師 琮勝老師 開頭介紹了林園河灘與海灘漂流木的形成緣由,讓我們知道台灣的樹木種類,由淺入深的介紹,加上實際觸摸木材與嗅聞,讓大小朋友發現木材的美,與保護樹木可以減碳降低暖化的重要性
◎介紹完木材種類,老師帶著我們使用櫸木的修枝材創作屬於自己的樹枝筆,小孩與爸媽一起動手做,世界唯一,專屬VIP,還有小朋友說要當傳家之寶呢
◎還有利用烏心石、荔枝木、桃花心木...等修枝材切成木片,讓我們在上面寫上自己最美的名字,做成可愛的吊飾,可以掛在背包或是鑰匙
◎修枝小知識-森林茂密生長,土地光照不足,使地被什草、灌木層減少,地表裸露,致降雨會造成沖蝕;
修枝後,陽光可射入地表,促使地表什草及灌木層之滋生。對雨滴之衝擊,有層層之緩衝力,灌木、什草,根群亦有固土之作用,可減少土壤沖蝕。
我們相信,要想大家一起守護土地,要先知道為什麼要守護。
◎活動開頭講師介紹了林園紅樹林生態的前世今生,豐富的故事讓大小朋友發現家鄉河岸的美,從故事開始萌芽對環境的關心
◎更詳細的介紹塑膠與各種類人造物對環境的危害,讓大家發現為什麼我們需要減塑,使用可重複使用的水壺餐具
◎室內課程後,來到了紅樹林,大小朋友開心的玩著植物遊戲,尋找剛剛課堂上老師介紹的植物,好美的花.好壯的樹.好可愛的種子,真想天天在這玩
◎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到紅樹林最多河漂垃圾的地方,小朋友看到嚇了一跳,紅樹林怎麼變這樣,搶著拿手套工具,拉著爸爸媽媽的手,一起把垃圾撿進垃圾袋,想讓紅樹林變得乾淨漂亮,結束時還有小朋友吵著說:「我明天還要來淨攤!」
我們相信,要想大家一起守護土地,要先知道為什麼要守護!
雄青團隊從9月開始與林園中學文史研究社學生合作,一起延續社區能量,學習前輩經驗,維護社區園地。
社區地方創生的基礎,要先把前輩營造的園地做好維護,並從中與地方產業、文化、生態串聯,三者聯合三創。
未來我們每週的維護與活動將與當地的人們一同合作,創造 “雄南ㄟ金三角”。
很開心的在我們持續延續在地深耕的任務時,也有越來越多團體看到我們這片土地。
這次台客劇場來到我們林園,活動期間帶給當地許多新的事物,淨攤活動也能跟音樂體育相結合。
我們創行者發動林園50幾位的鄉親一起參與,過程中也讓鄉親更認識的我們的家鄉是多麼需要保護!
相信這50幾位的鄉親回家後會像一個個種子一樣,把保護環境與認識家鄉的行動想法傳播給街坊鄰居,50變100,100變200,這才是我們發起青年行動的意義,串起更多的心一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