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一日,罩霧」演出及分享
彰小孩今年來到鹿港北投船仔頭尋找漁村的足跡 踏查過程中無意發現地方傳奇故事 一樁失蹤案,掀起社區一陣騷動 村里的人在詢問完地藏王後 決定透過牽竹藏一探究竟 但這件事的發展就到此停住了 透過故事改編, 與鹿港新聲閣傳統北管樂器的搭配 首次嘗試劇場演出,透過這個表演,邀請各多鹿港青年走進聚落
團隊核心,從挖掘在地故事,重新認識逐漸被淡忘的聚落。以日常生活為出發點,讓彼此以輕鬆的方式,串連兩代之間對於聚落的想像,讓長者、青年與社區,三者間創造永續發展的空間。 本次計劃將以鹿港北頭村落為主,邀請地方長者提供自身與此生活的故事,青年透過與自身的連結,以傳統媒材與創新數位科技的應用,轉譯成不同形式的傳播內容,強化長者、青年與社區的認同。 此計畫目的誕生,無疑提供青年與長者彼此表達對地方的情感,在這對話的空間,幫助青年從長者生命故事中,了解一個社區產業、地景變化背後的原因。 一群以北管音樂,來表達自己對於地方的情懷,並且透過北管串連鹿港不同時期的面貌。將收集到故事,由組員發揮創意,編製成故事劇本,以社區行動劇場方式實體演出。 除此之外,將故事進行錄製,透過彰小孩Podcast的平台,紀錄與傳播,希望在未來,可逐步收集鹿港逐漸被遺忘的聚落故事,讓更多人對於鹿港可以有豐富的認識。
彰小孩今年來到鹿港北投船仔頭尋找漁村的足跡 踏查過程中無意發現地方傳奇故事 一樁失蹤案,掀起社區一陣騷動 村里的人在詢問完地藏王後 決定透過牽竹藏一探究竟 但這件事的發展就到此停住了 透過故事改編, 與鹿港新聲閣傳統北管樂器的搭配 首次嘗試劇場演出,透過這個表演,邀請各多鹿港青年走進聚落
「彼一日 罩霧」
鹿港北頭娛椿共同實驗空間首場演出
經過幾次的訪談與討論,對於過往船仔頭充滿許多想像,船仔頭地理位置非常靠近海邊,經常在夜晚中起大霧,濃濃的大霧,小朋友不太敢在外頭逗留,那種懸疑感,時常人印象深刻。
透過各自對於訪談過程中資料,講述自己的感覺,以及最有印象的部分,由團員-麒愷發揮創作,帶領大家進行創意性的思考。
預計結合地方青年團隊,在不同基地中演出,透過表演的方式,讓在地,以及對地方有興趣之青年,可以讓是到船仔頭。
經過上次訪談活動,讓團隊了解到地貌的演變,以及聚落居民如何圍繞著信仰,來串連著集體對於這個地方的記憶。
這次跟著8月初1(農曆)地藏王生,看著離開的住民,因為信仰再次回到船仔頭。
這是離開住家,邀請受訪者實際走訪聚落,受訪者站在不同的地方,侃侃而談童年的回憶,即便有些房屋改變原本的面貌,但當年從這個屋頂爬到那個屋頂,這個聚落最大的空地,不僅是小朋友的天堂,也是長輩的工作(剝蚵)聊聊八卦的地方。
呂大哥與他的家人,透過春仔花手工藝,每年在地藏王聖誕時,展示最新創作,以示對信仰的重視。
每當這個時間,聚落的人特定來看他們的創作。
透過對話慢慢形成對船仔頭的認識,
透過實地踏查體會街上的一磚一瓦,
感受地方人群的生活方式。
在前陣子疫情陰晴不定的狀態下,與地方居民見面的時間一再順延,終於在確診數降至個位數,趕緊安排這次的見面。
做田野最令人期待的不僅是受訪者精彩的生平故事,更令人期待的事進入生活的場域,感受人與空間互動時的情感流露。
抵達受訪者家門口時,外頭高掛著「鹿城春花纏藝」,原來受訪者與家人一同在桂花巷藝術村駐點,推廣春仔花。
這條巷弄不長,約莫300公尺,體現著港口時代產業變遷的變化。
從敘述中,宛如拼圖般把那些消失的足跡,逐漸在腦海裡建構了起來,鹽區、鹽務局、漁民福利社、漁會,老一輩的人總希望後代子孫可以免做這種靠天吃飯的工作,紛紛建議小孩往東邊發展,受訪者剛好生於鹿港木工產業發達時機,開啟三年六個月的學徒生活。
聚落的廟口,建廟的背後,總有一群人用不同的方式圈著這個地方的記憶
早在踏入這條巷弄前,已透過團員分享家族過往在此生活的描述。
在船仔頭往北約莫一公里處是鹿港高中,是其中兩位團員的母校,然而卻是在這次的活動中,首次走入這條小巷子。「雖然這兩個在地緣上相當接近,但於就學的三年中,對這裡完全陌生,比較常走的就是天后宮前的中山路,大條又是附近主要店家的集散地,真的不會知道這裡」。
三條巷位在鹿港西北邊,從清朝地圖看來,聚落鄰近海岸,早期以漁業為主要的經濟命脈。
(來源:漢寶德《鹿港古風貌調查》,後製:王麒愷)
此區的房屋結構是屬於狹長形,但與市中心「三坎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有所不同,彼此相互緊鄰,ㄇ 字型的結構,保留一條狹長的空地,主要是用來曬魚網的。
團員提到此區劃分範圍不大,但裡頭卻蘊含許歷史社會演進故事,希望可以針對不同的人,從他們生命的經驗裡,找到逐漸消失的生活型態。
田野調查、在地故事,固然是認識地方重要的起頭。繼上次說書人的演出碰撞,希望把這樣的擾動方式,帶進鹿港不同聚落,開啟地方青年踏入聚落的機會。這次團隊將進入鹿港早期漁村地帶,瞭改漁業與地方興起、沒落的關係。
位於鹿港西北邊的漁村,緊鄰台灣海峽,居民主要依賴漁業維生,隨著台灣經濟發展政策,工業時代來臨,工業區的興建,改變生態環境,於此生活的人民,眼看賴以為生的經濟產生巨大變化,因而離開。除此之外,在1980年代末期,道路拓寬計畫,讓不少北頭村落房屋支離破碎,聚落產生巨大變化,人口也因這種種的原因,離開了。
這次地方故事採集區域,主要以玉順里(當地人俗稱三條巷)作為故事發展核心。此區算是鹿港開港時期最早發展之一,於清代作為鹿港港口的中心地區,聚落包括媽祖宮口、水上口、土地宮口、船仔頭、魚行口、二王宮口、戲院口等,其中船仔頭位於金土地公後面一帶,昔日鹿港溪北岸,航道出入位置,帆船可到此停靠,故稱「船仔頭」,附近還有老一輩人,記憶中的燈塔埕[1]。
[1] 鹿港鎮志沿革篇,229-239
【彰小孩地方說書第一季-我毋爾是一个刣雞的】
在新聲閣第二年團慶中,將說書人活動納入
一同透過北管的演奏,讓村落七嘴八舌流傳的故事,添加臨場感。
改編至牛墟頭 新聲閣創辦人溫足 一生的故事 從他殺雞鴨、開工廠,到後來牽狗仔(仲介)的職涯發展 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他一生的轉變 也看見牛墟頭與鹿港鎮上市容的變化 。
因次,希望透過靜態與動態結合 邀請鄰近的居民,從許水德的故事 ,一同來反思村落變化的情形。
住在鹿港牛墟頭的許水德,從還沒出生時,就在市場跟著家人殺雞賣雞,出生後雞寮的雞,更是伴它成長維生的重要夥伴。
或許他一生就會這樣與雞隻們度過。 但卻在一次接二連三的怪夢後,雞的告誡,讓許水德開啟人生另一段旅程。 就讓我們一起跟著水德的生活,一探牛墟頭的變化。
說書人:阿愷之聲-王麒愷
後場配樂:鹿港新聲閣
板鼓 楊竣宇 通鼓 許升嘉
嗩吶 楊邵翰 王麒愷
鑼 王柏仁 許郁敏
鈔 溫忠翰 許博翔
響盞 李佩勳 溫文愷
我毋爾是一個殺雞的
改編至牛墟頭 新聲閣創辦人溫足 一生的故事
從他殺雞鴨、開工廠,到後來牽狗仔(仲介)的職涯發展
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他一生的轉變
也看見牛墟頭與鹿港鎮上市容的變化
因次,希望透過靜態與動態結合
邀請鄰近的居民,從許水德的故事
一同來反思村落變化的情形。
劇本分成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講述許水德殺雞職涯,運用離奇的際遇,創造他與北管的連結
第二部分:講述許水德因應社會環境變遷,從傳統一級產業,轉型至工業時代的情形
第三部分:透過北管成員離去,樂軒消失,帶出人口外移的景象
第四部分:則是透過水德小孩,對於家鄉土地商業發展的企圖心,點出現今村落在面對政策與經濟發展需求下,建築拆遷的情形。
在計畫的牽引下,一起與新聲閣夥伴,進行創作。
聽的看似是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說的是現在環境變遷,人與社會關係的改變。
從七月開始,新聲閣團員聚在一起開會,討論著十月的團慶要如何呈現,為了讓北管成為主角,而非只是廟會活動的配角,決定利用傳統遊街的方式,以及說書人的方式呈現。
新聲閣團長王麒愷,同時為廣播節目「阿愷之聲」的主持人,麒凱與彰小孩一同做劇本發想及編寫,並由麒凱擔任說書人,在廟口帶來精彩的故事。
團員們利用每週日固定的練團時間,來到鹿港景靈宮,除了練習北管的原有曲目之外,也配合團慶編排新的鼓介以及曲目,讓團員們練習。
北管練習時,使用的工尺譜,皆由新聲閣團員王柏仁老師,用毛筆字寫成再複印,所有樂器彼此配合演奏曲目,得依靠所有團員的默契及時間的練習,因此每一個禮拜的團練都相當難能可貴。
有時新聲閣也會移地訓練,來到樑露工坊練習,有別於廟口室內空間,樑露工坊提供戶外的場地,也歡迎經過的人一同參觀我們的練習過程,對於新聲閣以及北管文化,都是一個很好的露出機會。
村落的魅力,就在它出其不意的小巷仔
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待以前房子所坐落的方位
腦海中肯定跑出各種疑問
為什麼這裡是房屋的正門?這前面怎麼會是別人家的後面?
為什麼前面沒有馬路?
種種不符合邏輯的地理位置,其實都應該把建築建成的時間軸拿出來談論
許多現代街道的變化,幾乎是經歷多次都市規劃的結果
走進小巷子,前方是一堵牆,沒有向前的道路
右側佇立的是「紅磚砌成的三合院」
這裡這新聲閣元老級人物-「溫仔」的家
前來迎接我們的是他的孫子
老宅最大特點,就是在他「ㄇ」字型的排列中,那一大片空地
經常是小孩玩耍、大人聊天的好所在
我們各自拿了板凳 不約而同地圍成一個圈 聊起溫仔的生命旅程
在這次的對談中,獲得許多新的發展
從個人的職涯發展中,認識到社區過去到現在的產業變化
因「溫仔」對於北管的愛好,不僅成為家族成員對他最為深刻的記憶,同時也為這個社區寫下一段北管樂軒的歷史
在歷經五十幾年的沈澱後,因緣際會被一群年輕人挖掘出來
他們開始想透過北管作為媒介,讓更多人可以認識到這個地方不同的故事。
後續將透過這些田野調查的資料中,書寫一段屬於此地的故事。並且結合北管曲牌,進行一場廟埕說書人的活動。
跟夥伴步伐,開啟與廟埕前的爺爺奶奶們,美好的旅程
夥伴在北管樂軒中,已累積兩年多的時間
期間,對於社區、廟宇,與北管樂軒,有著許多待人挖掘的寶藏
於是,在幾次討論中,努力的繪製出啟航的地圖
原先,先從廟埕奶奶日常對話開始
從廟裡變革、過往社區的面貌說起
如同一本活字典,讓苦於埋頭在書中翻找的資訊,瞬間獲得解答
即便所處的村里,是鎮上發展的重要區域
但對於地方上的小敘事,鮮少會被收入在書本上
因此這次的訪談過程,幫助我們梳理社區幾位重要的人物
當然,社區資源調查並非一次就能到位
起先,設想從年者者中,尋找他們對於北管樂軒的記憶
來體會北管樂軒在當時社會呈現的景象
但因北管在社會發展的脈絡上
經常是伴隨角頭廟活動而興起
多數是居民自發性組成,容易受社會環境轉變而興起與沒落
北管樂軒斷斷續續組成的時間非常短暫
若大略推算,當時有參與北館成員,現今已達一百多歲
奶奶七、八十歲,對於北管的印象就相當模糊
因此在踏尋資料的過程中,費盡一番功夫。
卻也讓團隊獲得美好的線索與反思
創造青銀共創的空間,提升長者的社會參與,以及青年與長者之間的情感關係。
以在地文化為出發點,串起長者、青年、社區三者的循環關係。
誘發青年參與社區發展的議題,冀望從長者生命故事分享中,逐步梳理村落變動的過程,體會人物地產景的變化,讓青年對於自己身處的環境,有更豐富的面貌,並在日常生活建構中,建立岀自己對家鄉的輪廓,強化個體與地方之間的情感認同。
【重拾對話空間】
口述,一直是人類社會中,文化傳承重要起源。無論是價值觀念、儀式習俗等生活常規,都是在長者日常生活中,不斷轉述與實踐而流傳下來。然而在科技社會中,新世紀的族群,儼然發展出自己E世代的生活方式,在求新、求快的時間軸中,逐漸遺忘高齡者的步伐,大大降低跨世代之間的交流互動。
【翻轉世代的想像】
從收集到的田野故事中,尋找劇本創作的元素,透過改編的方式,將生硬的歷史故事,透過另一種傳遞形式,來引發大眾的興趣。廣播劇,是我們目前想到快速且容易著手的管道,協助讓故事,線上廣播串流平台,作為我們核心宣傳管道,它突破空間的限制,將不同地區的家鄉故事分享出去,促進不同區域之間的了解。不僅是將常民的生活文化,以文字的方式記載,也可以透過聲音,傳遞給更廣泛的群眾。讓青年不只是被動的接受,同時也能在實踐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想像,一起讓社區面貌,朝向居民的期望發展。